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穆丽娟,1917年出生在浙江慈溪,她是穆家唯一的女孩,中国新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穆时英的妹妹。 193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女中。因受其长兄穆时英影响,喜读小说,也与其兄许多文友相熟。1935年初遇穆时英文友、诗人戴望舒。1936年6月与戴望舒在上海四川路新亚饭店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名戴咏素

穆丽娟
穆丽娟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
出生 1917年
浙江慈溪
国籍 中国

目录

人物简介

1939年抗战全面爆发,穆丽娟随戴望舒携幼女赴港。由于年龄阅历差距,婚后戴望舒与穆丽娟夫妇感情逐 渐疏远。

1940年6月穆时英在上海遇刺,同年冬至,穆母病逝于上海。穆丽娟得知后于1940年底离港回沪。

1941年1月23日穆丽娟与戴望舒正式离婚。

穆丽娟的第二任丈夫是《宇宙风》的主编周黎庵

截至2008年,穆丽娟定居于上海。

五年婚姻

1935年4月,戴望舒从法国返回上海,与刘呐鸥、穆时英两家同住在一所公寓里。此时,戴望舒相恋八年的未婚妻施绛年已经另有所爱,大家都很同情他,尤其是好友穆时英,想帮他从伤痛中拉回生活正轨。有一天闲聊时,穆时英说:"你不要灰心,施蛰存的妹妹算什么,我妹妹不比她漂亮?我给你搭搭桥。"经过大哥的介绍,穆小妹认识了这位有才气的大哥哥。 当戴望舒第一眼看到穆丽娟时,仿佛就见到了他笔下《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风清露愁的姑娘,丽娟的古典俊美,让他忘却了施绛年带给她的苦痛。1935年冬,戴望舒委托杜衡向穆丽娟的母亲提亲,两人于1936年6月在上海新亚饭店举行了婚礼。由青年诗人徐迟担任傧相。19岁的穆丽娟嫁给了比自己大13岁的戴望舒。婚后育有一女戴咏素,小名朵朵。结婚照上,戴望舒庄重大方,娇小的丽娟幸福地站在他身边,堪称一对璧人。然而再美的玉也会有瑕疵,带着对爱情美好憧憬的两人,最终在结缡数年后分道扬镳。

香港生活

1939年,由于抗战,上海朝不保夕,于是戴望舒带着妻女来到香港。在香港林泉居里的日子,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林泉居'的名字是戴望舒起的。山间有瀑布,还有小小菜圃,闲暇时戴望舒喜欢栽种些瓜果。"可以想象山间的这所小居,让这三口之家在其中何等诗意地栖居着。"婚后我不管家务,一切有保姆代劳。一个保姆负责煮饭,另一个负责带孩子。实在无聊,就学学英语,和徐迟的爱人陈松一起出去看电影,逛街。30年代的中国,富家女子都是不工作的,所以只能自己找娱乐项目。来港的施蛰存住在我家,我就顺便向他请教一点古文,每天自己也练练书法陶冶情操。但都是为了消磨时光。当时由于上海战乱,很多文艺术界的人都去了香港,林泉居也成了一个文艺沙龙,施蛰存、叶浅予等人都经常造访我家。"

原本这应该是个多么令人艳羡的家庭,家底殷实,丈夫人品端正,才华横溢,妻子温婉可人,女儿娇小可爱。然而和想象中的浪漫不同的是,这位在诗歌中感情深沉澎湃的雨巷诗人,在生活中和妻子却几乎没有多少交集。沉默的硝烟渐渐地蔓延开来。

"我们之间几乎从来没有红过脸,一直和平共处,没有外界所想的纠纷和第三者。离婚理由是因为性格不合,还有就是年龄差距,他比我大13岁。戴望舒喜欢窝在书房看书,写作,很少和我说话。"婚后,戴望舒把穆丽娟放在主妇的位置上后,再也不暖语温存了。他要赚钱养家,必须一心埋头于书房,两人甚至连说几句与爱相关的话的时间也没有。

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丽娟发现戴望舒事事一人做主,从不过问她的意见。"之前在自己家的时候,我真的是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但是后来20多岁了,我成熟了,他还是当我小孩子看待。是我提出他每月应该要给我一些买些小东西的费用,他后来才每月给我30块钱,其他的再也没有了。"大男子主义的丈夫让妻子感到了不适,就像《玩偶之家》中的海尔茂自认能搞定妻子的小脾气,但再天真的娜拉也有长大的一天。丽娟曾和他说:"你再压迫我,我就和你离婚。"然而,戴望舒总是当作玩笑置之。

终于,一根导火线彻底引燃了摇摇欲坠的感情危机。1940年6月,出任伪职的穆时英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工刺杀身亡,由于政见不同,戴望舒不许穆丽娟回沪奔丧。同年,他又扣下了穆丽娟母亲的报丧电报。当不明情况的穆丽娟身着大红旗袍会见友人叶灵风之妻赵克臻,被笑说在热孝中还穿大红时,她才得知了母亲的噩耗。再也不能忍受这个男人对他的欺骗,她当掉了母亲留给她的翡翠胸针,买了船票带着女儿毅然决然地回到上海。

恰如戴望舒在《示长女》一诗所说的:"可是,女儿,这幸福是短暂的,一霎时都被云锁烟埋。"1940年12月,性格脆弱又敏感的戴望舒在苦求穆丽娟无果后,写下了留给妻子的绝命书,服毒自杀,但被朋友所救。收到信后,穆丽娟通过律师办理了半年分居,以观后效,女儿则交给戴望舒抚养。戴先后寄出了两本日记和婚后无数张充满亲情的照片制成的相册,"丽娟,请你想到我和朵朵在等待你,不要忘记我们。"但穆丽娟始终没有回复。戴望舒终于在1943年1月寄出了离婚契约。一段短暂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丽娟为何如此决绝,这并不是一时之气,我在香港的时候就已经想了很久。我从小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所有人都很重视关心我。但是自从和戴望舒结婚后,却一点地位也没有。我还年轻,只有20多岁,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

一个需要倍加呵护的闺阁千金,遇到了一个大男子主义,又"嗜书如命",还是个特别敏感脆弱的诗人。于是,真正需要呵护的人没有得到呵护,本该提供宽广臂膀的男人却消沉得要自杀……或许正如穆丽娟所言:"我们离婚的原因就是性格不适合。"

不能想象25岁的穆丽娟,有何等的胆魄才敢坚决离婚誓不回头,带着不到4岁的女儿独自一人回沪。在1941年,一个25岁的单身母亲无惧世人的眼光做出如此惊人之举实在需要莫大的勇气。当然,穆丽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她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相伴一生

周黎庵是戴望舒夫妻的好友,在戴穆未离婚时就彼此认识。穆丽娟回到上海,时间慢慢抚平前段婚姻留下的创伤,出于一个朋友的关怀,周黎庵经常陪她聊天。渐渐地,两人产生了情愫。

周黎庵比穆丽娟大一岁,是她的同乡,17岁开始写作,文采出众,时任《宇宙风》等杂志编辑。"像穆时英、戴望舒他们一般写东西要琢磨推敲很久才下笔,但是周黎庵往往一挥而就,文思流畅。"穆丽娟说起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依旧充满甜蜜与幸福。之前也有一个大学生疯狂追求她,甚至每天送花给她,但当周黎庵前来提亲时,丽娟就明白,只有他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我先生是长子,他的父母其实是反对这场婚姻的。"在结婚当天,男方的父母甚至都没有到场,只有兄弟姐妹来了。家中长子,执意要娶一个离过婚生过孩子的女人,父母毕竟是介意的。但是两人的心却是坚定的,从未动摇过一丝一毫。

穆家的儿女,都敢爱敢恨,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穆时英决绝对抗封建婚姻,迎娶心头所爱;穆丽娟亲手了断数年的愁闷压抑,不顾一切把握真正的爱情。穆丽娟说:"别人在背后说些什么,我都不管,我只想和他在一起。"正是这种"不管",换来了他们一生的甜蜜幸福。

1949年后,穆丽娟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在周黎庵的杂志社做校对勘订。两人真正在家庭和事业上一起守望前进,更好地融为一体。"他对我真的很好很好。"96岁的老人回忆起夫妻间的幸福时光,依旧微笑着扬起嘴角。婚后两人生育了四个子女。"我的两次婚姻可以说都是违抗封建的。"看上去温婉娴静的穆丽娟其实外柔内刚,在爱情上毫不含糊。当问及是什么导致了自己从豪门千金转变为有新思想的独立女性时,老太太认为是自己喜欢看书。"少年的时候市面上一出了什么新书,我就会去买了看。书中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

穆丽娟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长兄穆时英28岁英年早逝,第一任丈夫戴望舒45岁撒手人寰,而周黎庵先生则一直陪伴她到2003年。现在和老人相依为命的是她所养的一只虎斑猫,今年4岁,始终和她形影不离。若是晚上老人在卫生间稍微多逗留一会儿,这只猫都会担心地在门口守着呼叫,直到主人出来。"它就像是我的老先生(周黎庵)还在我身边,一直陪伴着我。"这样的感情让记者唏嘘不已。[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