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端午节

移除 2,491 位元組, 4 年前
汉代时
'''中文名称''' : 端午节
'''       名''' :Dragon Boat Festival(龙舟节直译)
'''别          名''' :端阳节、龙日、[[龙舟节]]、天中节等 '''节日类型''':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起源''':天象崇拜,龙图腾祭祀
 
'''节日饮食''' : 粽子、五黄等
 
'''国家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纪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
'''节日时间''' : 农历五月初五
 
'''流行地区''':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活动''' :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
'''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名录
''' 起源时期国家文化遗产''' :上古时代: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
</div>
 '''端午节'''是[[东亚]]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送离五瘟神,驱除瘟疫的节日 <ref>[http://hz.wenming.cn/ycpl/201806/t20180619_5273416.htm 端午节丰富新时代元素],中国文明网, 2018-6-19 </ref> 。[[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于这一日投江自尽,后在中国演化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有人称其为诗人节(有些地方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华人四大节日之一,与新年、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琉球]]、[[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3472632463089648&wfr=spider&for=pc 赋予传统节日更多新时代文明特色丨端午],百度百家号 2018-06-17 07:05</ref>
==名称由来==
===汉语释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 [[ 风土记 ]]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 说文解字 ]] 》:“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
[[ 燕京岁时记 ]] 》:“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 岁时广记 ]] 》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远古时古越人天皇氏已发明[[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
 [[File:龙舟节.jpg|缩略图| |300px |龙舟节[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934965&di=5fc9ad15c9dc96d2156da2cceaec76b5&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photoblog%2F1506%2F30%2Fc3%2F9079705_9079705_1435614729533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dp.pconline.com.cn/photo/3539282_1.html 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图片 ]]] 
====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吴、越地区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方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图形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古时盛行于吴、越、楚,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ref>[https://www.sohu.com/a/318147326_351310 端午节为啥要赛龙舟——关于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搜狐网 2019-06-02 18:27</ref>。
====当五汛====
====浴兰节====
端午时值 [[ 仲夏 ]] ,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汉代《 [[ 大戴礼 ]] 》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菖蒲节====
古人认为菖蒲有辟邪作用,端午时节在门上挂菖蒲辟邪,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ref>[http://www.52shijing.com/ctwh/62447.html 端午节为什么要门上插菖蒲和艾草? ],吾爱诗经网 2018-06-19 16:46:23</ref>。
===躲午节===
 
[[File:祭祀祖先和诸神.jpg|缩略图|右|祭祀祖先和诸神[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24/762fe2f3630b4aa5accb0cef23506216.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18647594_100017274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五月,古时北方称之为“恶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节这一天,父母便把未满周岁的儿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恶,故有“躲午节”之称。
====崇拜图腾活动====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 日<ref>[http://www.sohu.com/a/144611895_355272 端午节不止有粽子和假 ,还有文化和情怀] ,搜狐网, 2017-5-30</ref> ,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3568069471914177&wfr=spider&for=pc 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和屈原无关,胡适则怀疑屈原的存在],百度网 2018-06-1808:29</ref>
====源于"恶月恶日"====
(见[[张心勤]]《 [[ 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 》)。
====源于夏至====
(详见[[刘德谦]]《 [[ “端午”始源又一说 ]] 》)。
===传统的习俗===
据[[浙江]]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竞渡用的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节日由来===
[[File:端午祭龙礼俗.jpg|缩略图|右|祭龙礼俗[http://news.gdzjdaily.com.cn/zjxw/culture/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00226/00188b2bc99b0cf16c1038.jpg 原图链接][http://news.gdzjdaily.com.cn/zjxw/content/2010-02/26/content_1169127.shtml 来自 湛江新闻网 图片 ]]]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
 
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时间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八卦的乾位,即为“天”。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龙升天的日子。
 
苍龙群星一年四时的运行情况及事象规律,在《[[易经·乾卦]]》的爻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对应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在《[[易经]]》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爻组成;爻是要从下往上数,而阳爻又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爻称“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之位。
==共同习俗==
[[东亚]]地区有一俗谚:“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该地人们自古将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称为五毒。)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避害病。每到端午节,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ref>[https://www.ys137.com/slys/311683.html 端午节要驱五毒 五毒是什么],养生之道网 2018-06-07 10:49</ref>。
===吃粽子===
! 创作时代 !! 诗词名 !! 作者
|-
| 唐代 || 《 [[ 端午 ]] 》 || [[文秀]]
|-
| 唐代 || 《 [[ 竞渡诗 ]] 》 || [[卢肇]]
|-
| 唐代 || 《端午》 || [[李隆基]]
|-
| 唐代 || 《 [[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 || 李隆基
|-
| 唐代 || 《 [[ 竞渡曲 ]] 》 || [[刘禹锡]]
|-
| 唐代 || 《 [[ 五丝 ]] 》 || [[褚朝阳]]
|-
| 宋代 || 《 [[ 五月五日 ]] 》 || [[梅尧臣]]
|-
| 宋代 || 《 [[ 和端午 ]] 》 || [[张耒]]
|-
| 宋代 || 《 [[ 乙卯重五诗 ]] 》 || [[陆游]]
|-
| 宋代 || 《 [[ 六幺令·天中节 ]] 》 || [[苏轼]]
|-
| 宋代 || 《 [[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 ]] 》 || 苏轼
|-
| 宋代 || 《 [[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 》 || [[陈与义]]
|-
| 宋代 || 《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 || [[欧阳修]]
|-
| 宋代 || 《 [[ 竹枝歌 ]] 》 || [[范成大]]
|-
| 宋代 || 《 [[ 贺新郎·旧俗传荆楚 ]] 》 || [[许及之]]
|-
| 元代 || 《 [[ 己酉端午 ]] 》 || [[贝琼]]
|-
| 明代 || 《 [[ 午日处州禁竞渡 ]] 》 || [[汤显祖]]
|-
| 明代 || 《 [[ 五日·选一 ]] 》 || [[陈子龙]]
|-
| 明代 || 《 [[ 午日观竞渡 ]] 》 || [[边贡]]
|-
| 近现代 || 《 [[ 七律·端午 ]] 》 || [[老舍]]
|}
==视频==
===<center> 端午节 视频</center>===
<center>端午节的由来真的和屈原有关吗 民间故事揭秘端午节的正确由来</center>
<center>{{#iDisplay:w0881k5dvlf|650560|480390|qq}}</center>
<center>端午节特别节目 京剧《屈原》</center>
<center>{{#iDisplay:x0021cvk4k2|650560|480390|qq}}</center>
<center>过端午节 100个理由</center>
<center>{{#iDisplay:w0130bbmgai|650560|48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30 禮俗總論]]
710,7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