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午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端午節

中文名稱 : 端午節

 英 文 名 :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節直譯)

別        名:端陽節、龍日、龍舟節、天中節等

節日起源:天象崇拜,龍圖騰祭祀

紀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

節日時間 : 農曆五月初五

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9月30日入選世界名錄

國家文化遺產: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錄

端午節東亞文化圈的傳統節日,定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1]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後在中國演化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年、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琉球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名稱由來

漢語釋義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

燕京歲時記》:「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叫法舉例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

別稱由來

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別稱,一躍成為主流的稱呼。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天中節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的一天,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

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

重午節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

漢代時

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

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代吳、越地區先民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方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盛行於吳、越、楚,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2]

當五汛

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龍日節

龍是古代吳、越地區先民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即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易·乾》爻辭中所言的「龍」,實質是對蒼龍七宿一年四時運行的闡發。仲夏端午,是龍飛天的節日。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而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裡最強的一天,這天采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為靈驗、有效。民間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故稱浴蘭節。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菖蒲節

古人認為菖蒲有辟邪作用,端午時節在門上掛菖蒲辟邪,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3]

躲午節

五月,古時北方稱之為「惡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一天,父母便把未滿周歲的兒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惡,故有「躲午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地臘節

道教《赤松子章歷》把全年分為五臘,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祈福佑。

歷史淵源

源流考證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着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

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先秦時代端午節的節俗活動鮮見於中原文獻記載,就現存文獻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

關於端午節的相關文字記載,「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關於端午節的歷史起源,學術界主要有四種觀點:

紀念屈原說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神話志怪小說)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崇拜圖騰活動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吳、越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4],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源於"惡月惡日"

(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源於夏至

(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

傳統的習俗

龍舟競渡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原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吳越是崇拜龍的,並認為他們是「龍子」。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裡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遊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

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淮南子》載:「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這兩則文獻,均記載了古越人「文身象龍」的習慣,其實即是古越人對龍圖騰的原始信仰。

浙江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競渡用的獨木舟和木槳;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共同習俗

驅瘟疫、瘟神

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認為疾病是瘟神降臨,或是惡鬼邪魔附於人體所致,故人們於這天以不同的方式驅除瘟疫和惡運,人們會在這天貼神符,以避邪驅魔。

在江浙,民眾會貼鍾馗像,加以祭祀。民間傳說,鍾馗是唐代一士人,文才武藝均備,卻因貌丑,在殿試時被皇帝除名,鍾馗一怒之下撞殿階而死。後鍾馗的靈魂受到玉皇大帝的嘉許,成為專門捉拿惡鬼的大神,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敬拜的鎮宅真君。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鍾馗,於是就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圖樣了。

福建,閩東一帶祭拜五福王爺,閩南和閩南人移居的台灣則多半祭祀各府王爺神,希望王爺神能把瘟疫帶走。

四川則會祭拜瘟祖大神,瘟祖大神乃文昌帝君化身,能掃除五瘟疾病。中國西北地區則以苻堅白起等英雄豪傑作為端午節掃除瘟疫的祭祀對象。

驅五毒

東亞地區有一俗諺:「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該地人們自古將蛇、蠍、蜈蚣、蟾蜍、壁虎(一說為蜘蛛)等稱為五毒。)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避害病。每到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牆、炕上,或系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5]

吃粽子

粽子是大中華地區、日本關西至北陸地區、越南端午節的傳統食品。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親友之間還互相饋贈。端午吃粽子習俗源自中國東漢,當時,人們已習慣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間開始吃獨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鹽豆粽、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等。後世也象徵包粽=包中(諧音),意味着考試金榜題名的好兆頭。

划龍舟

在大中華地區、日本、琉球,端午節會划龍舟。划龍舟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其實東亞地區的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越快越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習俗了。

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

懸香草(菖蒲、艾草等)

世俗要懸天中五瑞以辟邪驅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龍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蒜頭有着濃烈的氣味,懸於門外據說亦有驅瘟辟邪之效;通常菖蒲被認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而艾草則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現在看來,懸天中五瑞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端午節時值初夏,多雨潮濕,病菌容易滋生,懸菖蒲、艾草等可以藉助它們揮發的氣味清潔空氣,消除病毒。

也有些地區因應當地出產的植物而有所變化,有些地方是懸掛桃枝、蘭花、芙蓉葉等,而台灣就流行榕樹枝、香茅、抹草,或將香草煎藥、榨汁服用。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也有把香草用作洗澡、洗頭、洗臉,例如有的地方以蘭草蒸煮於水中沐浴,用以辟邪,稱為洗百病,所以端午節亦有「沐蘭節」之稱。

有些地區會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虎形,稱為艾人、艾虎,以僻邪驅瘴。又可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又有佩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佩香囊

傳統上女性會精心製作玲瓏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內裝芳香馥郁的藥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氣具有驅蚊辟穢的功效。心靈手巧的母親還會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黃瓜、胖娃娃、小紗燈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樣的小玩物,掛在孩子的身上,據說也是為了驅除瘟疫。

纏五彩絲線

有些地區端午節時會把五彩絲線纏在手腕或掛在身上,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在朝鮮半島古代,大臣還會在絲線上串上由君主所賜的急救藥玉樞丹。

文學記述

詩詞作品

傳統節日素來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端午的詩詞佳作,描述了端午景象,也有緬懷古人的詩詞作品。

創作時代 詩詞名 作者
唐代 端午 文秀
唐代 競渡詩 盧肇
唐代 《端午》 李隆基
唐代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唐代 競渡曲 劉禹錫
唐代 五絲 褚朝陽
宋代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宋代 和端午 張耒
宋代 乙卯重五詩 陸游
宋代 六幺令·天中節 蘇軾
宋代 浣溪沙·輕汗微微透碧紈 蘇軾
宋代 菩薩蠻·包中香黍分邊角 陳與義
宋代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歐陽修
宋代 竹枝歌 范成大
宋代 賀新郎·舊俗傳荊楚 許及之
元代 己酉端午 貝瓊
明代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明代 五日·選一 陳子龍
明代 午日觀競渡 邊貢
近現代 七律·端午 老舍

視頻

端午節相關視頻

端午節的由來真的和屈原有關嗎 民間故事揭秘端午節的正確由來
端午節特別節目 京劇《屈原》
過端午節 100個理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