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端午节

移除 14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别名''' :端阳节、龙日、[[龙舟节]]、天中节等
 
'''节日类型''':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起源''':天象崇拜,龙图腾祭祀
 
'''节日饮食''' : 粽子、五黄等
'''国家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节日时间''' : 农历五月初五
 
'''流行地区''':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活动''' :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
'''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名录
'''起源时期''' :上古时代
|}
===汉语释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 [[ 风土记 ]]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 说文解字 ]] 》:“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
[[ 燕京岁时记 ]] 》:“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 岁时广记 ]] 》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远古时古越人天皇氏已发明[[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浴兰节====
端午时值 [[ 仲夏 ]] ,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汉代《 [[ 大戴礼 ]] 》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菖蒲节====
====源于"恶月恶日"====
(见[[张心勤]]《 [[ 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 》)。
====源于夏至====
(详见[[刘德谦]]《 [[ “端午”始源又一说 ]] 》)。
===传统的习俗===
! 创作时代 !! 诗词名 !! 作者
|-
| 唐代 || 《 [[ 端午 ]] 》 || [[文秀]]
|-
| 唐代 || 《 [[ 竞渡诗 ]] 》 || [[卢肇]]
|-
| 唐代 || 《端午》 || [[李隆基]]
|-
| 唐代 || 《 [[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 || 李隆基
|-
| 唐代 || 《 [[ 竞渡曲 ]] 》 || [[刘禹锡]]
|-
| 唐代 || 《 [[ 五丝 ]] 》 || [[褚朝阳]]
|-
| 宋代 || 《 [[ 五月五日 ]] 》 || [[梅尧臣]]
|-
| 宋代 || 《 [[ 和端午 ]] 》 || [[张耒]]
|-
| 宋代 || 《 [[ 乙卯重五诗 ]] 》 || [[陆游]]
|-
| 宋代 || 《 [[ 六幺令·天中节 ]] 》 || [[苏轼]]
|-
| 宋代 || 《 [[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 ]] 》 || 苏轼
|-
| 宋代 || 《 [[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 》 || [[陈与义]]
|-
| 宋代 || 《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 || [[欧阳修]]
|-
| 宋代 || 《 [[ 竹枝歌 ]] 》 || [[范成大]]
|-
| 宋代 || 《 [[ 贺新郎·旧俗传荆楚 ]] 》 || [[许及之]]
|-
| 元代 || 《 [[ 己酉端午 ]] 》 || [[贝琼]]
|-
| 明代 || 《 [[ 午日处州禁竞渡 ]] 》 || [[汤显祖]]
|-
| 明代 || 《 [[ 五日·选一 ]] 》 || [[陈子龙]]
|-
| 明代 || 《 [[ 午日观竞渡 ]] 》 || [[边贡]]
|-
| 近现代 || 《 [[ 七律·端午 ]] 》 || [[老舍]]
|}
710,8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