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第1号交响曲 (布莱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号交响曲 (布莱恩)
图片来自books

《d小调第1号交响曲》英国二十世纪作曲家布莱恩的作品,又称为“歌德Gothic)”。创作于1919年至1927年。这首作品的长度及所需的演出人数,于1974年曾被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列为演奏时间最长和所需人数最多的交响曲[1]。纵使现时已有其他作曲家所写的交响曲,长度和演奏时间都比本曲为长,不过若只论曾作公开演奏及被灌录成唱片的话,仍以本曲为纪录保持者。

全首交响曲由两部份组成,而每部份则再分成三个乐章(即全曲共有六个乐章)。第一部份为纯乐器演奏,时间约为40分钟;第二部份则加入声乐,演奏时间超过一小时。总演奏时间约为115分钟。乐谱于1932年由位于莱比锡的 Cranz 出版社发行,1976年再由United Music Publishers重印成袖珍总谱。不过两者的错误却非常多,另外亦沿用旧的编号,把本交响曲称为第2号交响曲(作曲家于1967年把自己的交响曲重新编号,《歌德交响曲》被编为第1号)。

值得一提是,1928年作曲家以本乐曲参加当年由Columbia唱片公司所举办,为纪念舒伯特逝世100周年的作曲比赛,在英国赛区得到第二名,获得了50英磅的奖金;并获推荐到维也纳作总评(决赛的评判包括了卡尔·尼尔森格拉祖诺夫等人),但最终得奖作品则为库特·阿特伯格的第6号交响曲。

作曲家将此曲献给德国作曲家理察·史特劳斯

第一部份

第二部份

  • 4组后台乐队 (只在第5及6乐章使用),每组需要:
    • 2支圆号
    • 2支小号
    • 2支上中音长号
    • 2支大号
    • 1套定音鼓

然而,作曲家容许在不影响音色及分辨性下,可以减去2支小号及第2倍低音长号

首演

由于它需要动用旳表演者实在过份宠大,首演要待至1961年6月24日于西敏寺大教堂内的西敏厅(Westminster Hall),由指挥Bryan Fairfax及大量业馀乐手作首演。1966年由布特爵士所领导的BBC交响乐团在伦敦皇家亚尔拔堂的演出才是第一次由职业乐团所演奏。当时布莱恩已经差不多近90岁。演毕时,全场都为布莱恩鼓掌。 2010年12月22日于澳洲布里斯班昆士兰表演艺术中心举行,由John Curro指挥昆士兰青年交响乐团(Queensland Youth Orchestra)的演出。是乐曲首次在英国境外的公开演出。,也跟上一次的公演更相隔长达30年。

2011年7月17日,乐曲由英国广播公司威尔士国家乐团(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等多个团体,在布拉宾斯(Martyn Brabbins)担任指挥下,再一次在英国逍遥音乐会中演出。这次演出,其实早于2010年12月时已被英国多个音乐网站开始流传,更指将会成为开场音乐会。最初,英国广播公司拒绝评论有关的报导。不过,随著官方网页于4月14日正式上载各场节目预先后,有关传闻亦最终获得证实。[2]虽然这一场音乐会并非为开场音乐会,但无论演出日期、指挥和演奏乐团则完全吻合(乐队则除了原来的英国广播公司威尔士国家乐团外,还加入了英国广播电台音乐会乐团(BBC Concert Orchestra))。而座位门票亦在5月7日网络开售后10分钟之内便沽清。

编制

本交响曲的乐队编制非常宠大。其中木管乐器最少需要32人;26位铜管乐器手;19位定音鼓及敲击乐手;以及超过80名弦乐手;多名键盘手;另外亦需要4组台下铜管乐小组;4个混声合唱团及儿童合唱团。布莱恩同时亦使用多款古乐器(柔音双簧管、巴塞管)及现代变种乐器(倍低音单簧管、低音小号、倍低音长号)。而第一部份所需要的乐手较少。

参考文献

  1. Longest symphony,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官方记录。
  2. [1] BBC Proms 节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