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亲友赠别归来似为厌时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答亲友赠别归来似为厌时名》是一首古代诗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前有《诗》《骚》蔚为典范,后有‘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产生了无数传唱千古的经典诗篇。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们,都在继承前代诗歌[1]的精华后,形成自己时代的华章,这是他们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
归来似为厌时名,又听阳关送别声。得丧漫同失马叟,去还宁比弃𦈡生。 惭余浪迹过三仕,喜尔雄文重二京。莫遣风尘双鬓改,东隅犹及见功成。 |
” |
— [明代]卢龙云 |
文化内涵
古诗词的文化内涵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美的艺术,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忧国忧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劳动人民的疾苦的同情。
2. 建功报国: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思乡怀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友、恋人的思念之情,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以及天涯羁旅的愁思。
4. 寄情山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恬淡闲适的心境。
5. 亡国之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哀痛,以及故国难归的伤感。
6. 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保家卫国的决心。
7. 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志向及人生感悟。
8. 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挚爱、相思之苦以及难以割舍的情感。
9. 哲理诗:通过写景、叙事来表达作者对人生、命运、哲理[2]的领悟和体验。
10. 闺怨诗:表达了闺中少妇的怨妇情怀,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限制。
11. 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勉励、祝福之意。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自然、人生、情感、哲理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 ↑ 古代诗歌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走近教育,2019-05-04
- ↑ 古代慈善哲理故事.doc,文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