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黄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粗糙黄堇(学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是紫堇科紫堇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8-15厘米。须根6-20条成簇,棒状增粗,向下渐狭,长达7厘米,粗约3毫米,黄褐色,里面白色,肉质,极稀分枝。国内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三省,通常生长于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其叶片和根茎是传统中药,主治流行感冒和高烧。
- 中文名:粗糙黄堇
- 拼 音:cucaohuangjin
- 学 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罂粟目 Rhoeadales
- 亚 目:罂粟亚目 Papaverineae
- 科:罂粟科 Papaveraceae
- 亚 科:荷包牡丹亚科 Fumarioideae
- 族:紫堇族 CORYDALEAE
- 属:紫堇属 Corydalis
- 组:糙果紫堇组 Sect. Fasciculatae
- 分布区域:青海、四川极西北部和西藏东北部
生长环境
粗糙黄堇生长于海拔(3500-)4000-5600米的高山草甸或流石滩。
分布范围
粗糙黄堇分布于青海(海南、果洛、玉树及海西地区)、四川极西北部(色达、德格)和西藏东北部(安多、丁青、昌都、江达)。
主要价值
全草用于退烧。[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8-15厘米。须根6-20条成簇,棒状增粗,向下渐狭,长达7厘米,粗约3毫米,黄褐色,里面白色,肉质,极稀分枝。茎1-4条,上部具叶,下部裸露,基部线形。基生叶少数,叶柄长5-11厘米,叶片轮廓卵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4对,下部者具柄,上部者具短柄或近无柄,第二回羽状深裂至浅裂,第三回裂片下部者2-3浅裂,上部者全缘,背面具软骨质粗糙的柔毛,有时密集且明显,有时稀疏不明显;茎生叶通常2枚,近对生于茎的上部,具短柄,叶片轮廓长圆形,长3-8厘米,宽1-2厘米,其他与基生叶相同。总状花序长2.5-5厘米,密集多花;苞片菱形,下半部楔形全缘,上半部扇状条裂,边缘具软骨质的糙毛;花梗细,短于苞片。萼片小,近肾形,具条裂状齿;花瓣淡黄带紫色,开放后橙黄色,上花瓣长1.5-2厘米,花瓣片舟状倒卵形,背部具绿色的鸡冠状突起,距圆筒形,10.7-0.8厘米,粗0.3-0.4厘米,钝,下花瓣长0.8-1厘米,背部具鸡冠状突起,内花瓣长约0.8厘米,先端深紫色;雄蕊束长约0.8厘米,花丝椭圆形,宽约2毫米;子房椭圆形,长约0.6厘米,粗约2毫米,具2列胚珠,花柱纤细,长约2毫米,柱头近肾形。蒴果长圆形,长约0.8厘米,粗约2毫米,具8-10枚种子,排成2列。种子圆形,直径约1.5毫米;种阜具细牙齿。花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