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黃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粗糙黃堇(學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是紫堇科紫堇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8-15厘米。鬚根6-20條成簇,棒狀增粗,向下漸狹,長達7厘米,粗約3毫米,黃褐色,裡面白色,肉質,極稀分枝。國內主要分布於青海、四川、西藏三省,通常生長於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其葉片和根莖是傳統中藥,主治流行感冒和高燒。
- 中文名:粗糙黃堇
- 拼 音:cucaohuangjin
- 學 名:Corydalis scaberula Maxi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 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科: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 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族:紫堇族 CORYDALEAE
- 屬:紫堇屬 Corydalis
- 組:糙果紫堇組 Sect. Fasciculatae
- 分布區域:青海、四川極西北部和西藏東北部
生長環境
粗糙黃堇生長於海拔(3500-)4000-5600米的高山草甸或流石灘。
分布範圍
粗糙黃堇分布於青海(海南、果洛、玉樹及海西地區)、四川極西北部(色達、德格)和西藏東北部(安多、丁青、昌都、江達)。
主要價值
全草用於退燒。[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8-15厘米。鬚根6-20條成簇,棒狀增粗,向下漸狹,長達7厘米,粗約3毫米,黃褐色,裡面白色,肉質,極稀分枝。莖1-4條,上部具葉,下部裸露,基部線形。基生葉少數,葉柄長5-11厘米,葉片輪廓卵形,長2-6厘米,寬1.5-4厘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裂片4對,下部者具柄,上部者具短柄或近無柄,第二回羽狀深裂至淺裂,第三回裂片下部者2-3淺裂,上部者全緣,背面具軟骨質粗糙的柔毛,有時密集且明顯,有時稀疏不明顯;莖生葉通常2枚,近對生於莖的上部,具短柄,葉片輪廓長圓形,長3-8厘米,寬1-2厘米,其他與基生葉相同。總狀花序長2.5-5厘米,密集多花;苞片菱形,下半部楔形全緣,上半部扇狀條裂,邊緣具軟骨質的糙毛;花梗細,短於苞片。萼片小,近腎形,具條裂狀齒;花瓣淡黃帶紫色,開放後橙黃色,上花瓣長1.5-2厘米,花瓣片舟狀倒卵形,背部具綠色的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10.7-0.8厘米,粗0.3-0.4厘米,鈍,下花瓣長0.8-1厘米,背部具雞冠狀突起,內花瓣長約0.8厘米,先端深紫色;雄蕊束長約0.8厘米,花絲橢圓形,寬約2毫米;子房橢圓形,長約0.6厘米,粗約2毫米,具2列胚珠,花柱纖細,長約2毫米,柱頭近腎形。蒴果長圓形,長約0.8厘米,粗約2毫米,具8-10枚種子,排成2列。種子圓形,直徑約1.5毫米;種阜具細牙齒。花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