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精(拼音:jīng),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指纯净的米。后引申为精细,如精雕细刻;又引申为机灵,如精明;又引申为完美,如精益求精;又引申为精通,如业精于勤;又引申为精神与体力,如精力;还引申为动物雄性生殖细胞,如精子。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精

拼音; jīng

部首; 米(编号:144)

五笔; OGEG

仓颉; FDQMB

郑码; UFCQ

笔顺; 点、撇、横、竖、撇、点、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字级; 一级字(编号:3153)

平水韵; 下平·八庚

注音; ㄐㄧㄥˉ

总笔画; 4+8

统一码; 基本区 U+7CBE

四角号码; 95927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文字源流

形声字。从战国文字(图1)上来看,就像稻桔上脱落的米粒,而"青"表声、"米"表意,青出于蓝,表示精是上等好米,故"精"的本义为纯净的米。也有的战国文字(图2)类似独体结构,不过后世演变并广为流传的还为图1所示的战国文字。实际上声符"青"字的下部原为"丹"(图3),后逐渐演化为"月",并与"月"同形了。现代汉语中人们所使用的的楷体"精"字沿袭于汉隶,即从汉隶开始,"精"字除微调字形外,已无明显改动。

精字的本义指经过加工、挑选、提炼的东西,如精米、精盐、精矿等,表示纯度高,质量好,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为了吃和用,很多东西都是要经过挑选、加工、提炼的,以保证物品的食用、使用质量。显然这个精是一个抽象了的纯度概念,但不管纯度如何,米还是米,盐还是盐,矿还是矿。要将这一反映纯度的,又不改变属性的抽象概念造成字似乎是无从下手。聪明的先民们用个别反映一般的手法,即用米加工成精米来表现,又用形声的办法来造这个字。当这种构思明确之后,造字就开始了:他们想,既然要加工的是米,自然得有米,于是选择了米字。但米毕竟不是精米,先民们巧妙地选择了青字。也许要问,青和精米有什么关系?要知道,青是生和井的会意字,意思是从井中流淌出了清澈、纯净的泉水。青与米结合,表示经过加工、挑选的米很纯净了,就像从井中流出的泉水一样清澈、纯净。[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