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精(拼音:jīng),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本義是指純淨的米。後引申為精細,如精雕細刻;又引申為機靈,如精明;又引申為完美,如精益求精;又引申為精通,如業精於勤;又引申為精神與體力,如精力;還引申為動物雄性生殖細胞,如精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精

拼音; jīng

部首; 米(編號:144)

五筆; OGEG

倉頡; FDQMB

鄭碼; UFCQ

筆順; 點、撇、橫、豎、撇、點、橫、橫、豎、橫、豎、橫折鈎、橫、橫

字級; 一級字(編號:3153)

平水韻; 下平·八庚

注音; ㄐㄧㄥˉ

總筆畫; 4+8

統一碼; 基本區 U+7CBE

四角號碼; 95927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形聲字。從戰國文字(圖1)上來看,就像稻桔上脫落的米粒,而"青"表聲、"米"表意,青出於藍,表示精是上等好米,故"精"的本義為純淨的米。也有的戰國文字(圖2)類似獨體結構,不過後世演變並廣為流傳的還為圖1所示的戰國文字。實際上聲符"青"字的下部原為"丹"(圖3),後逐漸演化為"月",並與"月"同形了。現代漢語中人們所使用的的楷體"精"字沿襲於漢隸,即從漢隸開始,"精"字除微調字形外,已無明顯改動。

精字的本義指經過加工、挑選、提煉的東西,如精米、精鹽、精礦等,表示純度高,質量好,人們在生產、生活活動中,為了吃和用,很多東西都是要經過挑選、加工、提煉的,以保證物品的食用、使用質量。顯然這個精是一個抽象了的純度概念,但不管純度如何,米還是米,鹽還是鹽,礦還是礦。要將這一反映純度的,又不改變屬性的抽象概念造成字似乎是無從下手。聰明的先民們用個別反映一般的手法,即用米加工成精米來表現,又用形聲的辦法來造這個字。當這種構思明確之後,造字就開始了:他們想,既然要加工的是米,自然得有米,於是選擇了米字。但米畢竟不是精米,先民們巧妙地選擇了青字。也許要問,青和精米有什麼關係?要知道,青是生和井的會意字,意思是從井中流淌出了清澈、純淨的泉水。青與米結合,表示經過加工、挑選的米很純淨了,就像從井中流出的泉水一樣清澈、純淨。[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