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約翰·阿斯伯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約翰·阿斯伯里John Lawrence Ashbery,(1927年7月28日-2017年9月3日)出生於紐約羅切斯特(Rochester)。以其詩歌的優雅,獨創和晦澀而著稱。是普利策獎的獲得者,阿斯伯里(Ashbery)經常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是一位美國詩人。

阿斯伯里的詩歌由於閱讀極度困難令人感到困惑,因而遭到敵意與排斥。[1]

他詩的特點是形象優美,節奏優美,形式複雜,語氣和主題突然變化,產生了碎片和傾斜的奇特效果。

他們更被視為具有高度暗示性和夢幻般的冥想,而不是因為它們可能具有任何可理解的含義。

他與奧哈拉科赫被歸為一類,他們都是先鋒派“紐約詩人”運動的一部分,儘管阿斯伯里認為他們真正的共同點是住在紐約。

阿斯伯里出版過超過20本詩集,贏得了美國幾乎所有的主要詩歌獎項。

以詩集《凸面鏡中的自畫像》獲1976年普立茲獎。

經歷

阿斯伯里最初想當畫家。11歲到15歲每周到羅切斯特的藝術博物館上課。

高中時,他就讀一所全男性的迪爾菲爾德學校,阿斯伯里在那兒讀了威斯坦·休·奧登狄蘭·托馬斯的詩歌,並開始寫詩。其中一首詩登上了《詩歌》雜誌。他還在校報《迪爾菲爾德紙卷》上發表了其他詩歌,其中一首十四行詩講述了他對同伴的沮喪之愛。

1945年,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他的思想和人際關係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他是校園文學雜誌《哈佛支持者》和圖章社的成員。他寫了關於奧登詩歌的論文。在那裏與詩人和長期同志肯尼思·科赫(Kenneth Koch)以及威爾伯(Wilbur),唐納德·霍爾(Donald Hall),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弗蘭克·奧哈拉(Frank O'Hara)和羅伯特·克里利(Robert Creeley)成了朋友。

1949年,阿斯伯里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了學位。

1951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學位。

1951-55年,在紐約擔任撰稿人之後,在曼徹斯特市居住了四年。

1965年,前往巴黎,就職促進藝術批評的《巴黎版新約克先驅論壇報》和《美國期刊藝術新聞》。

1965年至1972年,返回紐約後,擔任《藝術新聞》的執行編輯。

1973年,在布魯克林學院任教詩歌和創意寫作的職位。

1980年,他遷往巴德學院。在那兒擔任小Charles P. Stevenson語言文學教授。

1983年,他被選為美國藝術及科學院會員。

2001至2003年,他是紐約州詩歌獎得主,並任美國詩人學會秘書多年。

2008年,退休。耶魯大學英語系主任蘭登·哈默(Langdon Hammer)在2008年寫道:“在過去的50年中,沒有任何人物能像約翰·阿斯伯里(John Ashbery)那樣龐大地出現在美國詩歌中。”美國詩人的詞彙量更大,更多樣化。 [2]

2017年9月3日,於紐約州哈德遜的自宅中安詳辭世,享耆壽90歲。[3]

作品

《圖蘭朵與其他詩》(Turandot and Other Poems,1953) - 阿斯伯里的第一本著作。

《樹上的樹》(Some Trees,1956)。

《網球場誓言》(Tennis Court Oath,1962)

《河流與山脈》(Rivers and Mountains,1966)

《春天的雙重夢想》(The Double Dream of Spring,1970)。

《凸鏡中的自畫像》(1975年)獲得了國家詩歌獎,和1975年普利策詩歌獎。

《船屋日》(1977),

《浪潮》(1984),

《四加侖》(1987),

《流星》(1991)

《閃耀的星星》(1994)

《你能聽見》(1994)

《鳥》(1995)

《覺醒》(1998)

《中國悄悄話》(2002)

《世俗國家》(2007)

《Planisphere》(2009)

《快速提問》(2012)

《微風》(2015)。

1956年至1987年的詩歌選集於2008年出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