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穗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紅頭穗鶥 (學名:Stachyris ruficeps),小型鳥類,體長10-12cm。頭頂棕紅色,[1]上體淡橄欖褐色沾綠色。
下體頦、喉、胸淺灰黃色,頦、喉具細的黑色羽乾紋,體側淡橄欖褐色。
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常單獨或成對活動,
有時也見成小群或與棕頸鉤嘴鶥或其他鳥類混群活動,在林下或林緣灌林叢枝葉間飛來飛去或跳上跳下。
通常營巢於茂密的灌叢、竹叢、草叢和堆放的柴捆上。
外形特徵
額至頭頂、有的一直到枕棕紅或橙栗色,額基、眼先淡灰黃色,眼周有一圈黃白色,
頰和耳羽灰黃或灰茶黃色或多或少綴有橄欖褐色,眼上方淺黃色或橄欖褐色。枕棕紅色或橄欖褐色。
其餘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灰橄欖綠色或淡橄欖褐色而沾綠,
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橄欖黃或茶黃色,內側飛羽外翈羽緣與背同色,
尾上覆羽較背稍淺,尾褐色或暗褐色。下體頦、喉、
胸淺灰茶黃色或淺灰黃色或黃綠色、具細的黑色羽乾紋,
腹、兩脅和尾下覆羽橄欖綠色,有的或多或少還沾有灰色,
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沾黃。虹膜棕紅或栗紅色,上嘴角褐色,下嘴暗黃色,跗蹠和趾黃褐色或肉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8-13g,♀7-11g;體長♂99-118mm,♀97-115mm;嘴峰♂12-14mm,♀11-13mm;翅♂48-55mm,♀48-55mm;尾♂45-53mm,♀43-52mm;跗蹠♂17-20mm,♀18-20.3mm(普通亞種)。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山地森林中。分佈海拔高度從北向南遞次增高:
在分佈最北界的陝西南部地區,多見於海拔500-700m的低山闊葉林和山腳平原地帶,偶爾見於高山森林中;
在四川、雲南一帶多分佈在海拔1000-2500m的溝谷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山地稀樹草坡和高山針葉林中;
在貴州則主要見於海拔350-1650m的山坡草地和灌叢。
生活習性
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
食物亦主要為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雙翅目、半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偶爾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見成小群或與棕頸鉤嘴鶥或其他鳥類混群活動,在林下或林緣灌林叢枝葉間飛來飛去或跳上跳下。
鳴聲單調,三聲一度,其聲似'tu-tu-tu'。
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分佈於中國、錫金、不丹、印度阿薩姆、緬甸、老撾和越南等地。
中國分佈:分佈於陝西南部、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一直到廣東、香港、廣西、福建、台灣和海南島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茂密的灌叢、竹叢、草叢和堆放的柴捆上。
巢主要由竹葉、樹皮、樹葉等材料築成,有的還有蜘蛛絲粘連,
內墊有細草根、草莖和草葉。巢距地高0.5-1m,巢的大小為外徑7-8cm,內徑4-5cm,高7-8cm,深5-6cm。
每窩產卵通常4-5枚,卵白色、鈍端具有棕色斑點,
卵的大小據4枚卵的測量為17.2-17.8mm×13-13.2mm,卵重1.2-1.4g。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
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據李桂垣等(1985) 5月4日6:36-19:35和5月8日6:37-18:50兩次全日觀察,
每天餵食次數分別為65次和74次,一般每小時餵雛6-8次,最多9次。育雛期間雌鳥在巢內過夜。
亞種分化
1. 中文名稱: 紅頭穗鶥滇西亞種
- 拉丁學名: Stachyris ruficeps bhamoensis
2. 中文名稱: 紅頭穗鶥海南亞種
- 拉丁學名: Stachyris ruficeps goodsoni
3. 中文名稱: 紅頭穗鶥普通亞種
- 拉丁學名: Stachyris ruficeps davidi
4. 中文名稱:紅頭穗鶥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 Stachyris ruficeps ruficeps
種群現狀
紅頭穗鶥是中國穗鶥屬鳥類中分佈最廣和最為常見的一種。據在秦嶺大巴山低山闊葉林4天的數量統計,平均每日遇見3.7只。
種群數量較豐富。
該物種分佈範圍非常大,
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
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种红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