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紫竹林圣路易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竹林圣路易堂
图片来自toments.com

紫竹林圣路易堂天津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天主教教堂,于1872年,位于天津法租界圣鲁易路(Rue Saint Louis东端近海河处(今和平区营口道16号)。

该建筑于2005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紫竹林圣路易堂于2013年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紫竹林圣路易堂建于1872年,地点位于原天津城东南海河西岸的紫竹林村附近,该村因村中的紫竹林庙而得名。

紫竹林村一带原是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开发的起点,1860年,英法两国分别在村庄的南北两面划定租界。但是由于距离天津城还有六里路的距离,起初来到天津的外侨对于在此经营开发大多不感兴趣,大部分都在天津城东门外的宫北大街进行贸易,以至于仅在天津英租界沿河码头建成一排房屋,天津法租界几乎完全是一片空地。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望海楼天主堂被烧,聚居在宫北大街附近的外侨感到安全没有保障,于是纷纷转移到租界。这时,北京天主教总堂的樊国梁、德明远在天津法租界内修筑了紫竹林圣路易堂,主要为外侨服务。[1]

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紫竹林圣路易堂因处于英法租界的核心区域而得以幸存,大批中国天主教徒也在此避难。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紫竹林圣路易堂被迫关闭。

1996年该堂产权归还教会。

紫竹林圣路易堂几乎是天津法租界内最早落成的建筑物,但到1996年教会收回时,已经残破不堪,亟待修缮,遂长期闲置。教堂不对外开放,但住有修女。[2]

21世纪初,市政府拨款进行修缮重建,拆除堂内居民搭建的临时建筑[3]。随后于2013年6月份开始修缮[4]

2013年12月20日,紫竹林圣路易堂整修完工[5]

2016年12月启用,正式复堂。

2017年11月26日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该堂迎来复堂后的首次大礼。弥撒由本堂朱立戈神父与副本堂李冬神父共祭,260多名教友参与弥撒。[6]

建筑风格

紫竹林圣路易堂占地6.8亩,建筑面积779平方米。为青砖木结构,再饰以中华的传统砖雕,巍峨典雅。造型属于文艺复兴式样,有古希腊的柱式和山花,还有大量葡萄玫瑰花百合花造型的雕刻,钟楼成半圆形。


教堂内部满铺红蓝白三色瓷砖,青砖外墙,堂内陈设高雅别致。祭台两侧供奉著两尊圣像,一为法王路易九世、一为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像。[7] 堂两侧的半圆形拱窗,由菱形彩色玻璃拼成,阳光透过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玻璃投射在大堂内,使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奇异世界。

2016年,紫竹林教堂神甫楼拆除落地重建专案开始公开采购竞争性谈判招标,重建后的神甫楼建筑面积保持712.08平方米不变,主体为三层框架结构,一层是办公和大教堂,二层和三层是休息室,南侧平房是储藏室和传达室,北侧平房是食堂及配套设施。[8]

参考文献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