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女貞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女貞德 但丁·加百列·羅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82年畫作,油彩.畫板,52.7 x 45.7 cm,英國-劍橋費茲威廉博物館
原圖鏈接

聖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Jeh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綽號「奧爾良的少女」,是法國的女英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聖女貞德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平民組成的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扭轉戰局,最後被擒,1431年5月30日,以異端和女巫罪在法國里昂被判處火刑當眾處死。[1]

生平

貞德本來只是一個生於法國香檳區和洛林邊界的杜魯彌村(Domrémy-la-Pucelle)的一個農村平凡小女孩,成長於百年戰爭的硝煙,從小便目睹了英軍的侵略行徑。當時法國北部被英國佔領,而英國又與勃艮第公國結盟。當時Domremy屬於親英國─勃艮第的Barre公爵的領地。[2]

貞德從小信奉天主教,喜好念經祈禱。傳說在她13歲的時候,她經常聽到空中傳來的奇異聲音,並看到奇異幻想。更有甚者說在她十六歲的一天,她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米迦勒聖瑪桂萊德聖嘉芙蓮,從而得到「神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國人佔領的法國失地。[3]

公元1429年初,聽到奧爾良被圍的消息,貞德毅然前往。她首先趕到家鄉附近一座小城沃庫勒爾(Vaucouleurs),說服地方行政官羅伯特·博垂庫爾(Robert de Baudricourt)將她送往查理王子的駐地[2]。貞德赤誠感動當地百姓,人們集資為她購置戰馬和盔甲,駐軍首領更是親自護送其前往王廷所在地什農。經過十幾天的晝夜兼程,當貞德站在查理王子和大臣們面前時,他們無法相信上帝竟然派這樣一個年輕的鄉下姑娘前來拯救國家。面對質疑和考驗,貞德一眼就認出了混在人群中的查理王子,由此得到了王子的信任[1],1429年4月27日查理王子授與貞德『戰爭總指揮』的頭銜,賜給貞德一面軍旗、一把寶劍,命她率軍馳援奧爾良。

貞德身着男裝,腰懸寶劍,騎着白色戰馬,身先士卒,從英軍圍城的薄弱環節發動猛烈進攻。法軍在貞德的激勵下,氣勢高昂奮不顧身的殺向英軍[3]。 當時奧爾良被英軍圍困二百餘天,城中彈盡糧絕,士氣低沉。貞德的到來給城內法軍帶來了莫大的鼓舞,他們看到一位年僅18歲的姑娘尚且如此英勇作戰,頓時勇氣大增。法軍里外夾擊,很快就將圍城的英軍擊潰,奧爾良終於在1429年解圍,貞德的勇敢贏得了法軍將士的愛戴,奧爾良的民眾稱她為「奧爾良的女兒」。[1]

貞德觀禮法王加冕 波蘭古典主義畫派畫家Ladislaus Bakalowicz 繪
原圖鏈接

隨着奧爾良的解圍,集結優勢兵力的法軍又趁勢掃蕩了英軍在盧瓦爾河沿岸的據點。英軍雖然組織了一系列反擊但均以失敗告終。在貞德的帶領下,法國重甲騎兵在帕提(Patay)贏得揚眉吐氣的勝利,英格蘭的長弓手還沒有完成佈陣,法國人就展開衝鋒,不到一個小時,5000名英軍就損失過半,2名指揮官被俘。

聖女貞德的事業在帕提戰役後達到了巔峰,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法軍收復了重鎮蘭斯(Reims),直逼巴黎城下。王太子查理在歷代法國國王加冕地——蘭斯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Reims)加冕成為法蘭西國王查理七世

1430年5月23日的一場小規模戰鬥,當貞德下令軍隊撤退回貢比涅城(Compiegne)時,城內的守軍因為害怕敵人尾隨,沒等包括貞德在內的後衛部隊撤回城內便關上了城門,貞德成了勃艮第人的俘虜,不久轉解至英國,因查理七世對她的功績和政見的猜忌,不施援手,終為英國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女巫罪判處她火刑。幾世紀後為羅馬教皇昭雪,並得封聖。[4]

聖女貞德的家世一說

聖女貞德的出現,西方歷史學家曾給出過這樣的解釋:「戰場上一年接一年的可恥失敗,使法國政府名聲敗壞,軍隊和人民的士氣低落。當查理王儲同意由貞德來領導他的軍隊並準備戰爭時,他一定是試過了所有正規、理性的策略選擇。只有一個已經到存亡關頭又無計可施的政府,才會在絕望下讓一個自稱受到上帝指示的農村文盲女孩指揮國家的軍隊。」但真相並非如此。

貞德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他的父親在著名的阿登森林附近擁有50英畝土地,同時還是當地的稅收官。在周遭地區都落入敵手的情況下,貞德的家族不僅依舊忠於法國王室,而且多次擊退了勃艮第軍隊的進攻。在當地駐軍指揮官博垂科特的護送和引薦下,貞德穿越遼闊的敵占區來到了查理七世的城堡。此時,針對奧爾良的解圍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沒有了勃艮第軍隊的支持,英國人在奧爾良地區的兵力可謂捉襟見肘,甚至不能完全封鎖所有的城門。[4]

時代背景

英法百年戰爭
原圖鏈接

1337年法王菲利普六世(Philippe VI)向愛德華三世(Édouard III)提出收復阿基坦(Aquitaine)領土的要求被拒,從此觸發了世界上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期間的重要的戰役有:

  • 1346年8月26日的克雷西戰役( la bataille de Crécy)中,在英國弓箭手的破壞下法國騎兵遭受慘敗。
  • 1347年8月英王愛德華三世(Édouard III)攻克北部加萊地區,1348年的黑死病期間英法戰爭有所停頓,法王約翰二世(Jean le Bon)之後的查理五世(Charles V)開始,法國扭轉戰局並逐漸收復了大量領土,英軍僅僅占據了法國大陸的加萊(Calais)、布萊斯特(Brest)、瑟堡(Cherbourg)、波爾多(Bordeaux)等5個港口 。
  • 1415年10月25日的阿金庫爾戰役(Bataille d'Azincourt)中,法軍騎兵再次遭遇慘敗,被迫和英軍簽訂條約,承認英王亨利五世(Henri V)同時也是法國國王。[5]
  • 1429年2月12日鯡魚之戰,法軍以3倍兵力攔截一支英軍補給隊,英軍補給隊由約翰•法斯特爾夫爵士護送,從巴黎出發前往奧爾良戰場。運送了約300車弓弩、加農炮、炮彈以及數桶鯡魚,不起眼的鯡魚成為這場戰鬥的標誌。法國人在一片開闊地截住了對手。面對3倍於己的對手,英國人只能依託補給車輛組成臨時的防禦工事,法軍只要拿出阿金庫爾等戰役的戰鬥意志,便可憑藉兵力優勢衝垮英軍的防線,但此時他們偏偏相當珍惜士兵生命,結果仍以失敗告終。[4]
  • 直到1429年,聖女貞德挺身而出,法國才開始扭轉局面,奧爾良解圍重挫英格蘭軍隊。1437年後法軍通過大反攻相繼收復巴黎,香檳地區和諾曼底,完成了法國的民族統一。

百年戰爭期間,法國諾曼第地區人口損失了近半,歐洲進入了戰爭饑荒和瘟疫的時代,近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2500萬)而因此消失。[5]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聖女:紀念一位法國版「花木蘭」. 每日頭條. 2018-05-30 [2019-04-03] (中文). 
  2. 2.0 2.1 Joan of Arc. History.com. 2009-11-09 [2019-04-03] (英語). 
  3. 3.0 3.1 一名19歲的少女,結束了世界上時間最長的戰爭,最後卻慘死. 每日頭條. 2017-03-22 [2019-04-03] (中文). 
  4. 4.0 4.1 4.2 聖女之謎,關於貞德的傳說與真相. 每日頭條. 2017-02-10 [2019-04-04] (中文). 
  5. 5.0 5.1 百年戰爭 Guerre de Cent Ans. 諾曼底旅遊網. [2019-04-0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