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血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紫金血藤 |
中文学名:紫金血藤 别 称: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木兰科 属:五味子属 种:翼梗五味子 |
为五味子科植物翼梗五味子的藤茎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1]
形态特征
落叶本质藤本。
小枝棕紫色,有棱,棱上有革质翅,老枝灰黑色,皮孔明显。芽鳞大,常宿存。
叶柄长1.5-5.5cm;叶纸质或近革质;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1cm,宽3-8cm,先端短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被白粉,网脉稀疏。
花单性,雌雄异株;
花淡黄色;花被7-8;
雄蕊群卵圆形,分离,雄蕊28-60,排成3-4列;
雌蕊群近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心皮50-60,花柱甚短。
聚合果长4-8cm,小浆果扁球形或扁椭圆形,红黄色。
种子2,扁半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种皮有瘤状突起,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林下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状
性状鉴别
藤茎长圆柱形,少分枝,长30-50cm,直径2-4cm。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深浅不等的纵沟和黄色点状皮孔;幼枝表面具棱翅。
质坚实,皮具韧性;横断面皮部棕褐色,有的易与木心分离;
木质部淡棕黄色,可见细小导管孔排列成行呈放射状,中央髓部深棕色,常破裂或呈空洞。
气微,味微涩。
辛,凉。根似藤茎,但较粗壮,皮部强烈纵裂呈深沟,形成的棱较绵软,少有支根。
性状鉴别
茎横切面:具有较厚的落皮层,新老木栓层之间为死亡的韧皮部组织。韧皮部有大量嵌晶纤维束散在,略排成2轮。
形成层圆环形。
本质部具大型导管及发达的木纤维。
具髓部。
韧皮部及髓部薄壁细胞中均含有棕色物质。
化学成份
茎中含翼梗五味子木脂素(henricine)。果中含五脂素(wnligna)A1、A2,表五脂素(epiwulignan)A1,表华中五味子酮(epis-chisandrone),表恩施辛(epienshicine),华中五味子酮(schisan-drone),前戈米辛(pre-gomisin),右旋的安五脂素(anwulignan),翼梗五味子酚(schisanhenol),表恩施辛甲醚(epi-enschicine methyl ether),恩施辛(enshicine),翼梗五味子酸(schisanhenric acid),华中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B, 翼梗五味子精(schisanhenrin),南五味子酸(kadsuric acid)。
药理作用
本品经乙醇提取后制成浸膏,以5g/kg灌胃能明显延长小白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5g/kg灌胃对小鼠具有止咳(氨水气雾法)和祛痰(酚红法)作用。果实中含有的翼梗五味子精具有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作用。
毒性
给小鼠一次性灌服乙醇提取物制剂15g/kg,观察72小时,动物反应良好,食欲正常,无一死亡。提示该制剂无明显毒副反应。
性味
辛;涩;性温[2]
归经
肝;脾经
紫金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痨伤吐血;闭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金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注意
妊娠气血亏虚者禁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血虚气弱的孕妇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