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维多利亚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多利亚湖英文Lake Victoria,又名Victoria Nyanza)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湖,面积68,870平方公里,仅次于苏必略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淡水湖。

地理

维多利亚湖的水源主要来自直接降雨及数千条的小溪流。流进维多利亚湖的河流中,最大的是卡盖拉河,由维多利亚湖的西岸进入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是白尼罗河(世界最长河尼罗河支流)的源头,由维多利亚湖北岸的金贾流进白尼罗河[1]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由非洲三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所拥有。

维多利亚湖湖域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最长有337公里,东西最宽有240公里,整个湖岸线长约有3220公里,海拔1134公尺,平均水深40公尺(已知的最深处有82公尺),为非洲最大的内陆渔场[2]

维多利亚湖得名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由欧洲人中第一个找到维多利亚湖的约翰·汉宁·斯皮克所命名。[3][4]

发现史

关于维多利亚湖的最早记载来自往来非洲内地的阿拉伯商人,他们到处奔波,寻找黄金象牙奴隶等商品。1160年代,一张名为Al Adrisi的地图就明确标明了维多利亚湖的准确位置,并将其标为尼罗河的源头。

1858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汉宁·斯皮克John Hanning Speke)成为看见维多利亚湖的第一个欧洲人,当时他正同同伴理查德·伯顿为英国殖民当局寻找尼罗河的源头,并探索战略资源。斯皮克一看见如此宽广的水面即认定他找到了尼罗河之源,便以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命名了此湖。伯顿当时正因病在更南的坦噶尼喀湖畔休养,听到斯皮克竟宣布此湖为其个人发现时怒不可遏。两人于是公开决裂,而引起了各位探险家的关注,因为他们想证实或者否认斯皮克的论断。

著名的英国传教士兼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后来在探险中偏向西方过多而误入了刚果河流域,因此未能证实斯皮克的发现。最终美国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确认了斯皮克的发现,并做了环湖考察。在湖的北岸他发现了利庞大瀑布。据说在此次探险中他在坦噶尼喀湖边的营地碰见了病馁的大卫·利文斯敦,他对利文斯敦说的第一句话“阁下就是利文斯敦博士么?”(Dr. Livingstone, I presume?)后来颇为出名。

生态和社会影响

维多利亚湖周边是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湖泊的周边遍布着城镇村落,数以百万计的人民仰赖著维多利亚湖

但现在维多利亚湖的生态系统相当糟糕。自1950年代起,尼罗河鲈鱼被引入湖中,原意是想增加湖区渔业的产出。但是这种鲈鱼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数百种当地特产物种自此灭绝。更糟的是,本来不错的鲈鱼产量后来也急剧下降。不过正因为这些尼罗河鲈鱼被过渡捕捞,一些特产物种反倒开始回升。

另一个影响到本地生态的问题是原产于美洲热带的入侵物种水葫芦。这些水生植物是聚集而生,影响了交通,捕鱼,水力发电和生活饮水。1995年,90%的乌干达沿岸都被这种植物阻塞。由于机械和化学办法似乎都不起作用,人们只好培育一种以水葫芦为食的象鼻虫并放到湖内,再加上1997年及1998年圣婴现象带来高水位,以及大风及强降雨破坏此植物,以及水质、优养化改善等因素,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若上述控制措施持续的话,水葫芦会继续的减少[5]

维多利亚湖的污染情形也很严重,主要是来自流进湖内的未处理污水,其中包括工业及生活的废水,以及来自农场的肥料及化学物质。维多利亚湖盆地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乡村地区,其沿岸有许多城市及乡村,其中的工厂直接排放废水到维多利亚湖,而其中的都市也排放未处理污水到进入维多利亚湖的河中,因此造成维多利亚湖的优氧化,更有助于水葫芦的入侵[6]

交通

自1900年代起,维多利亚湖渡轮Lake Victoria ferries成为乌干达坦桑尼亚肯尼亚之间的重要交通工具。湖畔主要港口有基苏木姆万扎布科巴恩德培贝尔港金贾。在1963年肯尼亚独立之前,最快,数量最多的渡轮维多利亚MVMV Victoria (1959)属于英国皇家邮轮。在1966年时开始有MV UhuruMV UhuruMV UmojaMV Umoja,也开始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之间的火车渡轮。1996年5月21日MV BukobaMV Bukoba渡轮在维多利亚湖沉没,死亡人数在八百到一千人之间[7],是非洲最大的水上灾害之一。


参考文献

  1. vanden Bossche, J.-P.; Bernacsek, G. M. Source Book for the Inland Fishery Resources of Africa, Issue 18, Volume 1. Food & Agriculture Org. (United Nations). 1990: 291 [29 December 2013]. ISBN 92-5-102983-0. 
  2. Kim Geheb. The Regulators and the regulated: fisheries management, options and dynamics in Kenya's Lake Victoria Fishery (Ph.D.论文). University of Sussex. 1997. 
  3. Dalya Alberge. How feud wrecked the reputation of explorer who discovered Nile's source. The Observer (The Guardian). 11 September 2011 [29 December 2013]. 
  4. Moorehead, Alan. Part One: Chapters 1-7. The White Nile. Harper & Row. 1960. ISBN 0-06-095639-9. 
  5. Crisman, T. L., Chapman, Lauren J., Chapman, Colin A., & Kaufman, Les S. (2003). Conservation,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frican fresh waters.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6. Water Hyacinth Re-invades Lake Victoria. Image of the Dat (NASA). February 21, 2007. 
  7. Arai Shin-Ichi. Lake Victoria tragedy, Tanzania in May 21. Arai's Zanzibar, Tanzania Page. Arai Shin-Ichi. 199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