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維爾納·海森堡」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維爾納‧海森堡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Werner Heisenberg Heisenberg 10.jpg 出生 1901年12月5日 德意志帝國巴伐利亞維爾茨堡 逝世…”)
 
荣誉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0 次修訂)
行 1: 行 1:
 +
{{Infobox Scientist
 +
| name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維爾納·海森堡</h4>
 +
| image = [[File:維爾納·海森堡.jpg|200px|center|]]
 +
| caption = [https://i2.kknews.cc/SIG=14qaorc/470o0003rp23srs0s833.jpg 原圖連結] [https://kknews.cc/zh-mo/science/pegym2j.html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
| box_width =
 +
| image_width =
 +
| birth_date = 1901年12月5日
 +
| birth_place = [[德意志帝國|德国]][[巴伐利亞王國|巴伐利亞]][[维尔茨堡]]
 +
| death_date = 1976年2月1日
 +
| death_place = [[西德]][[慕尼黑]]
 +
| residence =  [[德国]]
 +
| nationality = [[德国]]
 +
| field = [[物理]]
 +
| work_institution = [[格丁根大学]]<br>[[哥本哈根大学]]<br>[[莱比锡大学]]<br>[[柏林洪堡大学]]<br>[[圣安德鲁斯大学]]<br>[[慕尼黑大学]]
 +
| alma_mater = [[慕尼黑大学]]
 +
| doctoral_advisor = [[阿諾·索末菲]]
 +
| doctoral_students = [[费利克斯·布洛赫]]<br>[[爱德华·特勒]]
 +
| known_for  = [[測不準原理]]、[[量子力学]]
 +
| prizes = [[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
 +
| footnotes =
 +
}}
 +
'''维尔纳·海森堡'''({{lang-de|'''Werner Heisenberg'''}},{{bd|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catIdx=Heisenberg}})是[[德国]]一位[[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海森堡因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而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維爾納‧海森堡1932年諾貝爾 物理 學獎得
+
  他对 物理 学的 要贡献是给 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矩阵力学]] ,提出了“[[ 測不準原理]]”(又称“ 海森堡 不确定性原理” 和[[S矩阵]] 论等。他的《 量子 论的 理学基础》是 量子力 学领域 一部经典著作
Werner Heisenberg
 
Heisenberg 10.jpg
 
生 1901年12月5日
 
 德意志帝國巴伐利亞維爾茨堡
 
逝世 1976年2月1日(74歲
 
 西德慕尼黑
 
居住地  德國
 
國籍  德意志帝國
 
 威瑪共和國
 
 納粹德國
 
 西德
 
母校 慕尼黑大學
 
知名於 測不準原理 、量子力學
 
獎項 Nobel prize medal.svg諾貝爾物理學獎(1932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 物理
 
機構 哥廷根大學
 
哥本哈根大學
 
萊比錫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
 
南京大學[來源請求]
 
聖安德魯斯大學
 
慕尼黑大學
 
博士導師 阿諾‧索末菲
 
博士生 費利克斯‧布洛赫Nobel prize medal.svg
 
愛德華‧特勒
 
維爾納‧ 海森堡 (德語: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 ,德國物 學家, 量子 力學創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學派」代表性人 。1932年,海森堡因為「創立 量子力 學以及由此導致 氫的同素異形體的發現」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 物理學的主 要貢獻 量子力 的矩 形式(矩 ),提出了 定性原理 (又 稱「 海森堡不 定性原理 和S矩陣 論等 。他的 《量 的物理 原理 力學領域 的一 部古 著作
+
== 生平 ==
 +
维尔纳·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1920年从[[慕尼黑]]的一所中学毕业后,在[[慕尼黑大学]]学习物理学,师从[[阿諾·索末菲]]、[[威廉·維恩]]等,1922年冬天转去[[哥廷根大学]],师从[[马克斯·玻恩]](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詹姆斯·弗兰克]](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大卫·希尔伯特]]。1923年 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去哥廷根大学担任玻恩的助手,1924年获得大学任教资格。
 +
 
 +
從1924年至1927年,海森堡在哥廷根擔任講師。1924年9月17日至1925年5月1日,由於一項國際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的支持,海森堡與哥本哈根大學 物理 主任玻爾進行研究。之後他回到[[哥廷根]]和[[尼尔斯·玻尔]](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事並共同發表了[[矩陣力 ]]。1926年又前往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1927年,發展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為後來知名的[[哥本哈根詮釋]]奠定了基礎,於同年,年仅26岁的海森堡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他的第一篇論文發表於[[萊比錫]]。1929年,他又前往[[美国]]、[[日本]]和[[印度]]巡回讲学。1941年成为[[柏林洪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和其他德国物理学家作为囚犯,被[[美国]]军队送往[[英国]][[Farm Hall]]。1946年重返德国后,他和他的同事们重建了哥廷根物理研究所,该研究所在1948年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1948年他在[[英国]][[剑桥]]讲学数月,1950年和1954年又应邀前往美国讲学,1955年冬天他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教书,这些课程后来出版成书。1955年作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 的主 任,与研究所一起迁往慕尼黑,1958年成为慕尼黑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的研究所被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现为[[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
 +
 
 +
海森堡爱好古典音乐, 色的钢琴手,1937年与[[伊丽莎白·徐赫]](Elisabeth Xuher)结婚,生有7个孩子,居住在慕尼黑。海森堡在1976年2月1日因癌症於家中逝世,[[中国]]当时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其学生张蜀江教授专程前往海森堡的葬礼。
 +
 
 +
== 研究 ==
 +
海森堡的名字一直都和他的[[ 量子力 学]]理论联系在一起,这一理论发表时他年仅23岁,他也因为提出这一理论及其应用(尤其是[[氢同位素]]的发现),获得了193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
海森堡提出的新理论,是完全基于对[[原子辐射]]的观察,他认为,在某一个给定的时间点,一个[[电子]]所处的位置是无法确定的,也无法跟踪它的轨迹,所以[[玻尔]]假定的[[电子轨道]]并不存在;诸如[[位置]]、[[速度]]等[[力学]]量,无法用通常的数字来描述,但可以用抽象 数学结构即[[矩阵]]来表达,海森堡用 形式 给出了他的新理论 [[ 学]]
 +
 
 +
此后 海森堡又 提出了 著名的“[[ 定性原理]]” (又 称“ 海森堡 準原理”),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运动[[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math>\Delta x</math>和动量的不确 定性<math>\Delta p</math>是不可避免的,它们的乘积不小于<math>h/4\pi</math>(<math>h</math>为[[普朗克常数]]),这些误差对于人类来说虽然是微小的,但是在 子研究中并不能被忽略。
 +
 
 +
在[[莱比锡]]期间,海森堡为[[原子核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基本粒子]] 论引入了内部对称[[量子数]](1932年,1933年 ,发展了一种[[铁磁性]] 论(1928年),和[[沃尔夫冈·泡利]]对[[量子场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工作 海森堡和[[John Archibald Wheeler]]同为[[S矩阵]](1942年,1944年)之父,他很早就研究了量子场论的基本长度模型(1938年)。1940年代, 还研究了[[宇宙射线]]及其产生 离子碎片,导致不久后在英国发现了第一个[[介 ]]。
 +
 
 +
1957年起,海森堡 研究兴趣转向了[[等离子体]] 物理 和[[高热原子核反应]]问题,并与[[日内瓦]]国际 子物 研究所紧密合作,他担任该研究所的科学政策委员会主席,并一直 该委员会的成员。在他于1953年成为[[洪堡基金会]]主席后,为基金会做了很多促进工作,他邀请各国科学家来德国,并协助他们在德国开展研究工作。
 +
 
 +
1953年起,他的理论工作偏向基本粒 子的[[统 场论]],这对于他来说,是理解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关键。
 +
 
 +
== 荣誉 ==
 +
除了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德国[[联邦十字勋章]]等奖章,诺贝尔物理学奖等奖项外,海森堡还被[[布鲁塞尔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和[[布达佩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他是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以及哥廷根、[[巴伐利亚]]、萨克森、普鲁士、[[瑞 ]]、[[罗马尼亚]]、[[挪威]]、[[西班牙]]、[[荷兰]]、[[罗马]]、美国等众多科学学会的成员,[[德国科学院]]和[[意大利科学院]]的院士。1953年成为洪堡基金会的主席
 +
 
 +
== 参閱 ==
 +
*[[莫特問題]]
 +
== 参考资料 ==
 +
* ''Nobel Lectures, Physics 1922-1941'',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965.
 +
*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32/heisenberg-bio.html Werner Heisenberg - Biography]''. The Nobel Foundation.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维尔纳·海森堡简介)
 +
* Ivan Todorov: ''[http://arxiv.org/ftp/physics/papers/0503/0503235.pdf Werner Heisenberg]''. Institut für Theoretische Physik,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Göttingen, Germany.
 +
 
 +
== 外部链结 ==
 +
* 《[http://web.phys.ntu.edu.tw/physhistory/spacetime/vol_23/v23_p89.pdf Remarks on the origin of the relations of uncertainty]》全文翻譯(出自台大物理系系刊《時空》第23期)
 +
 
 +
[[Category: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Category:物理學家]]
 +
[[Category:德国人]]

於 2020年3月17日 (二) 21:10 的最新修訂

維爾納·海森堡

維爾納·海森堡.jpg
出生 1901年12月5日
德國巴伐利亞維爾茨堡
逝世 1976年2月1日
西德慕尼黑
居住地 德國
國籍 德國
母校 慕尼黑大學
知名於 測不準原理量子力學
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1932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 物理
機構 格丁根大學
哥本哈根大學
萊比錫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
聖安德魯斯大學
慕尼黑大學
博士導師 阿諾·索末菲
博士生 費利克斯·布洛赫
愛德華·特勒

維爾納·海森堡(德語: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是德國一位物理學家,也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學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海森堡因為「創立量子力學以及由此導致的同素異形體的發現」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對物理學的主要貢獻是給出了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矩陣力學),提出了「測不準原理」(又稱「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和S矩陣理論等。他的《量子論的物理學基礎》是量子力學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

生平

維爾納·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出生於德國維爾茨堡,1920年從慕尼黑的一所中學畢業後,在慕尼黑大學學習物理學,師從阿諾·索末菲威廉·維恩等,1922年冬天轉去哥廷根大學,師從馬克斯·玻恩(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詹姆斯·弗蘭克(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大衛·希爾伯特。1923年他在慕尼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去哥廷根大學擔任玻恩的助手,1924年獲得大學任教資格。

從1924年至1927年,海森堡在哥廷根擔任講師。1924年9月17日至1925年5月1日,由於一項國際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的支持,海森堡與哥本哈根大學物理主任玻爾進行研究。之後他回到哥廷根尼爾斯·玻爾(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事並共同發表了矩陣力學。1926年又前往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1927年,發展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為後來知名的哥本哈根詮釋奠定了基礎,於同年,年僅26歲的海森堡被任命為萊比錫大學的教授,他的第一篇論文發表於萊比錫。1929年,他又前往美國日本印度巡迴講學。1941年成為柏林洪堡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和其他德國物理學家作為囚犯,被美國軍隊送往英國Farm Hall。1946年重返德國後,他和他的同事們重建了哥廷根物理研究所,該研究所在1948年改名為馬克斯-普朗克物理學研究所。1948年他在英國劍橋講學數月,1950年和1954年又應邀前往美國講學,1955年冬天他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教書,這些課程後來出版成書。1955年作為馬克斯-普朗克物理學研究所的主任,與研究所一起遷往慕尼黑,1958年成為慕尼黑大學的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所被改名為「馬克斯-普朗克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現為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

海森堡愛好古典音樂,是個出色的鋼琴手,1937年與伊麗莎白·徐赫(Elisabeth Xuher)結婚,生有7個孩子,居住在慕尼黑。海森堡在1976年2月1日因癌症於家中逝世,中國當時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其學生張蜀江教授專程前往海森堡的葬禮。

研究

海森堡的名字一直都和他的量子力學理論聯繫在一起,這一理論發表時他年僅23歲,他也因為提出這一理論及其應用(尤其是氫同位素的發現),獲得了193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海森堡提出的新理論,是完全基於對原子輻射的觀察,他認為,在某一個給定的時間點,一個電子所處的位置是無法確定的,也無法跟蹤它的軌跡,所以玻爾假定的電子軌道並不存在;諸如位置速度力學量,無法用通常的數字來描述,但可以用抽象的數學結構即矩陣來表達,海森堡用矩陣形式給出了他的新理論(矩陣力學)。

此後,海森堡又提出了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又稱「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在一個量子力學系統中,一個運動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動量不可被同時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math>\Delta x</math>和動量的不確定性<math>\Delta p</math>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的乘積不小於<math>h/4\pi</math>(<math>h</math>為普朗克常數),這些誤差對於人類來說雖然是微小的,但是在原子研究中並不能被忽略。

萊比錫期間,海森堡為原子核物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基本粒子理論引入了內部對稱量子數(1932年,1933年),發展了一種鐵磁性理論(1928年),和沃爾夫岡·泡利量子場論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工作。海森堡和John Archibald Wheeler同為S矩陣(1942年,1944年)之父,他很早就研究了量子場論的基本長度模型(1938年)。1940年代,他還研究了宇宙射線及其產生的離子碎片,導致不久後在英國發現了第一個介子

1957年起,海森堡的研究興趣轉向了等離子體物理和高熱原子核反應問題,並與日內瓦國際原子物理研究所緊密合作,他擔任該研究所的科學政策委員會主席,並一直是該委員會的成員。在他於1953年成為洪堡基金會主席後,為基金會做了很多促進工作,他邀請各國科學家來德國,並協助他們在德國開展研究工作。

1953年起,他的理論工作偏向基本粒子的統一場論,這對於他來說,是理解基本粒子物理學的關鍵。

榮譽

除了獲得馬克斯·普朗克獎章、德國聯邦十字勳章等獎章,諾貝爾物理學獎等獎項外,海森堡還被布魯塞爾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布達佩斯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頭銜。他是倫敦皇家學會的會員、以及哥廷根、巴伐利亞、薩克森、普魯士、瑞典羅馬尼亞挪威西班牙荷蘭羅馬、美國等眾多科學學會的成員,德國科學院意大利科學院的院士。1953年成為洪堡基金會的主席。

參閱

參考資料

  • Nobel Lectures, Physics 1922-1941,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965.
  • Werner Heisenberg - Biography. The Nobel Foundation. (諾貝爾官方網站關於維爾納·海森堡簡介)
  • Ivan Todorov: Werner Heisenberg. Institut für Theoretische Physik,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Göttingen, Germany.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