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彝族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果彝族乡 |
中文名 : 红果彝族乡 所属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 |
红果彝族乡,隶属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地处盐边县北部,东与米易县得石镇接壤,东南与仁和区务本乡毗邻,西与仁和区同德镇相连,北与渔门镇、鳡鱼乡交界。 辖区总面积281.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红果彝族乡户籍人口13106人。 1949年,属仁和区务本乡。2005年7月,与花椒箐、红民彝族乡和金河乡的三滩村及先进村蒿枝坪组合并为红果彝族乡。 截至2020年6月,红果彝族乡下辖1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红果。 截至2018年末,红果彝族乡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1]
位置境域
红果彝族乡地处盐边县北部,东与米易县得石镇接壤,东南与仁和区务本乡毗邻,西与仁和区同德镇相连,北与渔门镇、鳡鱼乡交界。 辖区总面积281.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果彝族乡境内最高点位于光头山,海拔3012米;最低点位于岔河桥,海拔1010米。
气候
红果彝族乡多年平均气温18.5℃。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07.2小时。0℃以上持续期276天。年平均降水量1065.6毫米。
水文
红果彝族乡东部有大河,中部有红果河、大槽何、小槽河、中槽河,南部有红泥河,共6条主河流,总长80千米,流域面积3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7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35.5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红果彝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冰雹、旱、涝、风灾等。最严重的两次洪灾灾害发生在1998年8月3日和2011年9月29日,洪水引发泥石流时间约6小时,涉及境内省棚子、花地、岔河、三滩4个村,受灾面积达1200多亩,受灾群众达300多人;两次风灾最严重的灾害发生在2010年6月12日和2011年7月26日,造成320亩烤烟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00万元。
自然资源
红果彝族乡境内主要矿藏资源为煤炭,分布在中南部一带,地质储量1.9亿吨。林地面积38.3万亩,树种有云南松、桤木、罗汉松、杉木。主要树种为云南松、桤木;境内有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面积38.3万亩。
人口
2011年末,红果彝族乡辖区总人口13042人。另有流动人口3065人。总人口中,男性6982人,占53.5%;女性6060人,占46.5%。总人口中,汉族6966人,占53.4%;有彝族、傈僳族2个少数民族,共6076人,占46.6%。其中彝族5616人,傈僳族460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6‰,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0.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3人。 截至2017年末,红果彝族乡常住人口13040人。 截至2018年末,红果彝族乡户籍人口12529人。 截至2019年末,红果彝族乡户籍人口1310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红果彝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403元;财政总收入598万元,比上年减少8%。 截至2019年末,红果彝族乡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2011年,红果彝族乡农业总产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24.8%。 红果彝族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500吨,其中小麦562吨,玉米31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0.6万吨,主要品种有芹菜、油菜、白菜、萝卜等,其中芹菜1100吨,白菜1300吨,萝卜2100吨,油菜1000吨;烤烟种植面积4300亩,产量1.2万担;芒果产量1300吨,石榴、枇杷、樱桃、李子产量167吨,核桃产量98吨。 截至2011年末,红果彝族乡累计造林5万亩,其中防护林800亩,经济林4.9万亩,竹林2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1万株。 红果彝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2万头,年末存栏1.6万头;牛饲养量1700头,年末存栏1100头;羊饲养量2.7万只,年末存栏1.6万只;家禽饲养量8.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0.1万吨,其中猪肉730吨,牛肉60吨,羊肉200吨;禽蛋产量10吨;畜牧业总产值2700万元。 红果彝族乡渔业以网箱养殖为主,水产养殖面积85平方千米。2011年,网箱养鱼2500箱,产量8900吨,渔业总产值2661万元。 2011年,红果彝族乡有大型农业机械3台;名优特农产品有枇杷、二滩生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