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领巾的故事(七)(蔺建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领巾的故事(七)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红领巾的故事(七)》中国当代作家蔺建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红领巾的故事(七)

刺骨的寒风夹着雪粒子猛烈地抽打着玲玲的小脸蛋儿,玲玲感到脸上麻丝丝的疼,像有无数钢针在点击;这鬼天气也太欺负人了!玲玲本能地抓住围巾的一角使劲往脸上捂,她想借此抵挡一下料峭的风雪。可是围巾短了些,怎么拽都无济于事。

玲玲只好走到一堵墙的拐角处,在暂且躲避风雪的小憩当儿,她把头上的红围巾打开来,重新调整一下布局又裹到了头上。这回她感觉脸上好一点了,小脸蛋被多裹住了一些。但另一个麻烦又来了,脖子露多了……

她试图用双手去捂住脖子,不让风雪过多侵入,但那双冻得宛如小馒头一样的手很快就受不了了。她把衣领竖立起来。把手拿下来,握在一起搓了几下,又去脖子底下拿心爱的围巾一角盖上手背(像个两三岁孩子一样在玩),好像它能御寒,能给她带来热量,带来勇气和信心。她用手不停地抚摸着红围巾,就像是在雪地里烤着一小堆儿火一样。

这个过程中,玲玲又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曾经对她讲过的这条红围巾的故事。妈妈说这条围巾还是当初爸爸和妈妈处对象时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物。因为当时爸爸手头拮据,又急着要向妈妈表白心愿,就匆忙买了这条围巾,结果买小了,一心向好地办了件错事。不过妈妈不怪爸爸,妈妈还是很喜欢这条红色围巾的。妈妈说:短就短点吧,留着它,说不定啥时候就会派上用场。便就压在了箱底。

前年秋天,爸爸妈妈要去干校劳动了。临行时,妈妈将这条红围巾从箱子里翻出来,给玲玲围上了。想不到玲玲也跟妈妈一样,一看到它就非常喜欢。捞不到红领巾戴,戴条红围巾也让玲玲高兴的不得了。第二天,玲玲就围上妈妈送的红围巾,美滋滋地去了舅妈家。这一去就是两年多。这期间,玲玲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爸爸妈妈,常常一个人在夜里捧着红围巾悄悄啜泣。可怜的玲玲戴不上学校发的红领巾,偶尔围一下妈妈留下的红围巾上学便成了她最大的期待和奢望。

玲玲围着红围巾上学,别人远远看过去都还以为她戴着红领巾呢,她心中便觉着挺美,挺有快感。然而就这一点点快感也很快被无情地剥夺了。有人告发了她,说她妄想拿红围巾代替红领巾,冒充少先队员,有鱼目混珠的嫌疑,责令她把红围巾换成黑围巾,否则绝不允许她戴红围巾来上学。从此,再也看不到玲玲大白天围着红围巾上学了,要围也只能晚上出来的时候围……

玲玲离开挡风墙又上路了。暴风雪依旧呼啸不停。

说来凑巧。那天晚上,我蹭了邻居一张电影票,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列宁在1918》。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意外碰上了玲玲。起初,我没看清是她,雪太大了。可当她低着头从我身边经过后,我忽然觉得这个女孩挺眼熟;再一想我就猜到了玲玲。于是我就贸然喊了她一声,她果然停了下来,回头看我。我就赶紧跑了上去。她一看到是我,有点惊讶,脱口问我干啥来了,我说我刚去看了场电影,这不正往回走呢就碰上你了。我当时也有些激动,抓耳挠腮的,我问她这么晚了你去哪?她就把情况告诉了我。我抬头看了看天,心想,天这么黑,雪又这么大,派谁不行,偏偏派一个女孩子黑灯瞎火地去学校看火……我顿生不平,同时也大涨怜悯与同情,当下就决定跟她一同前往,共担此任,也好借此弥补一下我往日对她的过失。

没曾想她却极力反对。她说这是她一个人的事,不需要别人掺和。边说边用胳膊肘撞我(她两手揣在袖筒里)要赶我走。并再三说:'你快走吧,你快走吧,你妈正在家等着你呢。我习惯了,我不害怕的。你快走吧!’

风刮的很响,可我依然能听清楚她说的话,她的语气坚定而不可动摇。她一说完,就低着头自顾前行,不再理会我。她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甩掉我。

我望着她走进白茫茫雪地的身影。从背后看,玲玲仅是穿着一件薄薄的小棉袄,套在外面的还是原来那件又肥又阔打着补丁的蓝条绒褂子,风一吹,呼掀掀的。脖子上的围巾好像也没裹严实,风不时地撩起围巾的边角,让雪花落进脖子。再瞅瞅我自己,我比她穿的厚多了。除了里面套着妈妈新织的毛衣和一件小棉袄以外,外面还罩着一件厚厚的缀着狗皮毛领子的棉衣,俗称半截缸。毛领子竖起来,棉帽子的帽耳翻下来,周身上下严实实的一点风都钻不进。走的稍快点,身上还出汗呢。

再看玲玲,她虽说穿的单薄但看上去却没有一点冷的感觉。她迈着大步,走的十分有力。那迎战风雪的姿势就像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宝,转眼她已经走出几十米远。狂卷的风雪模糊了我的视线,集目之处,玲玲就好比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时隐时现却始终勇敢向前!

我望着她那骄小而倔强的背影,又一次被她的精神感动。我枉顾她的劝阻,又像往常那样,自作主张,悄悄地跟上了她。

远处,隐约有闪着黄豆一般的亮光,那是学校附近的一座老石桥上的电杆灯在晃动。看到它,学校也就不远了。[1]

作者简介

蔺建新,河北磁县人,1985年发表处女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