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额金翅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额金翅雀 |
中文学名:红额金翅雀 |
红额金翅雀(学名:Carduelis carduelis)[1]:共有14个亚种。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额、脸颊和颏朱红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在淡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灰褐或乌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有黄色斑。下体喉、胸灰褐或乌褐色。其余下体白色。栖息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中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除繁殖期外多呈小群,有时亦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主要以草子、植物果实、种子、嫩叶、花蕊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部分农作物种子和昆虫。分布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英伦三岛、欧洲北部,往南到地中海、非洲西北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小亚细亚、中东、高加索、叙利亚、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中亚、西伯利亚西南部、蒙古西北部。
形态特征
雄鸟额和头顶前部以及脸颊、颏和上喉概为朱红色,眼先和眼周黑色。上体淡灰褐或乌褐色,往腰部逐渐变淡。尾上覆羽纯白色,尾黑色,两对中央尾羽尖端白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外翈白色。两翅小覆羽、中覆羽和初级覆羽黑色,大覆羽黄色。初级飞羽黑色,基部黄色和大覆羽在翅上形成一大块黄色翅斑,内侧飞羽外翈白色,内翈黑色。下喉白色或灰白色,头侧、颈侧以及胸和两胁灰褐或乌褐色,两胁微沾黄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脸部红色较淡,翅上黄色亦较浅淡。虹膜褐色,嘴肉黄色,尖端暗褐色,脚淡褐色。大小量度:体重♂14-22克,♀15-22克;体长♂117-141毫米,♀122-143毫米;嘴峰♂12-14毫米,♀13毫米;翅♂79-84毫米,♀76-82毫米;尾♂50-55毫米,♀52-55毫米;跗跖13-15毫米,♀13-15毫米(阿里亚种)。(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埃及、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格鲁吉亚、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科威特、乔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立陶宛、卢森堡、列支敦士登、马其顿、马耳他、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尼泊尔、荷兰、挪威、巴勒斯坦、波兰、罗马尼亚、葡萄牙、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联酋、英国、乌兹别克斯坦。
引进:阿根廷、澳大利亚、百慕大群岛、巴西、佛得角、新西兰、乌拉圭。
旅鸟:巴林、阿曼。
中国
分布于西藏西南部普兰、扎达、噶尔,新疆西部天山、中部和静、乌鲁木齐、东部吐鲁番、西北部伊犁、东北部阿尔泰。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中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栖息于人工针叶林和邻近的农田、草原、果园和居民点附近。海拔高度在中国新疆为2000-3500米,在西藏为3000-4500米。活动在海拔较低的低山沟谷、草原灌丛和农田与居民点附近,有时也出现在有稀疏植物的半荒漠地带。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草子、植物果实、种子、嫩叶、花蕊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部分农作物种子和昆虫。
习性:除繁殖期外多呈小群,有时亦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不喜欢茂密的森林,多在林缘疏林、山边稀灌丛、溪流、沟谷灌丛草地和树上觅食。飞行直而快,且飞得较高,常常发出彼此相互联络的‘嗞、嗞’叫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4月即开始分散、占区和配对营巢。1年繁殖1-2窝,营巢全由雌鸟承担,巢多置于树上部枝叶茂密的侧枝外端,隐蔽甚好。巢呈杯状,主要由柔软的草茎、草叶、植物纤维和大量羊毛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植物绒和兽毛。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淡蓝白色,稀疏的被有灰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偶尔也见有呈淡白色或粉红色的,稀疏的被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或完全无斑。卵的大小为16.8-19.4毫米×12.2-13.9毫米。孵卵完全由雌鸟承担,雄鸟给雌鸟喂食,孵化期13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鸟共同喂养,幼鸟留巢期13-14天。幼鸟离巢后的第一周仍依赖亲鸟喂食。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 种群现状
红额金翅雀在中国种群数量不丰富,较少见。该物种亚种众多,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视讯
参考文献
动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