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约翰一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约翰一世全名:约翰一世·齐米斯西斯。(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Α΄Τζιμισκής,英语:John I Tzimiskes;约925年-976年1月10日),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的第八位皇帝(969年12月-976年1月10日在位),军事统帅。

古罗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传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兰赦令[1]发布以前,基督教在罗马被严重的迫害。不久之后,基督教又被定位罗马国教,希望用它来维持帝国的统治,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以及西罗马的灭亡,古罗马文明以东罗马帝国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国教。东罗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来控制民心,维持统治,并且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进入封建时代,并存在了1000多年[2]

人物生平

马其顿王朝第七位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福卡斯的外甥。 约翰一世出身小亚细亚的库尔库阿斯家族。他早年跟随舅父尼基弗鲁斯作战,以杰出的军事才干闻名。963年,约翰一世通过协助尼基弗鲁斯夺取皇位,被任命为帝国最高统帅。后因他人中伤而被解职。969年,约翰一世通过宫廷政变谋杀尼基弗鲁斯,自立为皇帝。970年派兵对抗基辅罗斯对色雷斯的入侵,971年亲自率军攻克被罗斯占领的普雷斯拉夫,俘虏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迫使其承认拜占廷的宗主权。同年在多罗斯托隆围城战中取胜,迫降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消除了拜占庭北方的威胁。在西方,约翰一世通过与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联姻,提高了拜占庭帝国的地位。在东方,他发动三次战争,削弱了法蒂玛王朝在安条克地区的势力,974年至975年相继占领安条克、大马士革等地,一度接近耶路撒冷。976年约翰一世因病逝世,终年51岁。

约翰一世以军事实力和外交手腕并用的政策加强了拜占庭帝国的力量。尽管在位时间不长,却成功扩张了帝国的领土,并大幅增强了帝国的军事实力。约翰·齐米斯西斯(一译齐米斯基斯)于约925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库尔库阿斯家族,一个祖籍亚美尼亚的军事贵族家庭。 他的昵称Tzimiskes可能源自亚美尼亚语的“红靴子”、“小个子”或“亚美尼亚人”中的一个。 约翰·齐米斯西斯早年从军的他跟随他的舅舅,名将尼基弗鲁斯·福卡斯作战,尼基弗鲁斯也被认为是约翰的军事天才的启蒙者。约翰·齐米斯西斯在25岁前已被任命为军区将军,并通过和玛丽亚·斯科勒芮娜(Maria Skleraina)结婚获得了与望族斯科莱鲁(Skleroi)家族的姻亲。 10世纪50年代,约翰·齐米斯西斯和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在东部战线兵分两路,分别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约翰以其军事才干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进行的萨莫萨特战役中崭露头角。

962年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继续进攻叙利亚并夺占了阿勒颇,逼迫阿拔斯王朝求和,在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约翰指挥的亚美尼亚部队作为尼基弗鲁斯的侧翼部队表现出色。因为其能在战斗中主动率军冲锋陷阵扭转战局,约翰深得麾下部队爱戴。

拥立新帝

963年,皇帝罗曼努斯二世去世,其长子巴西尔年仅5岁,趁皇位不稳之际,约翰·齐米斯西斯建议其舅父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称帝(即尼基弗鲁斯二世),集结军队进入君士坦丁堡,并通过与皇后塞奥法诺联姻使其帝位合法化。

随后,约翰被尼基弗鲁斯二世任命为帝国最高统帅,主管东部战线。

但很快,约翰因为他人谗言中伤而被尼基弗鲁斯二世解职,遣返原籍。

政变登位

969年,约翰·齐米斯西斯重返宫廷。怀恨在心的他和情人、皇后塞奥法诺密谋暗杀尼基弗鲁斯。12月10日夜,约翰潜入皇宫,在塞奥法诺的帮助下躲过卫队的搜查,和支持者一起,于当晚谋杀了就寝的尼基弗鲁斯二世,并自立为皇帝,称约翰一世·齐米斯西斯,成为年少的巴西尔二世、君士坦丁八世的共治皇帝。为赢得君士坦丁堡牧首波利埃克塔斯的支持,约翰一世流放了参与谋杀的尼斯福鲁斯的塞奥法诺,将其送进女隐修院。

他对东正教会作出一些让步,废除尼基弗鲁斯二世颁布的限制教会财富的反教会法令。

其后,他集中精力在东部,镇压了尼基弗鲁斯二世的侄子巴尔达斯·福卡斯(Bardas Phocas)为叔叔报仇而发动的叛乱,将以巴尔达斯·福卡斯为代表的福卡斯家族多名成员及其追随者流放。

970年11月,约翰娶君士坦丁七世之女塞奥多拉为皇后,确立与马其顿王朝正统皇室的联系,进一步巩固了皇位的合法性。

击败罗斯

968年,基辅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率军进犯巴尔干半岛,乘保加利亚衰落之机占领索菲亚平原,并表示将定居于此。当时,拜占庭帝国已经控制了保加利亚地区,巴尔干北部基本处于和平,罗斯的入侵使当地再度陷入战争。969年,罗斯军队占领大普雷斯拉夫(Preslav),970年,夺取菲利普堡(Philippolis),洗劫拜占庭帝国腹地的色雷斯地区,并对拜占庭提出领土要求。

约翰一世派出爱将巴达斯·斯科莱鲁,经过激烈的战斗,在色雷斯的留莱布尔尬兹击败了罗斯人。

与此同时,拜占庭舰队击退了罗斯舰队,并封锁了多瑙河。

971年,在东部叛乱平息后,约翰一世派遣300艘战舰从黑海逆多瑙河而上。4月,他亲率4万军队在索菲亚平原展开决战。经过13次冲锋,拜占庭军队击溃罗斯军,夺取了被罗斯人占据的保加利亚首都普雷斯拉夫,俘虏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之后,约翰一世挟胜北上,在多瑙河畔的多罗斯托隆(Dristra)要塞中围困斯维亚托斯拉夫2个多月,迫使其在7月投降,承认保加利亚东半部是拜占庭领土的一部分,并保证不进攻拜占庭帝国在黑海北岸的领地,同意在战时出兵帮助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北部疆界再次推进到多瑙河一线。

约翰一世返回君士坦丁堡时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并逼迫鲍里斯二世退位,承认保加利亚成为拜占庭的附庸国。

他在保加利亚东部建立了6个新军区,将它们纳入亚德里亚堡和塞萨洛尼基新公爵的统辖之下。

同年,约翰一世把东部边境的基督教保罗派教徒迁往色雷斯,以防止倾向伊斯兰教的保罗派教徒通敌。

面对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对意大利的入侵,约翰一世采取了主动结好的策略。972年,约翰一世承认了奥托一世“皇帝”的称号,并将斯科莱鲁家族的塞奥法诺以公主名义嫁给奥托一世之子小奥托(后来的奥托二世)。

东方远征

为了继续开拓疆土,约翰一世继位之初,就将由尼基弗鲁斯二世在东部边界建立的30多个小军区分别隶属于3个公爵来管辖:北部是查尔迪亚,中心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是安条克。

972至975年,约翰一世在结束对罗斯的战事后,重新对阿拉伯人开战,相继发动了三次东征。 第一次东征在972年,约翰一世率军袭击上美索不达米亚,取得了战略意义重大的尼西比斯和马蒂罗波利斯。但973年东部战区将军米利阿斯进攻摩苏尔酋长国的战事不利,米利阿斯兵败被俘,死在囚禁中。

974年,约翰一世与亚美尼亚国王阿左特三世(Ashort III)结盟,企图通过合法手段吞并亚美尼亚。

在安抚了亚美尼亚诸王国后,他亲自发动第二次东征,大败摩苏尔酋长国并逼迫其称臣纳贡。

在这次东征中约翰一世扫除了穆斯林在幼发拉底河中游以西的全部据点,把拜占庭帝国的势力向东向南扩张到叙利亚。

在975年的第三次东征中,约翰一世夺取了大马士革、凯萨里亚等地,开始向巴勒斯坦北部进军。沿途拜访了加利利的一些圣所。为避开法蒂玛王朝在巴勒斯坦沿海地区的守备军,约翰一世亲自率军攻占贝鲁特,从西顿勒索贡金,洗劫比布鲁斯,最终攻克的黎波里,征服了延伸到北部的整个叙利亚海岸。但在夺取耶路撒冷前,约翰一世因故撤军。

去世

第三次东征之后,约翰一世本打算筹备下一次远征、彻底夺取耶路撒冷。但因在归途中突然病重,只得作罢。

976年1月10日,约翰一世在君士坦丁堡皇宫逝世,享年51岁。尽管很多人认为只是突发伤寒,但更多人相信是宫廷总管巴西尔·利卡潘努斯(Basil Lekapenos)因担心回到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发现他的贪污行为而将他毒杀。学者特雷得戈德认为:“如果他不是51岁就死去而是60岁去世,他可能把叙利亚的其余土地和保加利亚的其余土地都拿到手,甚至还有可能发动埃及战役。”

其共治皇帝巴西尔二世与君士坦丁八世继续统治。

约翰一世在位时,主要从事军事征服,而将政务交由宫廷总管巴西尔·利卡潘努斯管理,未有重大建树。

经济

约翰一世继承了自罗曼努斯一世以来的军人授田制度。同时,他遏止了尼基弗鲁斯二世时期诺米斯玛(拜占庭帝国通行的货币)贬值的情况。

军事

约翰一世继位后,发动了多次战争:与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的战争(969年-971年)、与阿拉伯人进行的战争(973年-976年)。他亲自参与的主要战役(战斗)有:阿德里安堡附近的阿尔凯迪奥波利斯战役(970年)、大普西斯拉夫之战及多罗斯托隆战役(971年)、大马士革之战(975年)。

通过对基辅罗斯的战事,约翰一世使保加利亚成为拜占庭的附庸国。在三次东征后,他扫除了阿拉伯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以西的所有据点,削弱了法蒂玛王朝在安条克地区的势力,把拜占庭帝国的势力向东、南两面扩张到叙利亚地区。

宗教

约翰一世在位时期,为赢得君士坦丁堡牧首支持,对东正教会作出一些让步,废除尼基弗鲁斯二世颁布的限制教会财富的反教会法令,并颁布有利于教会的土地政策,使修道院的土地迅速扩大。

外交

约翰一世通过与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的联姻,保持了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的和平局面。

历史评价

美国世界军事史作家T.N.杜派《哈珀-柯林斯世界军事人物全书》:约翰·齐米斯西斯是拜占庭最能干的皇帝之一,他精力过人、冷酷无情、果敢坚决。他用娴熟老到的政治手腕把前辈留下的军事力量与政治手腕结合了起来,这是尼斯福鲁斯望尘莫及之处。

美国学者威廉·兰格的《世界史编年手册》称约翰一世是“拜占庭最伟大将领之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约输一世以军事实力和外交手腕并用的政策加强了帝国的力量。

德国现代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认为,在马其顿王朝中,“主要是将军而不是皇帝进行统治”,而“他们当中最伟大的当是亚美尼亚人约翰·季米西”。

美国历史学者沃伦·特里高德在《拜占庭简史》中认为约翰一世“是一个英俊潇洒、能力超凡、出身名门、为人正直的将军”。

英国历史学家德尼兹·加亚尔、法国历史学家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拜占廷史诗”最辉煌的时期(963—1025年)有几项赫赫战功和几位杰出的皇帝,如尼斯福鲁斯二世·福卡斯、约翰一世·齐米斯西斯和巴西尔二世。由于这几位皇帝随军远征,身先士卒,收复失地,拜占廷又恢复其强盛的威名。

轶事典故

约翰一世相貌英俊(据记载,他有微红的金发和胡须以及锐利的蓝色眼睛),因而非常讨女人的喜欢。他身体强健,据说能并排驾驭四匹马。

人际关系

舅父:尼基弗鲁斯二世·福卡斯(约912年-969年),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第七位皇帝(963年-969年在位)。

姐夫:罗曼努斯二世(?-963年),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第七位皇帝(959年-963年在位)。

情人:赛奥法诺,罗曼努斯二世以及尼基弗鲁斯二世的皇后。

视频

约翰一世 相关视频

几位在位时间最短的国王——约翰一世
西方的没落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