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终成眷属·第三幕 第五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终成眷属·第三幕 第五场出自于莎士比亚爱情喜剧《终成眷属》,该剧描写美丽而有才干的女主人公如何费尽心机去争取一个出身高贵、狂妄肤浅纨绔子弟的爱情。该剧情节简单,但人物对白丰富多样、细腻生动。[1]

第五场弗罗棱萨城外

➤远处号角声。弗罗棱萨一寡妇、狄安娜、薇奥兰塔、玛利安娜及其他市民上。

寡妇 快来吧,要是他们到了城门口,咱们就瞧不见啦。

狄安娜 他们说那个法国伯爵立了很大的功劳。

寡妇 听说他捉住了他们的主将,还亲手杀死他们公爵的兄弟。倒霉!咱们白赶了一趟,他们往另外一条路上去了;听!他们的喇叭声越来越远啦。

玛利安娜 来,咱们回去吧,看不见就听人家说说也好。喂,狄安娜,你留心这个法国伯爵吧;贞操是处女唯一的光荣,名节是妇人最大的遗产。

寡妇 我已经告诉我的邻居他的一个同伴曾经来作过说客。

玛利安娜 我认识那个坏蛋死东西!他的名字就叫帕洛,是个卑鄙龌龊的军官,那个年轻伯爵就是给他诱坏的。留心着他们吧,狄安娜!他们的许愿、引诱、盟誓、礼物以及这一类煽动情欲的东西,都是害人的圈套,不少的姑娘们都已经上过他们的当了;最可怜的是,这种身败名裂的可怕的前车之鉴,却不曾使后来的人知道警戒,仍旧一个个如蚊附膻,至死不悟,真可令人叹息。我希望我不必给你更多的劝告,但愿你自己能够立定主意,即使除去失掉贞操之外,别无任何其他危险。

狄安娜 你放心吧,我不会上人家当的。

寡妇 但愿如此。瞧,一个进香的人来了;我知道她会住在我的客店里的,来来往往的进香人都向朋友介绍我的客店。让我去问她一声。

➤海丽娜作进香人装束上。

寡妇 上帝保佑您,进香人!您要到哪儿去?

海丽娜 到圣约克·勒·格朗。请问您,朝拜圣地的人都是在什么地方住宿的?

寡妇 在圣法兰西斯,就在这港口的近旁。

海丽娜 是不是打这条路过去的?

寡妇 正是,一点不错。你听!(远处军队行进声)他们往这儿来了。进香客人,您要是在这儿等一下,等军队过去以后,我就可以领您到下宿的地方去。特别是因为我认识那家客店的女主人,正像认识我自己一样。

海丽娜 原来大娘就是店主太太吗?

寡妇 岂敢岂敢。

海丽娜 多谢您的好意,那么有劳您啦。

寡妇 我看您是从法国来的吧?

海丽娜 是的。

寡妇 您可以在这儿碰见一个同国之人,他曾经在弗罗棱萨立下很大的功劳。

海丽娜 请教他姓甚名谁?

寡妇 他就是罗西昂伯爵。您认识这样一个人吗?

海丽娜 但闻其名,不识其面,他的名誉很好。

狄安娜 不管他是一个何等样人,他在这里是很出风头的。据说他从法国出亡来此,因为国王强迫他跟一个他所不喜欢的女人结婚。您想会有这回事吗?

海丽娜 是的,真有这回事;他的夫人我也认识。

狄安娜 有一个跟随这位伯爵的人,对她的批评不是顶好。

海丽娜 他叫什么名字?

狄安娜 他叫帕洛。

海丽娜 啊!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若论声誉和身价,和那位伯爵那样的大人物比较起来,她的名字的确是不值得挂齿的。她唯一的好处,只有她的贞静、缄默,我还不曾听见人家在这方面讥议过她。

狄安娜 唉,可怜的女人!做一个失爱于夫主的妻子,真够受罪了。

寡妇 是啦;好人儿,她无论在什么地方,她的心永远是载满了凄凉的。这小妮子要是愿意,也可以做一件对她不起的事呢。

海丽娜 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这个好色的伯爵想要勾引她?

寡妇 他确有这个意思,曾经用尽各种手段想要破坏她的贞操,可是她对他戒备森严,绝不让他稍有下手的机会。

玛利安娜 神明保佑她守身如玉!

➤弗罗棱萨兵士一队上,旗鼓前导,勃特拉姆及帕洛亦列队中。

寡妇 瞧,现在他们来了。那个是安东尼奥,公爵的长子;那个是埃斯卡勒斯。

海丽娜 那法国人呢?

狄安娜 他;那个帽子上插着羽毛的,他是一个很有气派的家伙。我希望他爱他的妻子;他要是老实一点,就会显得更漂亮了。他不是一个很俊的男人吗?

海丽娜 我很喜欢他。

狄安娜 可惜他太不老实。那一个就是诱他为非作恶的坏家伙;倘然我是他的妻子,我一定要用毒药毒死那个混账东西。

海丽娜 哪一个是他?

狄安娜 就是披着肩巾的那个鬼家伙。他为什么好像闷闷不乐似的?

海丽娜 也许他在战场上受了伤了。

帕洛 把我们的鼓也丢了!哼!

玛利安娜 他好像有些心事。瞧,他看见我们啦。

寡妇 嘿,死东西!

玛利安娜 谁希罕你那些鬼殷勤儿!(勃特拉姆、帕洛、军官及兵士等下。)

寡妇 军队已经过去了。来,进香客人,让我领您到下宿的地方去。咱们店里已经住下了四五个修行人,他们都是去朝拜伟大的圣约克的。

海丽娜 多谢多谢。今晚我还想作个东道,请这位嫂子和这位好姑娘陪我们一起吃饭;为了进一步答报你,我还要给这位小姐讲一些值得她听取的道理。

玛利安娜

狄安娜 谢谢您,我们一定奉陪。(同下。)[2]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