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绍兴古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绍兴古桥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古代汉族桥梁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简介

建筑分类:木梁桥、木拱桥等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绍兴古桥

地理位置:绍兴

基本内容

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  

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  

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  

在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13座,明以前古桥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550座。按材料与结构分:有古木桥(包括木梁桥、木拱桥)10座,石梁桥(包括三折边桥)348座,石拱桥(包括多折边拱、半圆拱、马蹄形拱、椭圆拱、准悬链线拱)241座,多桥型组合桥4座,纤道桥1座。 绍兴古桥不仅类多面齐,而且许多桥取得了国内“桥梁之最”称号: 国内现存最早的城市桥梁---宋代八字桥 国内仅有的唐代特长型石梁桥---纤道桥 国内仅有的连续三孔马蹄形拱桥---泾口大桥 国内首次发现的准悬链线拱古桥---玉成桥,迎仙桥国内折边桥数量之最,这些“之最”说明绍兴古桥不但品类齐全,而且在桥型、建桥工艺、技术水平都达到了当时时代的高峰。  

绍兴古桥所具有的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古桥文化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绍兴现代桥梁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尤以昌安立交桥为代表,是绍兴中心城市近年的重大建设成就,它向省内外,国内外人士展示了绍兴古城现代化风貌,开始了绍兴现代桥梁的新篇章。 

绍兴酿酒,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吴越之战时,越王句践出师伐吴前,以酒赏士,留下 “一壶解遣三军醉”的千古美谈。在南北朝时期,黄酒已被列为贡品“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  

绍兴黄酒所以成为酒中上品,与浩淼甘洌的鉴湖水有关,水质清澄又含微量矿物质和微生物,十分有利于酿酒。  

漫步绍兴街巷、常可闻酒香四溢,而一些临街临河曲尺柜台的小酒店,更是宾客满座,一杯在 手,浅酌豪饮,已成了许多外地游客旅游绍兴的一大快事。  

绍兴向以“鱼米之乡”著称,更以“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而闻名。大禹治水计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书法圣人王羲之,爱国诗翁陆游,巾帼英雄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一代伟人周恩来……英才辈出,引人景仰。   ==绍兴戏曲==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唱腔丰富,剧作、剧论高超,作家、艺人辈出,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唐时,越州即有参军戏。唐元和年间(806—820),女艺人刘采春及其夫周季崇善弄“陆参军”。元微之赠刘采春诗有“选词能唱望夫歌”句。[望夫歌]一名[罗唝曲]。刘采春所唱120首,皆当时文士所作,其词为五、六、七言。今尚[罗唝曲]6首。  

南宋,主要演出诸宫调及杂剧,曲艺则数鼓词。洪迈《夷坚志》载有越地演唱诸宫调的内容。杂剧流行于越州民间,或为祭神而演。王十朋《梅溪集》有“剡之市人,以崇奉东岳为名,设盗跖以戏先圣”等语。鼓词为宋时越中主要曲艺形式。陆游有诗《小舟游近村· 舍舟步归》,叙“拊鼓盲翁”说唱蔡伯喈故事的情状。其时,绍兴城乡演出活动频繁,陆游晚年回绍兴里居所写诗中,多有咏及。当时,已有本地的“村伶”村伶还组班演出。这种演出,为不误耕作,多在夜间,极受农民欢迎。陆游诗云:“老伶头已白,相识不论年。时出随童稚,犹能习管弦。”“野寺无晨粥,村伶有夜场。”“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  

戏文入元,与北曲元杂剧对称而名为南戏。由余姚籍为主的“戏文子弟”以余姚方言及声腔演唱的南戏称余姚腔。余姚腔流行于江苏的常州、润洲(镇江)、扬州、徐州及安徽的池州(贵池)、太平(当涂)等地。明万历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586—1597),“绍兴梨园”、“余姚梨园”、“绍兴戏子”以余姚腔多次演出于上海豫园等地。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昆腔由吴中一带迅速传播到江浙各地。万历年间(1573—1620),昆腔大见流行,越中士大夫纷纷组成家班、女戏,声势颇劢。以后家班几经更迭,有的演员在脱离班后,加入民间班社。其时,演出重视伴奏及服饰、化妆,且部分使用灯彩布景。明末,兴调腔,其时,目连戏自成一系。  

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乱弹起,与调腔并行,其后,鹦哥班出;咸丰、同治时(1851—1874),嵊县“落地唱书”勃起,清末衍化为小歌班,民国初发展为绍兴文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源于乱弹的绍剧及出自绍兴文戏的越剧均得到长足发展。[1]

参考文献

  1. 绍兴古桥道客巴巴网,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