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歷的價值(彭曙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歷的價值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經歷的價值》中國當代作家彭曙輝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經歷的價值

常軍到老年大學報到,工作人員遞過一張表,他接過來一看,是個人信息表,其中很寬的一欄讓填寫原工作單位和曾擔任職務。

想了一會兒,常軍把表放在桌上坐在一旁。填寫呢,太多讓人看了煩,不填呢,這是退休後第一次填表,也許是最後一次。乾脆填寫吧,起碼是記憶自己的曾經,回首逝去的四十多年。

習慣於寫字的常軍,此時握筆的手有些發顫,甚至出現了幾個錯別字。難道自己真的老了?他索性停下筆,雙手放一起搓了搓,甩了甩右手,五個手指誇張地活動一番,這才重新握起筆,認認真真地填寫了那荊棘和鮮花共存的崢嶸歲月

那樣的經歷可能令現在的年輕人羨慕,或者有些不理解,但那些年月,自己和許多同齡人一樣都是踏踏實實地、風雨兼程地走過來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經歷是無限的,但它可以限定,可以塑造,也可以修正,而人又有多少精力去完成那麼多的經歷呢。

數一數四十多年走過的路標,每一站算一個起點,還沒到終點已經結束了。經歷無所謂,主要看精力還在不在,如果還有精力,那你會走得遠一點,但也不會到達終點的。因為萬事萬物,包括人與動物都不會有期望的終點,它們在發展,在進化,新的物種不斷地開始。所以,要放棄奔向什麼目標,那目標是渺茫的,只要自己認為滿足了,就可以收手駐足了。

什麼算經歷呢?就是走過來的路,做過的事,從事過的職業,當過的什麼官。不知是誰發明的,所有的表格里基本情況都需要個人經歷,它內含個人重要信息,其實要掌握的無非是你的單位和職務。單位重要,崗位顯耀,沒有職務同樣值錢;而有了職務,單位和崗位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對有些人來說,崗位和職務是門面,是虛榮,更多的是需要。

一個小學二年級同學他爸爸是機關重要部門一個股長,這在班級五十名學生家長中是職位最高的。正臨夏季,學校操場被雨水沖壞,泥濘不堪。姓郝的班主任急中生智,靠掌握的學生家長信息,果斷地給幾名同學下達了任務。第二天,六輛拉沙、拉碎石、拉灰的大卡車開進校園,一上午就把操場鋪墊好,然後不留姓名地退出了校園。

校領導表揚了老師,老師心裡有數,自掏腰包買了本和筆獎勵了那三名學生,代問家長好。

由此看,這次填寫的學生家長經歷太值得了,關鍵時刻尊師重教的具體表現就在老師的一聲令下。

常軍沒參加工作前當過知青,四年時間除了農活就是放牲口、種菜。參加工作第一張表填寫經歷時只有四個字:下鄉務農。看着簡單,也實在沒法填寫,如果如實填再加幾頁也寫不開,因為農活太多了,或者說世代為農的老百姓也說不完一輩子究竟有多少農活,只有兩個字能代表:務農。

工作後的幾次填表,常軍把「務農」去掉寫上:知青。自己覺得還稱不上真正的「務農」,只能是學農。

過了三年,常軍的經歷很快讓管理者發現,黨校兩年經濟管理大專班畢業,在當時回城知青中有此學歷的是很了不起的。他很快引起了多方關注,工作崗位調了,職務稍有了變化,幾個單位用人時也作為考察人選。可以說,這時的經歷很值錢,因為稀為貴。

過了兩年,單位又有三人黨校經濟管理本科畢業。常軍直呼,人家那才叫大學生,自己充其量是大專生。常軍感覺自己的經歷開始貶值,可能隨着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員湧入,自己的經歷就更不值錢了。在年內的人員安排、崗位使用上顯露出來自己已被冷落。

常軍選擇「下海」,停薪留職去搞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想藉此脫離那個已不值錢的經歷怪圈,更不想摻乎進趾高氣昂、自以為是的高學歷人群。

三年創業,當了經理,積累了財富,回單位後,自己又火了起來。萬元戶、小富翁、大老闆,身邊的人聚攏得又多了,自然身價也提升了。正值年末填表時,常軍在經歷一欄赫然寫上,曾任「某某公司經理」、「某某協會副會長」等等。

單憑這幾個頭銜,又讓常軍神氣起來,周圍的人享受着幾乎每天被請吃喝的快樂。常軍感受到了人經歷的重要,什麼時候需要,它就會很有價值。

那些年,機關幹部允許帶薪留職、停薪留職輪崗創業,幾乎每個人都在風風火火地做事。老闆、經理多了,樓頭幾個不起眼的小賣部、專賣店一夜間換了門臉,變成了超市、聯營商店、貿易貨棧。換門牌為了生意,那麼多名片也滿天飛起來,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經理,採購員是客戶經理。泛濫成災的後果是很多人經歷發生了變化,不管有沒有被認可,某某經理已貼在登記表內,成了日後一生的榮耀。

真正做了三年經理、幹了很多事、賺了很多錢的常軍被那些「大小老闆」們包圍,他們都成了有經歷的不凡之人。

這時常軍感覺自己的經歷又開始貶值,「經理」兩個字漸漸被瞧不起或褻瀆起來。一個時期里把一種人、一批人改造成了可以搖身百變,應該說也是進步,它會催促每個人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明知與時俱進不容易,但也得勇敢地去擔當。

常軍要大膽地嘗試走進官場,來豐富自己的經歷。正趕上縣機關許多崗位公開選拔人才,常軍應試順利過關,華麗轉身成為某單位的副職領導,這在同齡人中又是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這回常軍的經歷類別快湊全了,農、商、官,他決心把這個「官」字逐步放大。當老同學、老同事聚會時,常軍自覺「官」經歷不凡而牛氣十足,他的這個小小官位在眾人眼裡當然很有價值,因為他與眾不同了。

那些年,每年都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各類人才進各級班子。忽然間,過去曾羨慕、尊崇自己的人都擠進了同樣的職務系列,肩膀頭一邊高,經歷相同,價值相等。大家又開始坐在一條板凳上說話,很自然,很輕鬆,很愜意。

直到這時,常軍開始領悟了什麼叫經歷豐富。豐則為滿,富即為富,圓滿富有了,人就達到一定的境界。那時的經歷是很值錢的。但主要看是什麼時間裡,什麼情況下,什麼人的需要。所以擁有了更多經歷說不定何時何地何人能用得上,這就是經歷的價值所在。

在過去的歲月里,人們不過多地在意你已做過的事,也沒人理會你過去如何風光或輝煌,只有自己感覺那些年月問心無愧就是最大的心靈安慰。

常軍也惆悵過。他在一個地區工作十多年,經歷的事太多了。從大企業破產到基層政權建設,從應對社會突發案件到精簡競聘人員,從大規模項目建設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事小事,每一樁,每一項,那是嘔心瀝血,無畏無懼,做得也圓滿,獲得過殊榮,但畢竟是「老黃曆」已不值得一翻。

當年給予常軍好評的管理者退的退,調的調,亡的亡,現在除了自己知道這段不尋常的經歷,所有當事人都已不在此記憶中。偶然提起根本沒人知道那些年曾發生過什麼,連寫地方志的同志費盡心機去了解也只是支離片碎,翻閱很多資料也湊不齊,只好邀請常軍提筆像寫自傳一樣從頭述說。這幾萬字的材料是唯一能見證的一段歷史,常軍成了書寫歷史的人。

這段經歷在常軍個人簡歷一欄曾寫過「某年某月始任某某單位主要負責人」,至於他做了什麼事絲毫體現不出來,這時的經歷便顯得沒什麼價值了。怪不得有些退休老人抱怨,不知道老人們的過去,就不足以讓這輩人去尊重和追憶,更談不上什麼樣板學習了。

一段經歷或成為人一生的珍貴財富,那要看他的經歷價值所在。按常軍經歷可稱一般,因為他不是出類拔萃的人。為了證明經歷的存在常軍開始深深地回憶做的那麼多好事、益事、正經事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不值得炫耀,自己平平常常地走過來心裡感到欣慰和踏實。那些當年不平凡的經歷現在不值得一提,也不值幾個錢。

從當老年大學學生開始,常軍要重新書寫自己的經歷,多活十年八年怎麼也能湊上幾行。到那時,什麼國學課堂主講人、研討小組長、業餘輔導員、文藝活動骨幹、乒乓球裁判都將成為自己很有價值的經歷,而這些經歷更真實,更純粹,更有生命,更有價值。[1]

作者簡介

彭曙輝,筆名雜家窩鋪,遼寧大學歷史專業、中央黨校黨政班畢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