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綽河源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綽河源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綽河源鎮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

綽河源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下轄鎮,是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綽源林業局駐地,地處牙克石市中南部,東與巴林鎮接壤,南與塔爾氣鎮毗鄰,西與鄂溫克族自治旗紅花爾基鎮相接,北與烏奴耳鎮相連, 行政區域面積2222平方千米。 綽河源鎮原屬喜扎嘎爾旗,後歸布特哈旗。1979年7月,隨喜桂圖旗復歸內蒙古自治區;同年10月,鎮治北遷梨子山,改稱梨子山鎮;2006年,更名綽河源鎮。截至2018年末,綽河源鎮戶籍人口有11705人。截至2020年6月,綽河源鎮下轄3個社區。 2011年,綽河源鎮財政收入611萬元,比上年增長34.8%,是1949年的15倍,比1978年增加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7540元。2018年,綽河源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1]

位置境域

綽河源鎮地處牙克石市中南部,東與巴林鎮接壤,南與塔爾氣鎮毗鄰,西與鄂溫克族自治旗紅花爾基鎮相接,北與烏奴耳鎮相連, 行政區域面積22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綽河源鎮地處大興安嶺中南段,大興安嶺主脈,呈北偏東至南偏西走向,海拔在750—1456米之間,地勢較平坦,平均坡度在15度左右,主要山峰有摩天嶺,位於鎮西南部,海拔1456米。

氣候

綽河源鎮年平均日照時數2571.4小時,日照率57%。無霜期年平均90天。年均降水量47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蒸發量為1082毫米。最大風速19米/秒。

水文

綽河源鎮境內主要河流有綽爾河,發源於鎮北部與烏奴耳鎮交界處。境內河流長度552千米,流域面積244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綽河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霜凍等。洪澇災害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8年7月22日至8月17日,持續降雨,山洪下瀉,綽爾河水猛漲,全鎮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襲擊,受災人口415戶1867人,緊急轉移安置86戶479人;倒塌房屋246間;沖毀公路2600米,公路橋涵65座,公路、鐵路中斷55天;損壞通訊線路8千米;沖毀防洪堤壩2.78千米;受災農田40800畝,約5萬畝草場被淹,3500頭牲畜缺少越冬飼草,直接損失折合人民幣1417萬元。

自然資源

綽河源鎮境內已探明金屬礦藏有鐵、錳、鎢、鋅、鉛、銅、鋁等。梨子山鐵礦,遠景儲量740萬噸。梨子山鉛鋅礦床為矽卡岩型鉛鋅礦,鉛鋅儲量1.9萬噸,平均品位大於8.5%,附近有5個規模較小磁鐵礦體,探明鐵礦儲量0.74萬噸,品位在48%—53%。非金屬礦藏有大理石、珍珠岩、螢石、花崗石石灰石、珍珠岩等。有8科19種野生動物。

人口

2011年末,綽河源鎮總人口為1391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84人,城鎮化率95.4%。總人口中,男性7275人,占54.7%,女性6644人,占45.3%。14歲以下882人,占6.4%;15—64歲11641人,占83.6%;65歲以上有1396人,占10.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501人,占89.8%;有蒙古、滿、回、朝鮮、達斡爾等11個少數民族,共1418人,占10.2%。超過300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滿2個民族,其中蒙古族843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0.2%;滿族358人,占25.2%。2011年,人口出生率3.4‰,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長率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9人。 2017年末,綽河源鎮常住人口為8260人。 截至2018年末,綽河源鎮戶籍人口有1170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綽河源鎮財政收入611萬元,比上年增長34.8%,是1949年的15倍,比1978年增加8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65萬元,增值稅175萬元,企業所得稅110萬元,個人所得稅6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2%、26.5%、29.4%、12.6%。農民人均純收入7540元。 2018年,綽河源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農業

2011年,綽河源鎮有耕地面積1.10萬畝;可利用草地15.5萬畝,林地面積2.4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2.5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81.2萬元,2011年達到469.7萬元,比上年增長7.1%。2011年,生產糧食6666噸,其中小麥457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536噸;蔬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367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0.58萬頭;羊年末存欄3.0萬隻。2011年,生產肉類890噸;禽蛋205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