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戊戌变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维新运动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戊戌变法,( Hundred Days Reform ),又名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大清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暂政治改革运动,变法最初由慈禧太后默许、光绪帝主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然而后期改革过于激烈,加上光绪帝有意通过维新派夺回权力,且有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建议将慈禧太后囚禁、暗杀等传闻,从而惹怒慈禧,加上以慈禧为首的清朝当权保守势力担心变法中的“合邦”计划最终会导致中国被日本和英国瓜分,步上朝鲜乙未事变的后尘,因而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经历了103日就告终。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入日本驻北京大使馆,谭嗣同等维新人士陆续被捕杀害,光绪帝则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重新当政,引发了民间舆论支持孙文和黄兴等更为激烈的革命主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朝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分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同治年间(1861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改良生产技术。全国各地先后引入了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及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亚洲最具规模的海军──北洋水师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因此割让了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二万万三仟万两银即二亿三仟万两白银。证明了洋务运动未能根本地改变清朝落后的境况。于是涌现出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变法内容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及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1]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

结局

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2]。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有溥,六人于9月28日被弃市于菜市口法场。刚毅亲自监斩。徐致靖处以终身监禁(庚子之乱后得赦免);张荫桓则流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

视频

戊戌变法 相关视频

百日维新之戊戌变法
10_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上)-杨天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