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罗征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征启
出生 1934
  中国 广东 番禺
国籍 中国

罗征启,1934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0年代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1980年代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任深圳市清华苑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

清华经历

1980年高校运动会清华代表队合影,第一排右一为罗征启 原图链接

1951年,17岁的罗征启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是1946年创建的。当时,西南联大从昆明迁回北方,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回到母校创办了建筑系。上学期间,最让罗先生记忆犹新的是梁先生为学生讲授《建筑概论》、《建筑历史》等课程时的盛况。当时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每周都要给学生上一两次课,而每次梁先生上课时,都是满满一大教室的学生。每到星期四的下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就会邀请一些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到自己的家里举行类似于学术沙龙的活动,大家往往是天南地北什么都谈,或者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进行讨论,气氛很活跃。这时,林徽因先生就会亲自煮咖啡或者买一些小点心来招待大家。

罗征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那时梁思成已经受到批判,但仍是清华建筑系主任。1963年的“四清”运动时,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的罗征启被派去听梁思成的课。这实际是一种“检查”,而罗征启则觉得这是一个听梁先生课的好机会,为此,罗先生“补”了很多梁思成的课。梁思成讲课生动幽默,妙语如珠。“我们搞建筑,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造成无限的幻觉。”“建筑师很幸运,因为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美;建筑师也很痛苦,因为也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丑。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创造点美。”……这些话一直铭记在罗征启心里。

在梁思成先生门下求学以及多年与之共事,耳濡目染,罗先生觉得从梁先生身上学到的,更多是一种追求。罗征启说:“解放前梁先生为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解放后他却因为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免遭拆除而受到大批判。他可以写信让日本奈良的古建筑保存下来,却无法保护北京的古建筑,他心里的难过和失落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多的时候心里仍是乐观的,处之泰然。这一点我觉得最应该学他。”

罗征启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了将近40年。1983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罗征启奉调筹建深圳大学。从此,他也带着梁思成、林徽因等先生求学、为人之风落户深圳。

筹建深大

(中)与83级毕业生合影 原图链接

“不敢竞争的人,不敢把我们学校、把自己培养成第一流的学校、第一流的人才的人,不要到深圳大学来!”这是1987年,在深圳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罗征启对新生们讲的一句话 [1]。在这篇至今仍让深大学子热血澎湃的演讲稿中,罗征启说道,深大是一个新的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在学习氛围上,要向老学校学习,但在竞争力方面要争取第一流,“这样,我们的学生出来才有希望。这样,在我们国家1061所高校中间,我们才能够立起来,我们才能争取不是立在第二流、第三流,而是第一流。”罗征启当年这番话绝非“不自量力”,也不是“口出狂言”,当时的深大虽然才成立几年,却已声名鹊起、名师云集,学校所作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甚至比当下内地的很多大学都要超前。

深圳大学一直引以为傲的,是其建立时的深圳速度。1983年初深圳提出建立深大的想法,5月份就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6-7月筹备招生。1983年8月,还是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的罗征启受邀来到深圳,“那时候第一批学生已经录取完了,但不仅学校没有建起来,连领导班子都还没有。”当年9月27日他主持深大的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大会还是在深圳戏院开,学生们上课借用的是电大的教室。

1984年1月,邓小平到蛇口视察途中,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指着南山后海湾一片空地对他说,“我们将在这里建深圳大学,今年秋就在这里上课。”邓小平当时没有多加评论。但回到北京,他跟人说,深圳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建一座大学,这就是“深圳速度”。这些话传到梁湘那,把他吓了一跳。“他跑到深大的建筑工地,把所有的包工头都叫过来,要求所有机器都要开动,并把最好的人都调过来,一天24小时不停施工,三班倒。”

当时梁湘有一个很有名的言论,“当掉裤子也要把深大建起来”。罗征启说,这不是空喊口号。那时市财政收入每年仅1亿多元,深圳市政府却毅然计划拨款5000万元建设深大。为了迅速将深大建起来,梁湘甚至将“批户口”的大权都交给了罗征启。当时到深圳大学来的户口只要由他签字,送公安局备案就可以,以至大量的人求他帮忙,最后罗征启又主动把权交回去了。

得深圳改革之风气与锐气,当时的深大进行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改革,比如取消毕业包分配,让学生自主择业;在学校成立“学生智囊团”,直接参与学校高层决策;将学校大部分岗位腾出来给学生做兼职,学校管理人员聘请的都是学生秘书,校长的6名秘书就都是学生等。而最具爆炸性的改革,莫过于深大在1984年11月19日成立的由学生管理的“深大实验银行”,由学生给老师们发工资;1985年1月,深大还开设全国第一个“学生法庭”,对违纪违规同学的处理进行“裁决”。

改革感悟

从今天看来,深大当年的改革,有积极科学的尝试,也有过于超前的探索,但当时这种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一致的改革之风,却让人感佩。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政广东不久,即重提“杀出一条血路”的特区精神,让人想起了深圳特区的开路先锋梁湘和袁庚。1934年出生的罗征启,对梁湘也是尊崇备至。罗征启说,现在还有很多人找他去办学校、企业,但都被他回绝了,“我说现在不行了,就算你给我的是空地,我也做不了,因为没有梁湘那样的领导了。”

罗征启认为,主政者的魄力和胆识,对于一个地方的改革至关重要。现在的改革,无论是社会上的还是学校里的,都面临着太多利益集团的阻力,大家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官位”,而不是为了改革事业敢于冲锋陷阵。

“以前我们大学偷偷做了很多改革,因为各种政策条框的约束,没法获批。但其实有些省里和市里的领导是知道的,还有领导直接拍胸口说,没问题,尽管做,有问题我来承担责任。你说现在上哪找这样的领导?”罗征启反问道。

多才多艺

罗征启曾经是清华大学文艺社团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

原四通公司总经理万润南在《清华岁月》中回忆过一段往事 [2]:“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七日,我在清华文艺社团被吸纳为「伟光正」的一员,介绍人是罗征启和印甫盛。按规定,介绍人要同新成员谈一次话。老罗约我到他的宿舍,在荷花池畔。我心里怀有好奇,不知道他要跟我讲甚么样的共产主义大道理。也有点忐忑,因为他是太上领导。

走进荷花池教工宿舍,首先是惊讶过道里的乱。那时候清华的教工宿舍,走廊里拥挤杂乱,每家的厨房就在走道里。进了门,就整齐多了。他招呼我坐下。我紧张得憋红了的脸。他微笑了一下,给了我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提议:「万润南,想不想听莫扎特?」

我惊讶得无言以对。他放了一张唱片,当作乐队的伴奏,然后拉起了小提琴。我对音乐完全是外行,但会用心去感受。罗征启的音乐素养和娴熟的技巧绝对一流。那一天,他没有告诉我甚么是共产主义,但却给我启蒙了莫扎特:在庄严的前奏之后,很快就进入优美的轻快;然后是优雅的空灵,一腔柔情的倾诉;从层层……的齐奏,到活泼跳跃的回旋;从深情悠扬的柔板,到激情紧凑的快板……

我完全放松了,倾听着从小提琴琴弦上流淌出来的莫扎特,开始打量眼前这个不同凡响的党官。罗征启的侧影像拜伦,帅得有点洋气。后来读到章诒和从上海资本家大小姐那里批发来的审美标准,才懂得那是真漂亮。双目清澈而明亮,老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我总觉得他像一个人,像老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那个安德烈王爵。”

视频

罗征启老师与梁鸿文老师谈深大校园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