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署名 |
署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ǔ míng,意思指在书信、文件、文稿上面签自己的名字,也指在出版时把著者的名字写在上面的意思。《汉书·高帝纪》等均有 相关 记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署 [1] 词目 署名
拼音 shǔ míng
定义 书信、文件、文稿上面签自己名字
署 部署任务,各有系统,故从网
详细解释
署 shǔ
1.(形声。从网,者声。部署任务,各有系统,故从网。)
2.同本义 / 署,都署有所系属。--《说文》 / 署,置也。--《广雅》 / 署位之表也。--《国语·鲁语》 / 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
3.又如:部署(安排;布置);署用(署理任用);署事(处理事务);署置(设置官署任用官吏)
4.签名,签署 / 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冯湲署曰"能"。--《战国策·齐策》
5.又如:署笺(署名于章奏);署券(签署券约);署押(在文书上签名,押字);署榜(开列姓名,张榜示人);署议(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署衔(加书官职品爵于姓名上)
6.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 署南平教谕。--《明史·海瑞传》 /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范晔《后汉书·范雎传》
7.又如:署印(代理官职);署任(暂摄原任);署缺(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署事(官员任职,以一年为期的叫署事;代理管事);署院(代理抚台);署印老爷(代理官员)
组词示例
1.公署;官署。办理公务的机关 / 署,官舍曰署。--《篇海类篇》。署使用于战国时期,常称官署,公署。/ 夫署,所以朝夕虞君命也。--《国语·鲁语》 / 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汉书·苏武传》 / 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新唐书·李程传》
2.又如:署府(泛指官署)
3.布置;安排(部署)
4.签名;题字(签署)
5.暂时代理(署理)
署名-正文
作者题在自己的文章、著译、美术作品、音像出版物上的名字,就印刷出版物说,指印在书籍封面、内封或版权页,以及文章、图片等题目下的作者姓名。
署名不仅是作者的权利,也是作者的责任。《孟子·万章下》有"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的话,说明读者了解书籍作者的重要。中国先秦时的子书,大多用作者的姓氏作书名,如《庄子》、《荀子》;汉代的著作就有了作者署名,如司马迁的《史记》。
后来发展到作者化名在作品上署名,其中尤其是戏曲、小说等作品,因为被当时社会轻视,作者大多用化名,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署名"云亭山人";而《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还没有考证出他的真名实姓。
这就是后世笔名的由来。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学家,作品上大多署笔名,如鲁迅、茅盾、巴金,甚至由于笔名流行,而他们的真姓名如周树人、沈雁冰、李芾甘,反而知道的人少了。署名的方式,有个人的,也有用单位的或集体的,都是著作者或编译者对读者负责的表现。
一般而言,作品上署什么名,只要不影响或模拟他人,作者有充分的自由。所以在出版单位的"稿约"上,大多有稿件务必写明作者真实姓名、地址、发表时署名听便的说法。近年来,作者署笔名的现象比较少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