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明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明坚(1543年-1607年5月11日),原名米凯莱•鲁吉里意大利语Michele Ruggieri),字复初天主教耶稣会义大利籍传教士、法学家、汉学家。是明朝以来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的西方传教士,也是欧洲汉学的奠基人,与利玛窦同工。在所著《圣教实录》中首先使用天主一词。

生平

罗明坚1543年出生于那不勒斯王国(今属义大利)史皮纳左拉,具民法天主教法律两个法学博士学位,并任职于那不勒斯宫廷。1572年29岁时,在罗马加入耶稣会,并报名自愿参与东方传教工作,为此他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完成了哲学神学课程。

1578年3月他离开欧洲,由葡萄牙里斯本乘船前往亚洲,同年9月抵达印度果亚,1579年7月抵达澳门,他遵守耶稣会远东巡视员范礼安神父的指示努力学习中文,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中文词汇,在学习过程中,他著手编撰了第一部《葡汉辞典》。1580年12月,跟随葡萄牙商人首次进入广州,结识了广州的海道副使和广东总兵。1582年12月,应两广总督陈瑞和肇庆知府王泮的邀请,罗明坚带领利玛窦、巴范济抵达当年两广总督的所在地广东肇庆,并在当地建立传播天主教的 "仙花寺"。1585年11月,曾与麦安东跟随王泮前往江西浙江绍兴等地考察;1587年曾往广西湖广考察。1588年,罗明坚带备拟好的国书中文雕版,由澳门前赴罗马,计划请求教宗派遣使节觐见大明国主,要求批准在中国传教。

1589年罗明坚乘船返抵里斯本,受到热烈欢迎。但他回到罗马不久,正逢教宗西斯笃五世逝世,因此,罗明坚未能完成使命及再度重返中国。他在欧洲的晚年期间,完成了几项重要工作:将中国典籍《四书》中的《大学》翻译成拉丁文;又著手绘制《中国地图集》,将中国的文化和地理知识介绍到欧洲,对促进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具有深远影响。1607年5月11日卒于义大利萨莱诺

学术贡献

罗明坚神父认为借用书籍在华讲圣教是一条捷径。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底,罗明坚神父便已把他撰著的《天主实录》重校毕。以后又请利玛窦和在肇庆府住的一位福建儒士郑郢润饰。至万历十二年(一五八四)旧历八月十八日,序文方才写好,同年十一月杪全书方才印刷完毕。这本书共计印刻一千二百册。这是在华天主教的第一册中文教理书籍。不久这本书又刻印第二版,题名《天主圣教实录》。它不仅流传于中国,而且还远及菲律宾、安南、日本等处,并且它的样本还远达欧洲。

天主实录》是一部护教的道理书,是准备外教读者接近基督真光,弃绝在华流行的几种迷信,认识显明的真理,进而归依圣教。书中对于降生、受难、圣体等应信的道理没有仔细讲解。七件圣事(圣洗除外)和圣三的道理都没有提及。天主教的圣统和罗马教宗,并反对我国传统经书及社会道德的文字书中都付阙如。总之这是一本适应国学人士的护教书。读后使人感到它的内容和我国的中庸思想很是吻合,使人能判别善恶,彷佛拨云雾而见青天。这年(一五八四)年底,利玛赛也出版一本提名《畸人十规》的教义书。

最早把西洋钟表带到中国,而第一个传入中国的大型钟是在1583年作为礼物,经过澳门由罗明坚等人送给当时的两广总督陈瑞

首次将西方油画携入中国内地。当时地方官员在检查罗明坚所携带的物品时,发现了一些“笔致精细的彩绘圣像画”。胡光华认为,“笔致精细”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油画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特征,这些“彩绘圣像画”应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宗教油画。

16世纪一些在中国传教的西方教士首先接触到朱熹的著作。最早翻译朱熹著作的是义大利传教士罗明坚,他首次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并将朱熹理学介绍到了欧洲。在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大学,都开设有研读朱熹理学博士学位的研究院。朱熹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是武夷山区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因素。

中国最早的一本《葡汉字典》就是由义大利籍耶稣会士罗明坚(Michel Ruggieri,1543-1607)在澳编写,他还用拉丁字母编订了中文拼音,其核心内容一直引用至今;第一本汉语语法书也是由来澳的一位西班牙传教士编写。事实上外国人认识与学习汉语的历史资料在澳门也非常丰富,亟待中外学者的开发和研究。

成就

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理性”的时代,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们要用理性的权威代替对上帝的崇拜,他们发扬反神学的精神,反对传统的旧宗教文化。正在这时,在华传教士们把中国的儒家学说介绍到了欧洲。利马窦等人本想依据儒学经典说明中国的孔子学说与基督教教义是一致的;而其反对者龙华民等人严厉指责利马窦等人竟然把儒学中实际是指自然的“天”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并一再论证孔子哲学是无神论。罗马教会则干脆把中国的儒学宣布为“异端邪说”。当时正是这种“异端”的儒学受到了欧洲进步人士,如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等人的热烈欢迎,并且成为他们反对神学、攻击教会的精神武器。

关于中国的宋明理学,在传教士罗明坚的《天主圣教实录》和利马窦的《天主实义》中都是作为唯物主义流毒加以批判的,在龙华民等人的著作中更是将其论证为无神论。罗马教会当然把宋明理学也视为“异端邪说”。于是,作为“异端”的朱子学说,也如孔子学说那样,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重视和欢迎,同样成为宣扬无神论新潮的精神武器。狄德罗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中,亲自撰写了“中国哲学”条目,是一篇讲述从春秋战国到明朝末年的中国哲学简史的释文,其中就有对于宋明理学的介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