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卓雍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羊卓雍措(藏语:ཡར་འབྲོག་གཡུ་མཚོ།,藏语拼音:Yamzhog Yumco,威利:yar 'brog g.yu mtsho,THL:Yamdrok Yumtso),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的一个湖泊。
羊卓雍错又称“裕穆湖”、“白地湖”、“牙木鲁克湖”。裕穆湖,藏语意为“天鹅之湖”。又因为该湖在白地附近,故称白地湖。藏语“羊卓”意为“上部牧场”,“雍”意为“碧玉”,“错”意为“湖”,合起来意思是“上部牧场碧玉湖”。汉语又称“羊卓雍湖”,简称为“羊湖”。[1]
羊卓雍措是西藏自治区第五大湖,藏南最大的内陆微咸水湖。该湖与纳木错和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1]
自然地理
羊卓雍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雅鲁藏布江南岸,位于年楚河-羊卓雍错断裂带南面的地层陷落洼地,后来经过冰川作用积水而成为堰塞湖。
该湖原本是外流湖,湖水经墨曲汇流入雅鲁藏布江,落差达到900米。 后来,由于山地抬升,气候趋于干旱,水位逐渐下降,进入雅鲁藏布江的水道被堵,该湖遂逐渐变成内陆湖。湖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及泉水,流入羊卓雍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湖南岸、东南岸、西岸,集水面积达到6100平方公里。湖体自身调节水位,年最高水位在9月至10月出现,最低水位在5月至7月出现。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1] 羊卓雍错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雨影地区,属于半干旱带,羊卓雍错流域年均降水量350毫米,年均水面蒸发量1250毫米,年均温度2.6℃。羊卓雍错流域周围群山环抱。羊卓雍错流域面积6100平方千米,蓄水量达160亿立方米。羊卓雍错湖水矿化度1.7克/升,属于微咸水湖。羊卓雍错的湖体呈现枝状分布,北窄南宽,长74公里,平均宽8.6公里,最大宽度33公里,面积638平方公里。羊卓雍错水深20至40米,平均深度为23.6米。[1]
羊卓雍错的湖盆非常不规律,呈现槽谷形,大致自西北至东南方向延伸。湖岸线曲折,湖泊周长大约400公里。羊卓雍错的湖体北部较深,在扎马龙以东最深达55米。流入羊卓雍错的主要支流自西、南至东,依次为嘎马林曲、卡洞加曲、林清曲、香达曲、浦松曲、卡鲁雄曲。羊卓雍错流域北部的支流河较短、水量较小,大部分属于季节性冲沟。羊卓雍错流域内的冰川面积达111.6平方公里。该流域四周有许多水系分离的封闭湖泊,是藏南内陆湖泊最集中的地区。[1]
自然生态
羊卓雍错内共有5座岛屿,面积最大的约18平方公里,最小的3000平方米。岛屿根据各自形状而被取名为“色朵”(犀牛岛)、“雍布朵”(鹿母子岛)、“格莫日朵”(老狐狸岛)、“那亚朵”(盘羊岛)等等。岛上有天鹅、黄鸭、水鹰、水鸽、鹭鸶、黑颈鹤、沙鸥、斑头雁、白鹭、雪鸡等30多种鸟类,是藏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羊卓雍错流域的动物种类丰富,有雪豹、盘羊、水獭、猞猁、野驴、黄羊、岩羊、獐等国家保护动物。羊卓雍错盛产高原裸鲤、细鳞条鳅,种类单一,但数量非常多,故羊卓雍错被誉为“西藏鱼库”。[1]
宗教象征
藏传佛教认为,羊卓雍错是龙女的化身,也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所以是圣湖。在湖的西南岸、浪卡子县城北10公里处,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的桑顶寺,该寺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庙。[1]
水利开发
1996年,羊湖西岸发电站建成,是西藏最大的水利发电站。电站项目曾因生态原因在1986年遭到包括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阿沛·阿旺晋美等的反对而缓建,1989年改为抽水蓄能电站以保持湖水水位[2][3]。据估算,羊卓雍错的面积在按原计划开发后将减小,在开发67年后达到新平衡,而由封闭性湖泊转为开放型后,盐类流失将在1000年后达到新平衡。 羊湖电站投资18亿元,安装4台抽水机组,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年发电量0.84亿千瓦时,电力供应拉萨、山南和日喀则3个地区电网。羊湖电站为引水式电站,电站进水口至发电尾水渠出口相距9.5公里,高840米。水工建筑物有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尾水渠、开关站、沉沙池抽水系统等组成。1989年国家计委列入预备开工项目,1990年国家计委正式列入基建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1991年5月25日主体工程开工。工程由成都勘测设计院负责勘测设计,武警水电部队负责建设和施工。 1996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