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 | |
---|---|
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或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縮寫為NED,簡稱民主基金會),該基金會大半資金由美國政府提供,是美國非政府組織中的"龍頭老大",屬於具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組織,地位相當特殊。
民主基金會的成立直接源自1982年美國前總統里根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當時他在該演講中提議西方大國共同資助"非民主國家"的民主建設,包括自由的媒體、工會、政黨與大學等。美國國際開發署隨即便向美國政治基金會資助了30萬美元以實施該「民主計劃」,並提議成立一個兩黨一致、民間與非贏利的組織,這便是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
全國民主基金會的經費來自美國國會通過美國國務院進行的年度撥款,以及一些國際大企業包括花旗集團、麥當勞、福特汽車、高盛、Visa、波音公司等,也有一小部分來自民間捐助。
國家民主基金會不為在美國國內的事業撥款,不過可以資助總部在美國但是有海外項目的組織。根據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說明,該基金會每年撥發大約1萬多筆款項,每筆撥款平均大約5萬美元。該基金會只接受組織資助申請,不向個人撥款。
NED是中國「民運」組織、「藏獨」和「疆獨」勢力的重要資金來源,其對上述勢力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2016年5月,據日本《朝日新聞》披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迄今為止向至少103個反華團體提供了約9652萬美元的資金援助,其中包括「藏青會」、「世維會」等被中方明確定性為恐怖組織的團體。[1] [2]
歷史沿革
民主基金會的成立直接源自1982年美國前總統里根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當時他在該演講中提議西方大國共同資助"非民主國家"的民主建設,包括自由的媒體、工會、政黨與大學等。美國國際開發署隨即便向美國政治基金會資助了30萬美元以實施該「民主計劃」,並提議成立一個兩黨一致、民間與非贏利的組織,這便是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成立於1983年裡根執政時期,由一個超黨派的董事會管理,現任董事會主席為美國眾議院前少數黨領袖理查德·格普哈特,於2009年1月當選。原主席文·韋伯(一譯「馮·韋伯」)現任副主席,總裁一職自1984年起一直由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高級顧問卡爾·格什曼(一譯「卡爾·傑希曼」)擔任。[3]
20世紀80年代,里根政府決心重振美國在海外的秘密政治活動,但又擔心繼續利用中央情報局(CIA)來運作可能遭到國會和民意的反對,所以決定採用「非政府組織」的形式。1982年,里根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提議促進全球民主建設。
1983年,美國國會依據《美國國內稅收法》第501條第3款正式設立民主基金會,其宗旨是通過非政府組織渠道對外推進民主。民主基金會的活動只受國會監督,理事會成員不由總統提名。國會最初決定每年為民主基金會撥款1800萬美元,而2003年國會對民主基金會的撥款大幅增加並首次超過4000萬美元。
NED的資金通過前美國新聞總署的預算全部由國會撥給,每年約1800萬美元。「9·11」事件後,美國認為NED在複雜多變的國家安全事務中能發揮獨特作用,所以2003年國會撥給NED的款項首次突破4000萬美元。此外,NED在1994年之後也開始接受私人捐贈,作為國會撥款外的補充。
2005年5月18日,美國總統布什在民主基金會旗下的美國國際共和學會(IRI)演說時指出,美國政府2006年財政預算將為民主基金會撥款8000萬美元。
全國民主基金會說,雖然該基金會依靠國會和白宮的持續支持,但是他們不是政府一部分,撥款如何使用,由獨立的董事會來決定。雖是民間機構,但運作資金則大多數是從美國國會撥出。國家民主基金會不為在美國國內的事業撥款,不過可以資助總部在美國但是有海外項目的組織。根據全國民主基金會的說明,該基金會每年撥發大約1萬多筆款項,每筆撥款平均大約5萬美元。該基金會只接受組織資助申請,不向個人撥款。
NED通常把財政預算的30%直接撥給外國組織,其餘大部分通過下屬的4個「核心組織」進行再分配。這4個「核心組織」分別代表民主黨、共和黨、美國商會和「勞聯—產聯」,即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國際共和協會、國際私人企業中心和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也稱團結中心。另有部分資金通過「自由之家」發放。1994年,NED新建了兩個機構:國際民主研究論壇和民主資源中心。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私人捐助。NED在美國國內有眾多支持機構和合作夥伴,包括傳統基金會、約翰·霍布金斯大學、亞洲基金會、透明國際等。
NED成員集中了美國政界、商界、學界的眾多達人,形成一個複雜的關係網絡。現任董事中包括多名國會議員,如參議員科爾曼及眾議員柯克、米克斯,美國企業協會研究公共政策的諾瓦克大使,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沃爾普大使,霍布金斯大學的福山,《外交政策》編輯納伊姆,知名諮詢機構杜伯斯坦公司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肯尼斯·杜伯斯坦等。
NED的主要工作是資助各國「追求民主」的組織。它通過一系列活動,包括與其他民主基金會進行合作,在新的「民主」國家培養合作夥伴,開展民主方面的研究,發起全球範圍的民主運動等,促進「非民主」國家的民主,並鞏固轉型國家的民主。1990年,NED開始刊發《民主季刊》,並由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出版社出版《民主季刊》系列圖書。1994年,NED開辦「民主研究國際論壇」;並使其成為「分析民主理論和民主實踐」的重要場所。此外,NED還成立「國際媒體協助中心」,發布相關研究報告。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活動。它把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開展的項目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中東歐地區的轉型國家,目的是鞏固民主;另一類是針對所謂的極權國家,目的是促進自由化和保護人權。NED把大量資源投向了「中國、朝鮮、古巴、蘇丹及緬甸等共產主義和極權國家」。
NED的亞洲項目涉及約15個國家,2008年的活動主要包括支持印尼的工會和政團配合良治行動;在巴基斯坦強化民主體制與實踐;繼續資助朝鮮進行獨立新聞廣播的電台;支持越南的人權監察、法制改革、公民民主教育和一個互聯網電台節目;關注緬甸「番紅花革命」及後續鎮壓活動,為緬甸境內的積極分子提供支持,並在2008年5月緬甸全民公決之前,在緬甸境內宣講憲法草案的情況及其「反民主」的本質,同時支持個人和團體在緬甸境外建立網絡,助其更換陳舊的通訊技術設備等;向尼泊爾民眾通報草擬中的憲法進程,促使尼政黨增加對人權與民主的承諾,等等。
機構宗旨
民主基金會認為:自由是全人類的渴望,它可通過發展民主制度、程序及價值而得以實現。民主不會通過一次選舉就能得到實現,也不必以美國民主模式或任何其他特點國家為基礎。
相反,民主應與多樣政治文化的需求及傳統相適應。通過對民主進程的支持,民主基金會幫助增強國外本土化的民主運動與美國人民之間的聯繫,而這一聯繫是基於將代議制政府與自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共同信念。
活動方式編輯
民主基金會的主要活動方式是提供經費資助,它將美國國會撥款再轉撥給旗下的4家美國非政府組織:
負責多元化與自由公正選舉的美國國際共和學會(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IRI)與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一譯國際事務全國民主研究所,英語: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NDI)
負責市場經濟改革的國際私有企業中心(CIPE)
負責建立獨立工會組織的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ACILS)
此外,民主基金會每年還將300多項經費資助提供給非洲、亞洲、中東歐、拉美、中東與前蘇聯地區的民主組織,平均每筆資助約5萬美元。
(一)支持「封閉社會」中的「民主人士」。民主基金會對中歐、前蘇聯及拉美、亞洲、非洲許多國家民主鬥爭的早期投資,對後來民主進程在這些地區出現重大進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民主基金會繼續集中其主要資源重點關注仍然存在的共產黨及集權制國家,如中國、北朝鮮、古巴、塞爾維亞、蘇丹、緬甸等國。民主基金會堅持長期與靈活的方法,以便利用一切現實的機會來促進「民主價值」、捍衛「人權」、鼓勵「公民社會」的發展。結合每個國家的特點情況,民主基金會與該國國內及流亡在外的「民主人士」一道致力於民主建設。
(二)鞏固「新生民主政權」。對於那些新生與發展中的民主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努力集中於兩個目標:一是鞏固民主選舉制度與程序,以確保選舉的自由與公正;二是通過增強法制建設、保障個人自由、促進社會多元化進一步鞏固「自由式民主」。為了使成功的選舉成為成熟而穩定的民主制度,民主基金會堅持長期資助,支持致力於建立有效的市場經濟、獨立的工會、自由的媒體、以及致力於促進政治可信度、經濟透明度、負責的社團治理、文官對軍隊的控制的機構。
(三)運用多部門方法。民主基金會特有的多部門方法是由其下屬的四個核心機構所決定的: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NDI),美國國際共和學會(IRI),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ACILS),國際私有企業中心(CIPE),這四個機構分別代表了美國民主、共和兩大政黨,以及工會與企業的利益。四個機構利用各自特有的優勢,向全世界的「民主人士」提供相關的專業知識,包括商業、勞工、政黨發展與選舉改革等。民主基金會與四個機構的合作也有助於機構之間的平衡、取得兩黨共識,並使國會及其他部門確信,民主基金會在其決策與採用多部門方法時將會平衡把握。除利用與依靠這四個機構外,民主基金會還向國外從事「人權活動」、「獨立媒體」、「法制建設」與「公民社會建設」的團體提供直接資助。
(四)與其他民主基金會合作。民主基金會正在加強與其他民主基金會之間的國際合作,鼓勵所有民主國家建立類似的機構。1993年民主基金會召開首屆「民主峰會」,與會的有來自美國、德國、英國與加拿大等國的民主基金組織。除了各基金會分享信息外,一系列的「民主峰會」還研討協調彼此戰略,針對最難啃的「骨頭」提出方案。如促進緬甸、白俄羅斯與塞爾維亞的「民主進程」等。
參考文獻
-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及其對「疆獨」組織的資助. [2016-02-25].
- ↑ 中方回應美基金會資助「藏青會」「世維會」. [2012-11-27].
- ↑ 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