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翠菊黄化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翠菊黄化病

翠菊黄化病
原图链接

是一类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中的非螺旋形菌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近圆形至椭圆形细胞生物体。由于它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至今尚无法对其进一步分类和鉴定。对青霉素不敏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翠菊黄化病

翠菊黄化病
原图链接

拉丁学名:Aster yellows,Phytoplasma

为害作物:该植原体能为害100多种观赏植物

分类属性:称翠菊植原体

症状特点

翠菊感病后,于生长初期沿幼叶叶脉出现轻微黄化,而后叶片变为淡黄色,病叶向上直立,叶片和叶柄细长狭窄,嫩枝上往往腋芽增多,形成扫帚状的丛枝。植株矮小、萎缩。花序颜色减退,花瓣通常变成淡黄绿色,花小或无花。

病原

翠菊黄化病是由类菌质体(MLO)侵染致病。 类菌质体主要是在各种多年生寄主上存活,如雏菊车前天人菊等。主要通过叶蝉、菟丝子等传播。[1]

黄化病发病规律

翠菊黄化病是由类菌质体(简称MLO)侵染引起的。类菌质体主要是在雏菊、春白菊、大车前飞蓬、天人菊和苦苣菜等各种多年生植物上存活和越冬,并主要通过叶蝉,从这些植物传播到翠菊或其他寄主上侵染危害。此外,菟丝子也能传毒,但种子不带毒,汁液和土壤不传毒。类菌质体从侵染翠菊到表现症状,潜育期一般为8~9天,气温20℃时需18天,10℃以下时,则不显症状。7~8月份发病严重。

黄化病防治方法

①及时淘汰病株并销毁,减少侵染源。注意清除翠菊栽植地周围的杂草及其他野生寄主。

②虽然种子不带病原物,但也应从无病健康的植株上采种作繁殖用f培育健壮的幼苗.提高抗病力。

③防治传毒介体,用50%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传毒叶蝉。要及时清除传毒菟丝子,以控制病害发生。[2]

相关视频

花卉染上“黄化病”,一种水每月喷一喷,黄叶不再来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