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老家往事(马连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老家往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老家往事》中国当代作家马连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老家在农村,住的是七八十年代盖的青砖瓦房,斑驳的墙体,灰色的瓦片,石头垒砌的墙基,刻录着流淌的时光。 打我记事起,老家的屋后就有一棵老槐树,它裹着嶙峋的树皮,那粗壮而高耸的树干,就像威武坚定的士兵。到了春天,苍劲的枝干便拼命向外伸张,浓密的叶子都能遮盖到老家的屋顶。每年的五月,几场春雨过后,茂密的枝叶间会开出绚烂的槐花来,因为树冠大,开的槐花也特别多,清晨,推开窗户,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清甜的味道

花开时节,村里的孩子就不约而同的聚集在树下嬉戏玩耍,都想摘取槐花尝尝鲜。小时候的我们,身子灵巧,轻盈,再高的树也能爬上去。我们爬上树,用绑在竹竿上的钩子将树枝勾弯下来,然后满手撸下一把槐花,迫不及待的送入口中,那种滋味,香而甜,回味无穷。

清香的槐花除了能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做成美食。可蒸、可煎、可凉拌,不管怎么做,都是美味可口的,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槐花洗净,揉进面粉,放进锅里蒸,槐花蒸熟以后,满笼香气。

母亲是典型的农家妇女,她每天忙着种地浇菜、养鸡养猪、烹煮三餐,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还要到老家附近的一个缝纫铺里做衣服。但是无论多忙,春天来的时候,母亲都会给我们做一锅槐花饼,薄薄的槐花饼,吃进嘴里,软嫩香甜,在当时那个清贫拮据的年代,也算是大饱口福。

最喜欢和母亲在老家的厨房里做饭。她在灶上的大锅里不停的翻炒,我帮忙看着灶台里的柴火,做好饭菜之后,还没有上桌,母亲就赶忙用勺子盛一点让我品尝,也算是对我付出劳动的奖赏。菜都是自家院子里种的蔬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点肉,就是这样的粗茶淡饭,养育着我,让我茁壮成长。

父亲当时在村里担任村干部,事不少,家都是由母亲来操持的,里里外外的活,总让她闲不下。冬天的晚上,外面飘着雪花,很冷很冷,母亲做完家务,会守在我和弟弟的旁边一边给我们讲故事,一边拿着棒针不停地编织,她帮父亲织背心和围脖,也为我和弟弟织毛衣毛裤,母亲心灵手巧,只见她飞针走线,能在织物上织出不同形态的漂亮图案,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无数个夜里,我不知道她啥时候睡觉,经常半夜醒来还能望见屋里亮着的灯。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性格刚正严肃,完全没有母亲温和。那时我读小学,作业不是很多,每次放学回来,父亲见了第一句话就会说:“快写作业去”。父亲的话就是“圣旨”,我和弟弟是不敢不听的。等做完功课,心情便有了一种放飞的感觉。

只有到阴天下雨的时候,父亲才有时间闲赋下来陪我。有一次下雨,父亲没有上班,他在家教我和弟弟折纸船。折好的纸船,放入门前的水沟,看着水流带走一艘艘的纸船,我会不经意地问他,纸船漂向哪里去了?父亲会告诉我,那些纸船将漂向小河,流入大海。

“大海离这里远吗?”我满脸疑惑地问。

“很远,很远。不过,你要相信,小船一定会找到大海的。”父亲慈祥地答道。

从此,那些纸船,那片海,在我心里萦绕,数十年不变。父亲的话,坚定了我在人生的大海里追跑,虽是少年不知愁味的年纪,但看着父亲,我的思绪早已漂向远方的大海。

我们在老家的日子,生活尽管清苦,全家省吃俭用,但我从心里觉得很快乐。那时的我们,没有玩具,没有零食,老家的生活情境也不及今天城市的富足休闲,可是好玩的东西还真不少。有时,我们提着篮子,成群结队地到村外的小河里捉鱼虾,有时,我们到林荫道上粘知了,有时,又去打麦场里捉迷藏……村里好多爱动的女孩子则喜欢聚在老榆树下,蹦蹦跳跳,一起玩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的游戏,我们敞开怀抱,尽兴的玩耍。高兴起来,一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慢慢笼罩下来的暮色也无法阻挡我们快乐的时光,直到听见远处母亲唤儿回家吃饭的声音,才恋恋不舍地停止嬉闹,一路欢唱着,雀跃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那里早有母亲备好的饭菜等着呢。

等我念初中时,我家赶上了好政策,父母在镇上承包了一个面粉加工厂,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富裕。为了生计,父母不得不起早贪黑,日夜操劳。因为住校,我也很少回家,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只有到了大礼拜,我们一家才得以团聚。这时,母亲会做一桌子好菜,猪肉炒粉条、豆腐炖青菜、溜丸子、拌黄瓜……凡是能拿出来的,一定都端上桌来。我和弟弟半大小子,都是吃饭高手,不大一会功夫就是盆净盘空了。饭足水饱,勤快的母亲就张罗着我们到屋里看电视,她就锅碗瓢盆交响起来了。我和弟弟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喜欢的电视剧,看到精彩处,就会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老家的夜很宁静,那笑声也响亮,能传出老远。

后来,我渐渐地长大,离开了父母,走出了老家,到了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外打拼,无论多苦多累,每当想起母亲的笑脸,想起桌上热腾腾的饭菜,想起那个质朴中透着恬静,忙碌中写满安详的老家,心里就深感欣慰了许多。

今年,我和弟弟专程回了一趟老家。站在老家的土地上,感慨万千。那座曾经给我温暖和欢乐的老房子真的苍老了,老的我无法认识,老得我无法想象,只有那些挂在墙上的发黄的老照片,悉数着一桩桩往事,成为我心里难以割舍的记忆。是的,我再也闻不着屋后淡淡的槐花香,再也看不到夜里爬上窗前月亮的脸,再也寻不见母亲在家中年轻忙碌的身影,也不知道父亲和我放逐的那艘纸船是否真的归到了大海……[1]

作者简介

马连炜,莱州市生人,业余作家,近发表诗歌散文180余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