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老庙老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老庙老鼓

老庙老鼓是汉族民间普及率很高规模很大的一种自娱自乐形式。其阵容大至50多盘鼓100多名鼓手、钗手以及旗手等;小为一盘鼓,三四幅钗,十数八个人。金粟山前老庙一带的村民的先祖们,得天独厚的受到战鼓的熏陶。他们取战鼓壮军威、鼓士气之精髓,用以祀神祭祖。至清朝末年,这一带仍盛传着鼓乐“迎神”、“祭神”和“送神”的盛大活动。老庙老鼓是民间普及率很高规模很大的自娱自乐形式。

基本内容

中文名:老庙老鼓

遗产编号:Ⅲ—12

申报日期:2007年

所属地区:陕西·渭南·富平县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单位:渭南市富平县

老庙老鼓

老庙老鼓的所在区域及 地理环境 老庙老鼓所地: 老庙镇位于 富平县东北部,属 半山区。东临 蒲城县;西邻 薛镇;南接 美原镇;北靠峪岭山区。镇政府距县城40多公里,距西安市110公里。

全镇3.6万人口,辖12个 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是富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乡镇之一。其 支柱产业是 烟花爆竹生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县首位。

镇地域处于 关中平原与陕北 黄土高原衔接地带,为 八百里秦川北沿,总面积56平方公里。境内富白路、富铜路、由老路等几条主要公路通过,交通十分方便。

境内地形由北向南呈阶梯状。北依万斛山,南部为小井及引黄灌区,倾降相对高差达400米。海拔500-780多米。平均气温是13.1℃,年平均降水约86.5天,日照总时2472小时,四季干湿冷暖分明。

老庙老鼓的历史渊源

老庙老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史记?白起 王翦列传》载, 公元前228年,秦大将王翦曾在 金粟山下的 黑鹰沟屯兵养马。距黑鹰沟四五里的雷古坊是王翦的 军鼓手 宿营训练的地方。老鼓就是当年的军鼓。

金粟山前,老庙镇的 孟家村、 尹家村、上河村、 南昌村、 新店村“一”字儿排开,这一带村民的祖先得天独厚的受到战鼓的熏陶,他们取战鼓壮军威、鼓士气之精髓,用于祀神祭祖,故而老鼓亦称“神鼓”。直至 清朝末年,这一带仍盛传着鼓乐“迎神”、“祭神”和“送神”的盛大活动。

老庙老鼓的基本内容

老庙老鼓是民间普及率很高规模很大的一种 自娱自乐形式。其阵容大至50多 盘鼓100多名鼓手、钗手以及旗手等;小为一盘鼓,三四幅钗,十数八个人。

老鼓的表现形式包括两个艺术项目:一是鼓乐,二是鼓舞。

鼓乐的内容十分丰富,常用的多达30多种 鼓谱(鼓歌),如梅花鼓缠穗子叮叮咣盘帽根、摘豆角、鸡上架、 鹁鸽 旋窝、 滚核桃、 滚绣球、一二三、转鼓子等等。

鼓谱分激越、舒缓和行进三大类,但均以昂扬、宏大、震撼为特色。有“声震十里八乡”之说。

鼓舞的动作溶戏剧、体育和 舞蹈动作为一体,又与鼓调相配合,给人以 飒爽、强悍的美感。如 《打虎》,既有降虎的现实感又具舞美之艺术,传神备至。

老庙老鼓的基本特征

1、老鼓是从 古战场和战鼓中繁衍而来的。它的艺术精髓在于“神韵”。它有着不同于其它任何鼓乐的 艺术价值。

2、老鼓有广泛的群众性,深深扎根于民间,经久不衰。老庙一带群众,七八十岁的老翁,五六岁的孩童,均可随口念一段鼓歌,顺手擂几套锣鼓。

3、老鼓虽高昂、激越,但鼓谱的表现形式却也丰富细致。有的令人心潮澎湃,有的则缠绵、回味,令人浮想联翩。

4、老鼓的配器叫铜器,包括锣、钗和引锣。

老庙老鼓的主要价值

老鼓是民间最古老的 艺术形式之一,有重要的古文化内涵。

老鼓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研究民间艺术,研究群众文化,老鼓是不可忽视的艺术形式之一。

老鼓技艺的保护和挖掘对繁荣农村文化娱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鼓的鼓谱和器乐有着特定的艺术含量。

老庙老鼓的濒危状况

1、商业化演出愈演愈烈,大大挫伤了老艺人的积极性。新一代鼓手的演出浮躁又严重的影响了老鼓技艺的质量。老鼓的传承形成“断代”。

2、演出队伍的相对集中,使老鼓的普及和发展形成滞后局面。逢年过节那种自娱自乐形式已为鲜见,取而代之的是用老鼓 做生意。

3、时代性艺术形式使年轻人眼花了乱,看不起传统艺术,他们认为老鼓是一种粗糙的应当被历史淘汰的形式。[1]

参考文献

  1. 老庙老鼓炎黄风俗网,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