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蚌生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老蚌生珠(lǎo bàng shēng zhū),汉语成语,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常作谓语、宾语;指老年得子。相近词有老蚌珠胎。

成语释义

释义为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成语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汉·孔融《与韦端书》:“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

典源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30~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钟繇」。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太祖以彧为知人,诸所进达皆称职,唯严象为扬州,韦康为凉州,后败亡。南朝宋·裴松之注:「康字元将,亦京兆人。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苏轼诗集》卷十二〈虎儿〉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妖狐莫夸智有余,不劳摇牙咀尔徒。

示例

白居易《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自怜沧海畔,老蚌不生珠。”

苏轼《赠山谷子》诗:“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已见熊罴入梦,行看~。(明·赵弼《蓬莱先生传》)

故事

后汉时大将韦端,生有二个儿子:大的叫元将,次的叫仲将,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和孔融是世交。

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写道:〔前天元将到来,我看他那一套高深的学问,透彻明快,才华丰富;他度量很宽大,意志又坚定;将来必然是一个有很大本领,能创立伟大事业的人才。

昨天仲将又来,我看他在学问和做事方面,都很有条理;资质聪明,心思敏捷;性情敦厚老实,热诚恳切;将来一定是个能继承家业的好子弟。

想不到这一对宝贵的珍珠,就在一只老蚌的身上产生出来!〕当时韦端的年纪实在不小了,所以孔融就借着老蚌来比拟他夫妻两人;又借两颗珍珠来比拟他那两个优秀的儿子。直到现在,恭颂人家晚年生子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这句成语。 [1]

视频

学传统文化 习成语典故 老蚌生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