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耒水孕育多少人杰(朱文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耒水孕育多少人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耒水孕育多少人杰》中国当代作家朱文科的散文。

作品欣赏

耒水孕育多少人杰

2019年春节,阳光温暖的午后,我坐在灶市渡口,倾听浪涛撞击礁石的声音,有节拍地摆动,岸上草丛中的野花,绽放金黄色的灿烂。耒水从远古奔腾而来,特有的文化血脉,让两岸土地充满着活力和张力。那一刻,我突然想到,这条充满灵性的河流,孕育了多少文学才俊呢?

耒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头。岳麓书社出版的《湖南文化史》绪论部分写道:“以蔡伦、胡腾为代表的湖南古代人才,初露头角,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做出了贡献......在湖南古代历史上产生了以恒阶、刘巴、蒋琬、黄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人才群,出现了第一位史籍有载和作品传世的诗人胡铿,出现了湖南最早的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的哲学家罗含。”

这批湖南早期文化名人中,有4人是耒阳人:蔡伦、胡腾、刘巴、罗含。可见耒阳是湖南境内文化发轫最早的古县。当时,北方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南方以老庄的道家为代表,使人获得心理宁静自由的是老子和庄子。历史求真,文学求美,美的终点是自然。史学界公认,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属于楚文化,耒水流域尤其是耒阳县功莫大焉。

胡腾,字子升,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出生于平陵乡(今三都),生卒年不详。清光绪《耒阳县志》:“胡腾,字子升,少师事窦武……党锢解,官至尚书。”胡腾生活在汉桓帝、灵帝时期,从小师从窦武,初辟荆州部南阳从事,灵帝初,窦武为大将军,辟为府掾,坐受党锢,解禁后官至尚书。延熹七年(164)冬,桓帝巡视南阳,胡腾护驾肃官,敢于挑战权贵歪风,义立师门,冒死保全忠良后代。他的忠义举止,誉满朝野,名垂青史。“忠义”思想作为东方特有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之一。胡腾作为忠义的化身,对后世文化影响甚大。明万历《郴州志.人物传》收录的第一人就是胡腾。胡腾葬于桂阳城东新寨,其墓俗称“阁老墓”,又称“悬棺廊”。如今,桂阳县政府在安放其悬棺的原址恢复了“胡腾阁”。

刘巴,字子初,出生年月不详,出生地也有争议。一说零陵郡烝阳县(今衡阳、邵东一带)人。前些年,耒阳淝江口出土一块断碑,上书“汉昭烈时刘巴故里”。由此推断,淝江口是刘巴的出生地。刘巴的祖父刘曜曾为苍梧郡太守,父亲刘祥担任过江夏郡太守。刘巴年少写得一手好文章,享有才子之名。他颇为清高,多次拒绝荆州牧刘表邀请为幕僚,甚至看不起士兵出身的刘备,唯独佩服曹操。后来,许多人跟随刘备离开荆州南下逃难,刘巴选择北上,成为曹操的得力干将。几经辗转之后,刘巴成了刘备手下的谋士,被委以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博学多才,刘备登基时所有文诰策命都出自其笔,还解决了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与诸葛亮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诸葛亮评价他“刘公雄才盖世”。章武二年(222),刘巴病逝,所著作品录于《刘令君集》。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菊》诗,把罗含与陶渊明相提并论:“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罗含出身文化世家,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晋书•文苑传》载:“(罗含)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惊起说之。叔母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果然,罗含成年后博学能文,被称为“湘中琳琅”、“江左之秀”,接连升迁,做到了长沙相。罗含的《湘中山水记》是我国早期的地理散文集,成为后世修志的范本,《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阐述了万物更生的原则、性质及规律,论证有据,说理透彻,显示出朴素的唯物史观。罗含年老辞官归里,朝廷又加封为中散大夫,无疾而终,享年79岁,朝廷传旨厚葬。当地官府于耒阳西湖右边山丘立相公祠。每年春秋二季,官民都会前往祭祀。晋以后千余年间,众多学者诗人撰文作赋,追念罗含的才德和功勋。

谷永,字子云,本名谷并,因尉氏男子樊并造反,改名谷永,生于长安,幼年随父南游到耒阳,定居𪉑山芦塘。《耒阳县志》载:“谷永,耒阳𪉑山芦塘人。”他是耒阳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文学家,七岁能作诗。其父曾捉一只兔子,他随口吟道:“白兔挂栏端,携来戏竹杆。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谷永长大后,才德优异,御史大夫繁延寿举荐为太常丞。汉成帝刘骜即位时,谷永调离京师任安定太守,后升迁凉州刺史,因上奏章惹怒成帝被免职。次年,皇帝召回谷永,任命为太中大夫,升任光禄大夫给事中。元延元年,为北地太守。在任一年半,再次征召入京担任大司农。公元前10年,谷永因病免职,不久病逝。谷永文学成就显著,著作有五卷,《隋唐经籍志》收其两卷,流传于世。

隋代开创科举考试,使得大量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步入仕途。唐宋两代,韩愈、柳宗元、杜甫、秦少游、骆宾王、张九龄、王昌龄、李商隐、元结、王安石、欧阳修,众多文人学士,或被贬,或游历,或投亲,来到耒水流域。由此催生了一大批耒水文学俊才。自隋代到清末,历代科举考试,耒水流域各县进士数量接近500人。

翻阅《全唐诗》,里面收录有刘昭禹的15首诗、李韶的诗1首。刘昭禹,字休明,桂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曾任天策府学士、严州刺史。刘昭禹年少时期拜诗人林宽为师,学习写诗,不惮风雪。他喜欢游山玩水,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在湘楚水乡文化的影响下,其诗风洒脱豪放,善于将内心真挚的山水情怀、佛道之缘、隐匿之感融于一体,对诗歌意象的刻画别具一格,赋予禅意的内涵。他论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刘昭禹著有诗集一卷存世。另外,在《沅湘着旧集前编》中,收录有他的14首诗和7个短句流传于世。李韶,郴州人,生卒年亦不详。《诗话总龟》前集卷11引《雅言系述》:“李韶,郴州人,苦吟固穷。王元有诗悼之云:‘韶也命何奇!生前与世违。贫栖古梵刹,终着旧麻衣。雅句僧抄遍,孤坟客吊稀。故园今孰在,应见梦中归。’”李韶与桂林诗人王元交情深厚。《雅言系述》所记,皆为五代末北宋初之湖湘诗人,据此推测,李韶当为五代末北宋初之人。《全唐诗》录其《题司空山观》一诗,唯一入选的桂阳籍诗人。

宋代是耒水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见于史册的文人多,代表性的有:永兴县陈纯夫,字德全,元丰五年(1082)登进士第,新历州县,十一年后调道州州学教授。后来知郢州,遭遇大旱,祷雨即应,州人德之,形于歌咏。宣和中自南康乞祠居乡十年,以文自乐。官至太中大夫,封文安县开国男,特赠通奉大夫,世号湖南夫子,著有《萧田集》。汝城县朱辂,字国器,绍圣四年(1097)进士,初授湘阴尉,通判邵州,再补柳州,改知邵州,官至兵部员外郎、太常丞,授桂阳监使致仕,有诗三首传世。郴县姚宋佐,字辅之,少嗜学以词赋领乡魁,乾道八年(1172)进士,初调连州司户参军,后任静江府教授,以诗名称于世,清贫一生,著作有《北湖集》,今存诗二首。汝城县何先觉,字民师,年少宏文博学,宣和四年(1122)试郴州贡士,考官王庭珪夸赞其为“郴之杰士”,六年后登进士第,以左宣教郎通判横州,累官知连州,有《耕桑治生要备》二卷。郴县雷应春,字春伯,以诗擅名,嘉定十年(1217)进士,分教岳阳,后通直郎、知赣县,擢监察御史,以忤时相权贵,出知全州,不赴。奉祠,以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宫,归隐九年。又起知临江军,仕至江南东路提刑,著有《洞庭》、《玉虹》、《日边》、《盟鸥》、《清江》。

耒水流域有两个文人,对湖湘文化影响很大。一个是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与耒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道州(道县)人,八岁随母亲在衡阳投奔舅舅郑向。郑向祖籍开封陈留,出生于耒阳。郑向的侄孙郑行己绍圣年间出任耒阳知县。郑向住在舅舅家12年,步入仕途后长期担任汝城县令、郴州知军。在任期间,他兴学校,劝农商,传播理学思想,政治清明,百业兴隆,文风鼎盛。他在官衙附近辟莲池种莲花,并著《爱莲说》。 周敦颐的千古名篇《太极图说》、《拙赋》,正是受了耒山地形的启迪。还有一个是南宋文学家曾之谨,祖籍江西泰和。祖父曾安止曾任江州彭泽县令,著有《禾谱》一书,苏轼读后赞不绝口,也指出《禾谱》美中不足:“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过了一百多年,曾之谨登进士第,任耒阳县令。正是在这块农耕文化的热土,他得以创作出第一部农具专著《农器谱》。

元代,大辉煌,又大混乱,对于习惯了安邦治国平天下的文人来说,短短百年里,绝大多数人只能擎着八斗的文采,混迹于勾栏舞榭,为生计奔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一时期的耒水流域,文学人才出现断层,没有出现一位有影响的文人。

明代,耒水文脉兴旺,诞生了李思聪、何孟春、胡文璧、曾朝节、刘尧诲、曾凤仪等名家。李思聪,字仲谋,桂阳县和平乡筱塘村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授行人,出使缅甸。李思聪才华横溢,风度雍容,清廉慎重,不妄言诺,颇受缅人的尊敬和悦服。适逢大酋长思伦发的部下刁干猛叛变,李思聪以朝廷威法劝谕、镇抚,使叛兵降服。李思聪回朝后,将出使所经历的异俗、山川、民风和礼宴、驿舍等写成诗文,并将其土俗种类,整编成书,名《百夷传》。何孟春(1471-1536),字子元,号燕泉,郴县永宁乡人,官至吏部尚书,秉公正直,不畏权贵,又博学多才,精工诗文。告老还乡回郴,著有经、史、子、集400卷,600多万字,其中《余冬叙录》、《燕泉文集·诗集》、《孔子家语注》、《何文简疏仪》等著作,分别收入《四库全书》。胡文璧(1460-1523),字汝重,号石亭,二十岁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才猷练达,办事迅敏,升任浙江监察御史、大常少卿。后因上疏触怒武宗朱厚照,被贬为延安府检校。嘉靖元年,世宗朱厚熄继位,复起用为四川按察使,可惜还没上任,他就病逝了。胡文璧是位诗人,著作有《文会录》、《太极图说解》、《天津三卫志》十卷、《明史艺文志》、《耒阳遗记》等多部。曾凤仪,字舜征,号金简,万历年间进士,曾任礼部侍郎。晚年致仕回到家乡耒阳,潜心研究宋儒理学与佛学,注释《楞严》、《法华》、《楞迦》诸经。他与诸友于南岳捐资建集贤书院,并置田产为生员膏火费,撰写了《重修集贤书院记》,提出书院办学思想:“为游观者劝”,“见群贤而思齐”。他是明代重要诗人,《南岳志》、《方广藏经阁记》、《南岳衡山古今诗词集成》收录其诗作6首。鲁迅研读过曾凤仪的佛书《金刚经宗通》,并载于他的日记《甲寅书帐》。

清代,安仁县出了一个大文人欧阳厚均。欧阳厚均(1766-1846),字福田,号坦斋,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欧阳歧峰、父亲欧阳熊,先后被朝廷封为朝议大夫。欧阳厚均曾就读岳麓书院,中进士后,在京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等官职。年逾四十,以母老告养归籍。嘉庆二十三年(1818)聘为岳麓书院山长,连续掌教达27年之久,倍受朝廷嘉奖,弟子愈三千,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湖湘文化的领军人物。湘军的重要人物多出其门下,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李元度等人。他毕生孜孜以求,研究学问从未间断,著有《易鉴》、《岳麓诗文钞》、《岳麓课艺》、《棣友堂课艺》,风行一时,影响深远。 [1]

作者简介

朱文科,湖南耒阳人。中国民协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衡阳市民协副主席,耒阳市政协常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