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稣的比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慢享网 的图片

耶稣的比喻,外文名:Parables of Jesus,基督教圣经专名。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2]》一共27卷。

简介

圣经由许多种文体构成,其中最为旧、新约作者使用的,就是比喻。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比喻又可分明喻(simile)和隐喻(metaphor)。仔细分析其异同不是本文能处理的(可参A. Berkeley Mickelsen, Interpreting the Bible, 1972, pp. 212ff.),且举个例来说明。明喻是︰「祂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徒八32;引自赛五十三7);隐喻是︰「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

比喻一词来自希腊文parabole,原意为将两个或以上之目的物放在一起,以资比较。由比较而凸显出来的意思,均是具体又易明的,这是圣经人物使用比喻的基本原因︰目的就是把他要传讲的信息,以最具体又易明的方法说出来。

比喻的内容均取自当代广为人知的事物、习惯或经验,故当代听者与讲者共鸣绝无困难;对后代圣经读者来说,问题就复杂得多了。譬如,在寓意法解经(参释经学,Hermeneutics556Hermeneutics)流行的时代,人喜欢就比喻故事中的每一细节来解释,好引出其所谓的属灵意义;近代释经学者则劝人放弃此法,力主比喻是只有一个主要的意思,而比喻采用的言词均应该按其字面意思来解释。由此可见,解释比喻的历史是漫长又复杂的(参A. M. Hunter, Interpreting the Parables, 1960, pp. 21~41)。

基督用的比喻是很出名的,但明显地祂不是比喻的创造者,旧约有很多精彩又家喻户晓的比喻,箴言即是一本满了比喻的书;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考撒下十二1~14;赛五1~6,二十八24~28。不过同样明显的是,圣经中没有比耶稣用的比喻更多、更精彩︰浪子的比喻(路十五)、好牧人的比喻(约十12及下),和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十25~37),简直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除了深遂的属灵教训外,它们也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公产。

解释简史

本世纪初新约学者展开一场比喻的辩论,其重点乃是比喻到底是想传些什么信息。德国学者宇力赫(Adolf Ju/licher, Die Gleichnisreden Jesu, 1910)认为,新约的比喻都只是在阐释一些普通道德教训,就如当代教法师及道德教师所作的。这说法被英国两个主要的新约学者反对。托德(C. H. Dodd, The Parables of the Kingdom, 1936)首先指出耶稣的比喻全是与天国(Heavenly Kingdom542Heavenly Kingdom)有关,它们当然有道德的教导及应用的因素在内,但此等因素绝不是独立的,它们全指出天父之国降临的情况及要求;就此意义而言,耶稣的比喻是不能与耶稣之生命和事工分开处理的。到了60年代,亨德(A. M. Hunter,前引,pp. 38~9)亦指出宇力赫的解释只对了一半,因为那个以比喻来讲道的耶稣,正是后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人会把一个只讲优美故事来加强美德的人钉死在十架吗?」犹太人不能容忍耶稣,因为耶稣的比喻不是重整道德,乃是引入革命,且是由个人开始,然后汇聚成新的群体,至终要革新整个人类。德国杰里迈亚亚亦认同英国学者这个方向,透过研究比喻的背景,他指出耶稣比喻对当代听者的改变力量(Joachim Jeremias, The Parables of Jesus, ET, 1954)。

近代的比喻学者是注意文体的研究多于历史的分析。新释经学556Hermeneutics 释经学要求人重造当代耶稣听众所经历的「语言事件」(Sprachereignis),不要只顾解释它(E. Linnemann, Parables of Jesus, ET, 1966)。结构主义则运用现代语意学的工具来分析经文的「表层」及「深层」意义,如情节的种类、不同角色(actants)的功能,以及故事发展中包涵的不同反对力量(D. O. Via, The Parables : Their Literary and Existential Dimension, 1967)。此等研究不仅能发掘出我们以前忽略了的意义,也进一步确认了比喻本身的统一和真实(K. E. Bailey, Through Peasant Eyes: More Lucan Parables, 1980; P. R. Jones, Teaching of the Parables, 1982)。

耶稣用的比喻

按比喻用的素材(有别于体裁),我们可以把比喻分为真实的比喻、故事的比喻,和说明的比喻。真实的比喻是指素材取于日常生活,而其经验是人人都能识别的,如迷羊(太十八12~14;路十五4~7),或失去的钱币(路十五8~10)。故事比喻是藉一虚构故事来说明普世皆明的教训,如不义的管家(路十六1~9),和寡妇求不义的官(路十八2~8)。说明式的比喻也是借故事来传达真理,但所传的是一个人人皆要学效的榜样,像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十30~37),其结尾是︰「你去照样行吧」。

耶稣讲的比喻绝大多数属于第一类,祂从人一般的经历,或日常生活,或大自然现象,或身边小事取材,以说明最深的属灵教训,其中尤以与天国有关的为主。当然,像当代拉比用的比喻一样,耶稣有时也会用夸张手法来使祂要传的意念凸显出来。如欠一千万银子之仆人的比喻(太十八24),一千万银子实在太多了,不是仆人欠得起的,但耶稣要强调的只是仆人已蒙的恩有多大多深而已(太十八32下~33)。

三卷福音书记载的耶稣比喻,马可记载的最少,只有六个,其中又只有一个是它独有的,就是在暗中生长的种子(可四26~29)。马太主要是记载天国的比喻,开头都有「天国好像……」作开始,如麦子与稗子(太十三24~30)、芥菜种(太十三31~32)、面酵(太十三33)、隐藏的宝贝(太十三44)、珍珠(太十三45~46)、鱼网(太十三47~50)、不饶恕人的仆人(太十八21~35)、葡萄园工人(太二十1~16)、婚筵(太二十二1~14),和十个童女(太二十五1~13)。

路加记的比喻以悔改和得救为主。路加认识的耶稣是穷人、被人遗弃的,以及迷失之人的耶稣︰「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十九10)。大筵席的比喻指出有钱有势力的人藐视救恩,主人就广召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坐满我的屋子……」(路十四15~24)。财主与拉撒路的比喻更强调一点,财主生前骄奢,死后受苦,但生前讨饭又生疮的拉撒路,死后就「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路十六19~31)。

此外,路加亦重视工人的忠心(路十七7~10)、尽心(路十九11~27)、祷告(路十一5~8)以及谦卑(路十八9~14)。

在撒种比喻(太十三1~9;可四1~9;路八4~8)和它的解释之间(太十三18~23;可四13~20;路八11~15),三卷福音书都有插入一段(太十三10~17;可四10~12;路八9~10),比较两类听到天国比喻而有不同结果的人。有一种人听是听见了,知道天国的数据,却是不明白它的意思,马可的解释是︰「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hina)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me pote)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可四11~12)。

比喻是要把隐藏的意思显明出来,为什么耶稣反要藉比喻「叫」(hina…英译︰in order that)他们不明白,还「恐怕」(me pote…;英译︰lest)他们回转得赦免呢?比喻在耶稣的讲道中,到底是要显明还是隐藏真理的呢?

这个疑难不容易解决。托德与不少欧陆学者均认为,这节经文不是出于耶稣,是后人加上去的。杰里迈亚亚(Jeremias,前引,pp. 12~3)则搜集很强的证据,说明它是出于耶稣;曼松(T. W. Manson)亦如是看,但他指出此处经文原是用亚兰文说出来,而亚兰文并没有希腊文那种目的(hina,中译「叫」,英译in order that)的意义。再者,曼松指出本节所引用之赛六10,既非来自七十士译本,亦非希伯来文版本,而是来自他尔根(Targum),乃当代会堂用的意译本。我们希腊文用的hina,在亚兰文本是diy,即英文的\cs6who,中文的「那些」;若然,11下~12节便译作「若是对外人讲,即是那些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这样一来,耶稣用比喻就没有要向某些人隐藏的目的了。

但「恐怕」(me pote)一语又该作何解释呢?曼松指出这词之亚兰文是diy lemah,它的确有反面目的(即中文「恐怕」)之含义,但杰里迈亚亚却把这反面目的译成「除非」(unless,见Jeremias,前引,p. 15);若然,这两节便可译成「若是对外人讲,即是那些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的,凡事就用比喻;除非他们回转过来得赦免」。

有人认为这样避重就轻来解释不是办法,而现在的希腊文版本也没有问题,若有的话,圣经作者早作了修正。本经文的两个短句(so that…lest…)是同样要正视的。耶稣用比喻的原因,既是要显明真理,有时亦是要隐藏真理。比喻要讲的是天国的奥秘,它不仅在传递一些信息,也邀请听者作出意志方面委身的响应。不愿意委身的,就是听见也不肯接受。「对马可来说,耶稣用比喻来讲,这些比喻不是谜语。使人迷惑的是它邀请人作出的响应──人明明看见救恩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出现了,竟然不愿意悔改相信」(H.-J. Klauck, Allegorie und Allegorese in synotischen Gleichnistexten, 1978, p. 251)。

解释比喻的原则

不管是耶稣或是其他人的比喻,我们均需要按着比喻的特性来解释。圣经中的比喻是按着两个基本要素成形的,它们亦成了解释比喻的两个原则。

1.比喻本身的历史背景。耶稣用的比喻全是取材于真实的事或物,要解释祂的比喻,就一定要尽所能地重建当时的实际环境,然后按该环境来阐明比喻的原意。所谓当时实际的环境,可以是取材于农业世界、菜场、家庭、军事、运动、商业、劳工巿场,甚至是经济世界;此外,政治生活、民事律法、宗教世界,以及个人财产、社会结构,和社会关怀等,全是比喻的可能素材。重建当时的环境,是帮助我们进入比喻的世界,好像第一世纪信徒听耶稣讲道时的情景一样。反过来说,望文生义,或以二十世纪之经验硬套入比喻,就只能产生误解了。

2.比喻的写作过程。从三卷福音书记载的比喻,我们知道︰a.耶稣同一比喻会用在不同的环境;b.同一环境下讲的比喻,不同的圣经作者会有不同的记载方法,要透彻地了解一个比喻,就需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决定某作者写该比喻。一般来说,福音书作者是本于两个原则来选材的︰时间的先后次序,及主题的模式;「作者是透过这两个原则来向读者解释,为什么作出这种教导的人竟会被罗马人处死」(Mickelsen,前引,p. 219)。

除了上述的大原则外,下面两点亦是重要的︰

3.当代听众是处于怎样的属灵情况下,或说,他们是带着什么问题来,以致耶稣要用那个比喻来向他们阐明真理呢?对现代信徒来说,什么是相同的问题?耶稣的讲解有没有现代人可应用的地方?

4.列出比喻的要点;它们与耶稣整体的教导(如︰天国或祂的死与复活)有些什么关系?这些要点都与现代人有关系吗?耶稣在一些比喻会申明其主旨(如︰路十八1、9;太十九27);但也有些地方是没有交代的(如︰太二十一33及下;太二十二1及下)。遇上后面的情况,列出比喻的要点是明白其旨趣的门路。

耶稣的比喻言简意赅,又含义深博,对现代信徒或非信徒均有很切实的帮助。从读经者的角度来说,一个比喻的篇幅不多,意义却是完整又易明,实在是代价小而收获大的研经好题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