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風草
肝風草 | |
---|---|
圖片來源 | [來自..肝風草]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肝風草 漢語拼音:Gān Fēnɡ Cǎo |
肝風草 中藥名。為石蒜科植物蔥蓮Zephyranthescandida(Lindl.)Herb.的全草,我國南方有引種栽培。原產南美洲。具有平肝熄風之功效。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1]
藥性簡介
出處
《福建中草藥》
來源
為石蒜科植物蔥蓮的全草。全年可采,多鮮用。
原形態
蔥蓮,又名:玉簾。
多年生草本。鱗莖灰黃色,內層白色含粘液,直徑約2.5厘米,並有明顯的頸。葉數枚,線形,長30厘米左右,光滑,葉面有槽。花單生司:花莖上,白色,外面常染淡紅色暈;花柄包藏於佛焰苞內;花被直立,漏斗狀,近喉部常有微小鱗片,裂片鈍或短尖;雄蕊6,比花被短,3長,3短;子房下位,每室有胚珠多顆,花柱線形,稍長於雄蕊,柱頭微3裂。蒴果近球形,3室裂。種子黑色,近扁平。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
化學成分
全草含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網球花定鹼、尼潤鹼等生物鹼。花瓣中含芸香甙。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平肝熄風。治小兒急驚風,羊癇風。
複方
- ①治小兒急驚風:鮮肝風草三至四錢。水煎調冰糖服;另用鮮肝風草三至四錢,食鹽一至二錢。同搗爛,分為二丸,貼於左右太陽穴,外用紗布覆蓋固定。
- ②治小兒癲癇:鮮肝風草三錢。水煎,調冰糖服。(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