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胡塞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 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年4月8日—1938年4月27日)出生在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的普罗斯尼兹,今捷克普罗斯捷约夫。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同时也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1]

胡塞尔来自一个犹太家庭(今属捷克)。

1881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883年起在维也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 钻研哲学,作为弗朗兹·布伦塔诺卡尔·斯图姆夫的学生,他影响了伊迪·斯坦因欧根·芬克马丁·海德格尔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先后在德国哈雷、哥廷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

1884年,回到维也纳。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的演讲,尤其是他的意图概念,对胡塞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激发了他对心理学和哲学学科的教育。

1886年,胡塞尔搬到了哈雷(Halle),并于次年专门学习心理学。他撰写了题为“算术哲学”的 Habilitationsschrift 。在此期间,胡塞尔(Hosserl)被任命为哈雷(Halle)的私人代表,他利用业馀时间撰写了一些主要的现象学著作,包括“逻辑研究”(逻辑研究),介绍了现象学的主题。

1901年,胡塞尔在哥廷根大学开始了长达16年的任期,在此期间,他制定了关于现象学的各种理论,并将其确立为专门用于描述事件和事物的学科,而无需运用形而上学和理论上的推测。他的课程开始吸引无数学生。 [2]

1913年,他发表了广受赞誉和创新的演讲,题为“思想:纯现象学通论”,这是他的现象学还原概念的简介,它提供了感知工具,旨在进行观察时对物体的沉思和反射。胡塞尔提出,现象学还原法有助于消除现实存在的所有偏见,并有助于研究者专注于“存在的包围”。胡塞尔进行了各种研究,以建立对负责感知和思想的认知能力的心理结构的理解,并在发现思考的对像对于意识而言是必要的之后,结束了他的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胡塞尔大部分的学生都参加了战争,从而使胡塞尔的学术生涯受到各种干扰。

1916年秋天,他被任命为贝斯高弗莱堡大学的教授。他在此期间创作了几部备受赞誉的作品,其中一些在他去世后出版,其中包括《笛卡尔冥想》,其中胡塞尔解释了个人意识对哲学,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1928年,从教职退休。

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

家庭

妻子

1886年,与马尔文·夏洛特·施泰因施耐德(Malvine Charlotte Steinschneider)结婚。

子女

两人育有三个孩子。

1916年,他的儿子在战场上阵亡。

主要成就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与罗素怀德海一样,算术实际上是“先验”科学。不同的是,罗素与怀德海的分析基础是逻辑学。胡塞尔则是发展出全新的哲学方法,来探究必然真理的性质。他称之为“现象学”( phenomenology )。[3]

意识本质结构的科学研究

胡塞尔将现象学定义为对意识本质结构的科学研究,但现象学并不代表表象与根本实在之间存在著对立 (“现象学”源自于希腊文,意指“表象”。康德曾用“现象”一词指称我们的经验世界)。

胡塞尔承诺,借由描述意识结构,可以找到确定性,其中包括他身为数学家时不断寻求的算术基础。

现象学的观点

胡塞尔描述了现象学的观点:意识被视为一种“意向”,也就是说,意识总是朝向某个客体,不管它是物质的,还是跟数学一样是“观念的”。要获得现象学的观点,必须透过一连串的现象“还原”,亦即描述意识的本质特征 (即意识的“意义”)。胡塞尔认为这些意义(与康德的范畴相同)是普世与必然的,同时也反对欧洲(与美国)哲学弥漫一股“相对主义”风潮。

胡塞尔晚年时,纳粹已逐渐掌握德国政局,世界也战云密布。因此,胡塞尔对人类知识的兴趣,也转而朝向社会层面与“存在”层面。同时也警告,欧洲文明将因相对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猖獗而陷入“危机”(同一时间,维也纳的逻辑实证论者也提出相同的警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