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胸部絲蟲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胸部絲蟲病
胸部絲蟲病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filariasis thorax

就診科室 :內科

發病部位 :胸部

常見病因 :班氏絲蟲,馬來絲蟲及犬惡絲蟲

微絲蚴在胸部淋巴管內寄生
常見症狀 :發熱,咳嗽,血痰,胸痛,氣急,哮喘

乳糜痰,乳糜胸水,血嗜酸粒細胞增多

絲蟲結節或絲蟲性肉芽腫等

胸部絲蟲病是由班氏絲蟲、馬來絲蟲及犬惡絲蟲或微絲蚴在胸部淋巴管內寄生引起淋巴道阻塞、引流障礙,或由微絲蚴血症或絲蟲熱所致的胸部病變。臨床上常有發熱、咳嗽、血痰、胸痛、氣急、哮喘、乳糜痰、乳糜胸水、血嗜酸粒細胞增多、絲蟲結節或絲蟲性肉芽腫等。我國的絲蟲病是由班氏絲蟲及馬來絲蟲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而引起。其中班氏絲蟲病約占2/3。 [1]

病因

班氏絲蟲馬來絲蟲的終宿主是。血中有微絲蚴的患者或帶蟲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但有人在猴、狗、豬及一些野生動物淋巴系統中亦發現有該兩種絲蟲,故動物保蟲宿主亦可能存在。傳播班氏絲蟲的主要蚊種是淡色庫蚊、致乏庫蚊,其次是中華按蚊。傳播馬來絲蟲的主要蚊種是中華按蚊及雷氏按蚊嗜人血亞種,沿海地區東鄉伊蚊亦能傳播班氏和馬來絲蟲病。 [2]

臨床表現

肺絲蟲病約半數無臨床症狀,約一半臨床表現有周期性的感冒樣畏寒寒戰發熱、即絲蟲熱,體溫可高達40℃,2~3天後自退,亦可僅有低熱,無寒戰,此外還有乏力、全身不適、胸悶、長期咳嗽、胸痛、咯血、氣急、哮喘、反覆發作皮疹及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體檢可有肺部哮鳴音、乾濕囉音,如伴胸腔積液可出現呼吸音減低。如絲蟲(多為班氏絲蟲)在乳房淋巴道內寄生,可導致閉塞性淋巴管炎及由成蟲代謝產物或蟲體碎片所引起的嗜酸性肉芽腫,因此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乳房結節或硬塊,黃豆至蠶豆大,早期尚軟晚期較硬無壓痛,結節在外上象限多見。 [3]

檢查

實驗室檢查

1.早期過敏反應

2.血檢

3.乳糜試驗

4.免疫學試驗

其他輔助檢查

X線胸片可見肺紋理增加,散在粟粒狀(犬惡微絲蚴常在肺內集聚形成嗜酸粒細胞灶點)、片狀陰影或有胸腔積液征。在肺動脈寄生的犬惡絲蟲死亡後,被血流沖至肺部,常致肺梗死或肺肉芽腫,形成孤立、圓形、邊界清楚、無鈣化或空洞、直徑1~2cm的硬幣樣陰影,好發於兩肺下葉,但以右下肺多見,易誤診為原發性或轉移性肺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國內雖有報道對可疑患者用纖維支氣管鏡活檢找到微絲蚴,但實際上對診斷的價值不大,但對肺癌、肺炎等鑑別則有一定幫助。 [4]

診斷

在流行區人群中,通過寄生蟲學技術檢發現微絲蟲,即可診斷。 [5]

治療

病原治療

(1)乙胺嗪 對絲蟲的成蟲及微絲蚴均有殺滅作用,其療效對馬來絲蟲病較班氏絲蟲病優,但不良反應前者較後者重。

(2)左旋咪唑 對班氏及馬來絲蟲病均有近期療效,但遠期療效較差。

(3)呋喃嘧酮 對班氏絲蟲成蟲及微絲蚴均有顯著的殺滅作用。其不良反應與乙胺嗪相仿。

(4)單劑量乙胺嗪或單劑量乙胺嗪加單劑量伊維菌素 單劑量乙胺嗪或單劑量乙胺嗪加單劑量伊維菌素治療,說明兩藥治療絲蟲病均有效,但聯合用藥療效更佳。

對症治療

早期過敏反應出現的發熱、咳嗽、哮喘等。

可用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撲爾敏)、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仙特敏)及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如因胸腔積液導致胸悶、氣急等則應胸穿抽液。 [6]

預防

肺絲蟲病一般不危及生命,早診斷治療,可很快恢復。晚期常因合併感染而危及生命。

1.用乙胺嗪粉與食鹽加工成0.3%藥鹽,在流行地區普遍食用6個月。

2.在流行地區全民間歇服乙胺嗪。

上述兩種方法可使人群及淡色庫蚊感染率大大減低,微絲蚴的陽性率從治療前的10%降至1%,預防效果可靠。 [7]

參考來源

  • 王金生,武健.   乳房絲蟲病18例分析. 《 CNKI 》 , 1992  
  • 張獻毅,王春燕,彭洪,李笑雲. 乳房絲蟲病誤診為乳腺癌1例報告. 《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誌 》 , 1999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