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贺德林
腓特烈·贺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年3月20日-1843年3月7日),是一名德国浪漫派诗人。他将古典希腊诗文移植到德语中。其作品在20世纪才被重视。被认为是世界文学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腓特烈·贺德林 | |
---|---|
![]() 图片来源nndb | |
原文名 | 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ölderlin |
出生 |
德国内卡河畔劳芬 | 1770年3月20日(逝世)
逝世 |
1843年6月7日 德国图宾根 | (73岁)
母校 | 图宾根神学院 (1788 年–1793 年), Evangelisches Seminar Maulbronn, 耶拿大学, 蒂宾根大学 |
职业 | 浪漫派诗人 |
目录
生平
贺德林生于士瓦本地区诸侯国符腾堡的内卡河畔劳芬。他的父亲名叫海因里希·腓特烈·贺德林。母亲名为约翰娜·克里斯蒂亚娜·海恩。有一妹妹海茵莉凯。1772年,父亲过世。母亲随后嫁给了一名来自尼尔廷根的商人。贺德林与继父的关系相当好。他在尼尔廷根接受教育,他还学习了如何演奏钢琴和笛子。由于其母的宗教虔诚,希伯来语、拉丁语、希腊语、修辞、辩证等科目都在他的学习范围之内。通过阅读,他著迷于古希腊文化。
1784年,15岁的贺德林开始创作诗歌。1786年,陷入初恋,但遭到拒绝,对其诗歌创作也造成了影响,不过之后还是订婚了。1788年,入读图宾根新教神学院。在学院中,贺德林与黑格尔相识,并曾偷偷阅读当时还不被公认的康德的作品。次年冬天,他加入了图宾根的诗歌团体。
1789年,由于经济问题,贺德林与未婚妻的婚约遭取消。这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发表造成了轰动,贺德林和神学院的学生也受到了影响。符滕堡公爵对此进行了压制,贺德林因对师长不敬受到学校处罚。
1793年,他拜会了席勒,随后通过席勒认识了歌德。这期间,他通过担任家教获取收入。1797年,诗作《许佩里翁》第一卷发表。之后他著手翻译索福克勒斯的作品。1805年左右,贺德林的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1806年入住奥藤列斯诊所接受治疗,他被迫带上面具,以免发出尖叫。1807年出院,移居内卡河边的一处住所,由房东恩斯特·齐默一家人照料起居,直至数十年后他去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