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膈俞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膈俞穴, Gé shù(BL17),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穴的位置: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中医认为刺激膈俞穴有养血和营、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等作用。

穴位含义

心下膈膜中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1. 膈俞穴。“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输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穴”。
2.血会穴。因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为血液所化之气,故名“血会”。

概况

【取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心血液的气化之气,性湿热。(微观下的血液微粒则当看成是气态物)
【运行规律】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化血。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有活血化瘀、宽胸利膈
【主治病症】: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胃脘痛,咳嗽,潮热,盗汗,胃痛,气喘,瘾疹,胸满,胁痛,咳血,贫血,脊背痛,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食道癌,淋巴结结核,哮喘,小儿营养不良等。
【配伍应用】:
膈俞穴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呕吐、呃逆。
膈俞穴配足三里穴、血海穴、膏肓穴治贫血。
膈俞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胃痛、呃逆、呕吐、肠炎等。
膈俞穴配肺俞穴、膻中穴,有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肺炎。
膈俞穴配肝俞穴、脾俞穴,有健脾统血,和营补血的作用,主治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膈俞穴配曲池穴、三阴交穴,有祛风清热,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膈俞穴配肝俞穴、中脘穴、内关穴,治膈肌痉挛。
膈俞穴配气海穴、肺俞穴、关元穴,治自汗、盗汗。
膈俞穴配大椎穴、血海穴、脾俞穴、足三里穴,治贫血、慢性出血病。

穴位疗法

【针灸】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艾灸】艾炷灸5~7壮,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艾条温灸10~15分钟,治疗咳喘,胸闷。隔姜灸中脘,治疗胃寒刺痛。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各种血症。 特效按摩:每天饭前按揉膈俞穴3次,每次200下,可治中风病人进食难、吃饭呛、喝水呛等症[1]

视频

【每日一穴】膈俞穴——理气宽胸、活血通脉、补血养血

參考文獻

  1. 膈俞穴,穴位密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