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臭氧层

增加 74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形成==
大气层的臭氧的形成主要是因氧气分子吸收紫外线获得高能,进而分解成两个 [[ 氧原子 ]] ,每个氧原子再和没有光分解的O2合并。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O2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 [[ 氧气 ]] 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
==臭氧层破坏==
地球各地臭氧层密度大不相同,在 [[ 赤道 ]] 附近最厚,两极变薄。北半球的臭氧层厚度每年减少4%。现在大约4.6%的地球表面没有臭氧层 <ref>[https://new.qq.com/omn/20200430/20200430A0O52B00.html?pc 万幸!北极超10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层空洞,最近补上了],腾讯网,2020-04-30</ref> ,这些地方成为臭氧层空洞,大多在两极之上。
== 氟里昂破坏观点==
有些学者认为,臭氧层在氯原子丶氟原子和溴原子附近会被毁坏。这些 [[ 元素 ]] 含在很稳定的氟氯烃(CF2Cl2,如氟里昂,和一种很常用的汽油添加剂)中。这些气体分子升到同温层,在紫外线照射之后,分解成各种单元素气体,破坏臭氧。这些气体比空气重,最终会降落到地球表面,和 [[ 有机物质 ]] 反应之后被吸收。但是在同温层已经破坏了很多臭氧。氯气破坏性最大,可以破坏它十万倍的臭氧。
1973年, [[ 美国 ]][[ 化学家 ]][[ 马里奥·莫利纳 ]] 首次提出氟里昂对臭氧层有影响。氟里昂是一种氟氯烃,在 [[ 冰箱 ]] [[ 空调 ]] 器中已经做了20多年的制冷剂。但是当时没有学者测试臭氧层厚度,也没有多少臭氧层研究,各国政府没有在意。
臭氧层空洞是在做南极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些研究在地面和空中一起测量,由各国合作测量。最著名的是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 [[ 国家 ]] ,在 [[ 智利 ]] 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 [[ 历史 ]] 最大,引起科学界和政界的注意 <ref>[http://green.sohu.com/20100917/n274997744.shtml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组图)],搜狐,2010-09-17 </ref>
同时持氟里昂破臭氧层观点的 [[ 学者 ]] 认为,南极上空之所以会出现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当地的极度寒冷所至。他们认为云层中粒子无论属何性质,由什么构成,当其表面温度低于-73摄氏度时,任何形式存在的氯转都会发生转变为活性氯的化学反应。当 [[ 南极洲 ]] 处于暖季(11月~3 ~3 月)时,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氯化合物只受到 [[ 太阳 ]] 紫外线辐射的影响,分解缓慢。但当进入酷寒的 [[ 冬季 ]] (4~10 ~10 月),其气温可达-88.3摄氏度,云层中冰冷的粒子此时便成了释放活性氯的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就更大破坏了南极上空臭氧,因此出现臭氧层空洞。
== 太阳风及地球磁场观点==
现在有 [[ 科学家 ]] 认为臭氧层的变化并非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太阳射线的影响也许是现在臭氧层分布状况的根源。而具体到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影响。
== 积极方面==
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将平流层之上的氧原子激活,产生臭氧。根据这个理论,太阳辐射强的时候,臭氧会增加,统计资料证实这一点。由于在赤道上 [[ 磁力线 ]] 方向于大气层方向平行,所以这里的辐射实际上较两极地区要小。
== 消极方面==
在地球的两极地区由于地球磁场弯曲, [[ 太阳风 ]] 的高能粒子(以裸露的氢 [[ 原子核 ]] 为主)会沿磁力线集中到两极,冲击臭氧,并使其结合为水。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两极地区出现严重的臭氧层空洞。而且也可以解释,在冬季空洞的面积更大,因为冬季地球距离太阳更近,受到的太阳风更强。而地球磁场减弱的观点也可以解释现在的臭氧层受到的破坏更严重。
== 冲突==
以上争议的观点仅在提出臭氧层空洞的一个成因,并不能推翻氯作为臭氧层的分解 [[ 催化剂 ]] 的结论。可以说两类观点的冲突仅存在于哪个理论的因素更大,更主要。
==臭氧层保护==
1978年1月23日, [[ 瑞典 ]] 取缔可能破坏臭氧层的湿剂喷灌。
1987年,美国和 [[ 联合国 ]] 许多成员签署了1996年停止生产CFC的 [[ 国际公约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9年12月3日《蒙特利尔议定书》北京修正案通过。 [[ 中国 ]] 订法,要在2010年停止使用各种受控 [[ 物质 ]]
2003年8月3日,科学家宣布臭氧层破坏 [[ 速度 ]] 可能减慢,停止生产CFC生效三颗 [[ 卫星 ]] 和三个地面测试站都认为臭氧层破坏速度在近十年减慢很多。
2009年11月30日科学家新发现臭氧层破洞保护了南极,因为破洞引发空气流动的循环变化,使得南极地区的 [[ 风力 ]] 较以往增强百分之十五,该强风有效地把地球暖化来的影响隔离;因此除了南极西部之外,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可免于地球暖化的伤害,并由观察由1980年代起,有些地方的 [[ ]] 已增加了百分之十。不过南极大陆西部并没有受到保护,仍受到地球暖化的严重冲击,造成 [[ 冰山 ]] 融化崩落。 ==视频=====<center> 臭氧层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地球臭氧层3D动画视频</center><center>{{#iDisplay:k05090ugq2f|560|390|qq}}</center> <center>《谈天说地》之臭氧层</center><center>{{#iDisplay:a0917jc0czd|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1][2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3]
243,7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