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號防護巡洋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致遠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為其海軍向英國訂購的防護巡洋艦之一(清朝分類為「穹甲巡洋艦」)。本艦作為北洋艦隊的重要一員參加了甲午戰爭。本艦服役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戰是在黃海海戰中向日軍艦隊發起衝鋒,並承受了日軍的沉重打擊,突擊途中爆炸沉沒[1]。
本艦沉沒時,管帶鄧世昌拒絕獲救,而選擇了與其愛犬同沉。因其事跡,鄧世昌與致遠號在近現代中華文化圈成為了重要的愛國主義象徵。2013年一支搜索隊伍在水下發現了本艦的殘骸;2014年,有關方面在丹東港建造了一艘複製模型。
設計和概述
1884年中法戰爭馬江海戰一役,福建水師慘敗,幾乎全軍覆沒。受此慘敗刺激,清朝計劃重新對外購買若干巡洋艦。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原本希望參照穹甲巡洋艦濟遠號的設計再造4艘。然英國方面對失去訂單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在面對清廷拋出新訂單之際極欲分一杯羹;加上濟遠號作為德國第一次建造穹甲巡洋艦,經驗不足,設計上頗有缺陷之處,英國方面趁機對濟遠號的設計展開批評,並向時任駐英公使曾紀澤宣傳英國的設計。經過一番辯論和權衡,清廷最終決定在德國建造兩艘裝甲巡洋艦(即經遠級巡洋艦),另外在英國建造兩艘穹甲巡洋艦。
本艦長82米、寬11.58米、吃水4.6米。排水量2300噸,額定乘員204-260人。外觀上單煙囪、雙桅杆,船艏樓較低矮。艦艏部分相對較尖,而艦艉呈橢圓形。動力部分,主機為兩台霍索恩(英語:R&W Hawthorn)臥式三段膨脹式蒸汽機,由4座燃煤鍋爐提供蒸汽,推動兩根傳動軸。公試時在強壓通風狀態下,可以達到6,892匹指示馬力(5,139千瓦特)的出力,最大航速18.5節(34千米每小時)[2]。艦上安裝有電力和水壓傳動設備,用來將炮彈從儲藏室提升到火炮的位置。
武器方面,當時的防護巡洋艦的主炮方案普遍選擇裝備少量的10英寸(254毫米)炮,而本艦是防護巡洋艦中率先採用了以較小口徑換取更多數量的火炮布置方案(210毫米,約8英寸)。主炮為3門克虜伯後膛炮,其中兩門安裝在艦體前部的雙聯轉旋轉炮台,利用水力進行轉向以及裝彈;第3門安裝在艦體艉部的炮台,以人力進行轉動。各主炮均有炮盾。副武器為兩門6英寸(152毫米)炮,分別安裝在艦體兩舷的耳台上。此外艦上的輕武器包括8門哈乞開斯57毫米6磅速射炮,兩門哈乞開斯47毫米3磅速射炮,以及8門1磅炮,以及6挺加特林機槍。至於魚雷武器,艦上安裝有4具魚雷發射管,全部安裝在水線上,其中兩具在艦艏,另兩具在艦艉,發射開關在艦長艙室,發射信號為電線傳導。
防護方面,本艦作為穹甲巡洋艦,擁有一層彎曲的裝甲甲板,傾斜部分厚4英寸(102毫米),水平部分厚3英寸(76毫米);3座主炮的炮盾均為2英寸(51毫米)。司令塔厚度為76毫米。
視頻
致遠號防護巡洋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致遠號巡洋艦沉沒的三種原因,知乎
- ↑ 世界歷史10大巡洋艦,致遠號巡洋艦上榜,你知道幾個? ,搜狐,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