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第二殡仪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第二殡仪馆
图片来自ltn

台北市第二殡仪馆Taipei City Mortuary Services Office Second Funeral ParlorMSO-SFP)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辛亥隧道口,由于比邻木栅,俗称木栅殡仪馆[1] ,为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管辖,今该管理处与第二殡仪馆合署办公。第二殡葬馆始设于1978年。

历史沿革

日治时期的1942年,为了提供日籍人士火葬场所,并提供西式公祭祭典及遗体服务,台北市役所特地于台北市三桥町一带设置葬仪堂,并就近管理放置日人骨灰的公共墓园(即十四号十五号公园)。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葬仪堂本为公营,但因当时台湾人尚不习火葬,业务内容多更动为土葬之前的遗体处理及葬仪等事宜。1950年,葬仪堂改为私营并改名为极乐殡仪馆

地点设置

因外来人口迅速增多、台湾人渐渐接受火葬等因素,在需求大增下,台北市政府特于1965年在瑠公圳末梢沼泽公用地成立“台北市立殡仪馆”(即今民权东路,台北市第一殡仪馆现址)。而相传之所以设置殡仪馆于此,是因为属于关帝君庙行天宫先行比邻设置,有阳刚之气,可以阴阳协调。

介绍

与葬仪堂或稍后极乐殡仪馆相同的,该殡仪馆并非墓园,而是专门协助丧家处理丧礼祭拜及提供停棺冷藏遗体等丧葬事宜的处所。继因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速改变,殡葬设施逐渐不胜负荷,台北市政府遂于1978年将“台北市立殡仪馆”变更为“台北市第一殡仪馆”,同时筹建“台北市第二殡仪馆”,共同分负本市殡仪业务暨墓地管理工作。由于殡葬业务日益繁重,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涉及权责层面甚广,为使事权统一,台北市政府核定于1989年9月30日将原台北市第一、二殡仪馆合并成立台北市殡葬管理处

现况设施

在设施方面,台北市第二殡仪馆设有

  • 乙、丙级礼厅共11间(至真厅、至善厅、至美厅)
  • 冷藏室1间(内含冷藏库516屉、停尸床40张)
  • 大型冷藏库1间(最大停放遗体186具)
  • 超大遗体冷藏柜1组(容纳6具遗体)
  • 解剖室1间(内含冷藏库15屉)
  • 火葬场1座(内含火化炉14部)
  • 真爱室(助念室)12间
  • 供饭设施(脚尾饭

业务职掌

  • 办理殡仪、火化业务,协助丧家处理殡仪服务及倡行国民礼仪范例之葬礼仪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