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艾芜

移除 66 位元組, 5 年前
【人物纪念】
2014年6月19日,艾芜故居在艾芜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之际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并同时举行《艾芜全集》的首发和小规模的研讨会。<br>
艾芜原名汤道耕,1904年生于中国四川省新繁县(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4社汤家大院。艾芜生于斯、长于斯,在故乡接受最早的文学启蒙,从故乡开始一路漂泊,在滇缅漂泊六年,写了为世人所喜爱的《南行记》等近千万字的文学作品,被誉为“流浪文豪”。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南行记续篇》,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他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风貌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之一,对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为了缅怀和纪念这位受人爱戴的杰出作家,展示他丰硕的文学创作成果,再现艾芜故居的风貌,在成都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新都区人民政府、清流镇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紧张工作,艾芜故居恢复重建筹备委员会2013年7月正式启动艾芜故居的恢复重建工程,同时着手艾芜怀念文集的编辑工作。<ref>[http://blog.tianya.cn/post-4795031-52761487-1.shtml 艾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怀念集约稿信]</ref><br>
艾芜故居在原来老屋位置重建,结合艾芜亲人、同村老人的回忆及老照片和艾芜作品的展示描述,最终形成设计方案,投资800万元,还原了故居原貌及周边环境的打造、晚清建筑曹家水碾的修复和外观的装修、乌木泉和汤家泉的打造等内容。艾芜故居占地面积459.16㎡,建筑面积238.15㎡,属传统川西建筑风格,四合院小青瓦坡屋面,周边景观包括了草亭、轩、《蓉城受教》景观小品、广场等,并有两处泉眼——汤家泉和乌木泉。故居内设立了陈列室,按照《童年的故事——耕读传家、新旧之间》、《南行记——漂泊寻梦、异乡革命》、《锻炼——左联战士、流亡路上》、《百炼成钢》四个主题介绍了艾芜一生的足迹 。故居较为准确地还原原貌,得到艾芜后代的认可 。<ref>[http://www.xdkx.org.cn/kepushifan/D20170619142911394 新都区清流镇青少年教育基地—艾芜故居]</ref>
艾芜墓
7,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