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蕪,中國現、當代作家。《南行記》作者。

艾蕪
中國現、當代作家

基本信息

本名: 湯道耕
別名: 艾蕪、劉明、吳岩、湯愛吾等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4年6月(甲辰年己巳月丁卯日)
出生地點: 四川省新繁縣(今成都市新都區)清流鎮翠雲村4社湯家大院
逝世日期: 1992年12月5日
逝世地點: 成都
職業: 作家
稱號: "流浪文豪"、「南行大師」
代表作品: 《南行記》;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山野》《百鍊成鋼》等

人物介紹

艾蕪(1904年-1992年),中國現、當代作家,原名湯道耕,筆名劉明吳岩湯愛吾等,艾蕪是道耕的筆名。四川省新繁縣清流鄉(今新都區清流鎮)人。他開始寫作時,因受胡適"人要愛大我(社會)也要愛小我(自己)"的主張的影響,遂取名"愛吾",後慢慢衍變為"艾蕪"。從此,這一名字便伴了他一生,真名反而鮮為人知了。

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5年因不滿學校守舊的教育和反抗舊式婚姻而出走,漂流於雲南邊疆、緬甸和馬來亞等地,當過小學教師、雜役和報紙編輯,並兩次差點病得差點死去。因為同情緬甸的農民暴動,1931年被英國殖民當局驅逐回國到上海。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開始發表小說。在上海期間,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南行記》、《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說《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雜記》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邊疆和緬甸等地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自發的反抗鬥爭,開拓了新文學創作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傳奇性故事,具有特異性格的人物和邊地迷人的綺麗風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氣息和浪漫情調。

抗日戰爭爆發後,艾蕪輾轉於漢口桂林重慶等地,從事創作也教過書。任教於重慶大學中文系。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荒地》、《黃昏》、《秋收》、《冬夜》、《童年的故事》、《鍛煉》、《煙霧》,中篇小說《江上行》、《落花時節》、《我的青年時代》、《鄉愁》、《一個女人的悲劇》,長篇小說《故鄉》、《山野》等。反映了國統區勞動群眾的苦難、抗爭和追求。藝術表現上嚴謹沉鬱的現實主義格調,取代了以前抒情浪漫的藝術特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艾蕪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委員、重慶市文化局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文聯委員、四川省文聯名謄主席、省作協籌備組組長、四川省政協常委、全國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等。他曾去鞍山、大慶、小涼山等地體驗生活。所寫長篇小說《百鍊成鋼》是建國後最早描寫工業戰線和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他還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夜歸》、《南行記續篇》,散文集《初春時節》、《歐行記》,理論著作《文學手冊》,論文集《浪花集》,以及《艾蕪中篇小說集》、《艾蕪短篇小說選》、《艾蕪兒童文學作品選》、《艾蕪文集》等,以內容新鮮、描寫生動、筆調優美而引人注目。[1]

人物圖片

跟多圖片請點擊:艾蕪圖冊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時間 事件
1904 6月,生於中國四川省新繁縣(現成都市新都區)清流鎮翠雲村4社湯家大院。祖父設館教書,父親是鄉村小學教師。祖父給他起名湯道耕。家庭貧苦,他小學未畢業。
1921 秋,考入免費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因受《新青年》和創造社一些刊物的影響,對蔡元培《勞工神聖》的思想奉為圭臬。
1925 夏天,為逃避包辦婚姻離家,步行南下到南洋勤工儉學。以後六年間,他徒步到昆明,做過雜役;他流浪緬甸克欽山中,當過馬店夥計;他漂泊東南亞異國山野,與下層勞動者(趕馬人、抬滑竿的、鴉片私販以至偷馬賊)朝夕相處。後來,他到緬甸仰光,病倒街頭,為四川省樂至縣人萬慧法師(書法家謝無量的三弟)收留。以後,他當過報社校對、小學教師、報紙副刊編輯。
1930 冬天,因參加緬甸共產主義小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活動被捕。
1931

春,被押送回國,途徑香港、廈門,同年5月到上海。
7月,巧遇成都一師同窗好友楊朝熙(即沙汀,他與艾蕪被譽為中國文壇上雙星同曜的雙子星座)。艾蕪搬進了沙汀的住所,二人互相激勵,一起從事文學創作。當年11月29日,與沙汀聯名,由艾蕪執筆,寫信與魯迅先生,請教有關小說題材問題。12月25日,魯迅先生回了信。這次通信,對兩位現代文學史上傑出作家的成長起着導航引路的重要作用。
1931年底,艾蕪應邀參加了《北斗》編緝部舉行的讀者座談會。在座談會上認識了鄭伯奇、丁玲、馮雪峰及葉以群等一批知名作家。

1932 年底,他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即終生從事文學創作活動,開始發表小說。同一年,一位叫王蕾嘉的女詩人也加入了左聯。但此後近2年,他們並未相識。
1934

暮春,艾蕪認識了王蕾嘉。王蕾嘉原名王顯葵,湖南寧遠人,是當地有名的才女。在好友任白戈和杜談的安排下,艾蕪和蕾嘉在任白戈家見了面。
8月,艾蕪王蕾嘉結婚,一隻新買的皮箱是唯一的家當。
年底,艾蕪夫婦離開上海到了濟南,在同學肖萸的寓所住了2個多月。艾蕪寫了多篇遊記,發表在上海《申報·自由談》上。

1935

6月,艾蕪王蕾嘉的第一個女兒在濟南降生。
10月,艾蕪與蕾嘉重返上海。兩個月後,艾蕪的短篇小說集《南行記》出版,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1944 10月,艾蕪、蕾嘉帶着3個孩子輾轉抵達重慶。寫完著名長篇小說《故鄉》,編輯抗敵協會重慶分會會刊《半月文藝》(附在重慶《大公報》上)計60期。
1946 到陶行知擔任校長的社會大學任教。在上海期間,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南行記》、《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說《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雜記》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邊疆和緬甸等地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自發的反抗鬥爭,開拓了新文學創作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傳奇性故事,具有特異性格的人物和邊地迷人的綺麗風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氣息和浪漫情調。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
1947 夏,國民黨在重慶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這個時期作品有長篇小說《山野》。解放戰爭時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反映了國統區勞動群眾的苦難、抗爭和追求。藝術表現上嚴謹沉鬱的現實主義格調,取代了以前抒情浪漫的藝術特色。
1949 新中國成立初期,艾蕪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人民政府委員、重慶市文聯副主席和文化局局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文聯委員等職,他曾去鞍山、大慶、小涼山等地體驗生活。
1957 長篇小說《百鍊成鋼》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 到雲南舊地重遊,完成了《南行記續篇》。解放後任四川省文聯名譽主席。
1981 以後,艾蕪以耄耋之年,壯心不已,仍深入大小涼山,重返雲南邊疆,筆耕不輟。發表《春天的霧》、《南行記新編》等百餘萬字。
1992 艾蕪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5日在成都逝世。兩年後,蕾嘉追隨艾蕪而去。

個人作品

創作著作
年份 作品 分類 出版社 試讀 備註
1932 《人生哲學的一課 》 短篇小說 《文學月報》 自傳體小說
1934 《山中牧歌》 短篇小說集 天馬書店 試讀
1935 《南國之夜》 短篇小說集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試讀
1935 《漂泊雜記》 散文集 生活書店 試讀
1935 《南行記》 短篇小說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試讀 曾訂版:1963 作家;再增訂版:1980 人文
1936 《夜景》 短篇小說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7 《春天》 中篇小說 長友復興圖書公司 試讀 《豐饒的原野》第1部
1937 《芭蕉谷》 短篇小說集 商務印書館 試讀
1939 《海島上》 短篇小說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9 《逃荒》 短篇小說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試讀
1939 《萌芽》 短篇小說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1 《文學手冊》 文藝理論 桂林文化供應社 試讀 增訂版:1981 湖南人民
1941 《雜草集》 散文集 改進出版社 試讀
1942 《荒地》 短篇小說集 桂林文化供應社
1942 《黃昏》 短篇小說集 文獻出版社 試讀
1943 《冬夜》 短篇小說集 三戶圖書社
1943 《愛》 短篇小說集 大地出版社
1943 《緬甸小景》 散文集 文學書店
1943 《江上行》 中篇小說 新新出版社 試讀
1944 《秋收》 短篇小說集 讀書出版社 試讀
1945 《鍛煉》 短篇小說集 華美書店
1945 《童年的故事》 短篇小說集 建國書店
1946 《我的旅伴》 短篇小說集 華夏書店 試讀
1946 《豐饒的原野》 長篇小說 自強出版社 試讀 1979,四川人民
1947 《石青嫂子》 短篇小說 《文藝春秋》第5卷第3期
1947 《故鄉》 長篇小說 自強出版社 試讀 上下集
1947 《艾蕪創作集》 短篇小說集 新新出版社 試讀 原名《冬夜》
1948 《我的青年時代》 中篇小說 開明書店 試讀
1948 《煙霧》 短篇小說集 上海環星書店 試讀
1948 《鄉愁》 中篇小說 中興出版社 試讀
1948 《山野》 長篇小說 文化生活出版社 試讀 重排本:1954 作家
1949 《一個女人的悲劇》 中篇小說 新中國出版社 1950,三聯
1953 《艾蕪短篇小說集》 短篇小說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 《新的家》 短篇小說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5 《幸福的礦工們》 報告文學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58 《艾蕪中篇小說集》 中篇小說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58 《百鍊成鋼》 長篇小說 作家出版社 描寫工業戰線和工人生活
1958 《夜歸》 短篇小說集 作家出版社 1978,四川人民
1958 《初春時節》 散文特寫集 百花出版社
1959 《艾蕪選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 《歐行記》 散文集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59 《浪花集》 評論集 北京出版社
1964 《南行記續篇》 短篇小說集 作家出版社
1978 《艾蕪短篇小說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艾蕪近作》 評論、散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我的幼年時代》 中篇小說 新蕾出版社
1981 《艾蕪小說選》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一1984 《艾蕪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未出齊) 1-3卷
1983 《艾蕪兒童文學作品選》 四川少兒出版社
1983 《南行記新篇》 短篇小說集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4 《談小說創作》 文藝理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春天的霧》 長篇小說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7 《風波》 長篇小說 上海文藝出版社
翻譯書目
時間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試讀
1942 《翻譯小說選》 艾蕪 文化供應社 試讀

作品風格

  艾蕪是最早把西南邊疆地區下層社會的風貌和異國人民在殖民地統治下的生活,帶進現代文學創作中來的作家之一,對於開拓新文學創作的領域作出了貢獻。傳奇性的故事,綺麗的地方色彩,帶有神秘氣氛的邊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抒情風格和浪漫情調。這是他創作上的又一個特色。

  艾蕪有較強的藝術概括能力與處理題材的魄力,善於把一個平淡的故事寫得娓娓動聽,以景物和環境,烘托出人物內心的活動,使形象逼真感人。抗戰爆發以後的創作,謹嚴沉鬱的現實主義手法,逐漸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藝術風格。

  抗戰前期創作的短篇小說《秋收》和《紡車復活的時候》,反映國民黨統治區的軍民關係和農村面貌的變化,在當時頗有影響。1942年前後,艾蕪創作上有比較明顯的變化,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1946)、《故鄉》(1947)、《山野》(1948),中篇《鄉愁》(1948)、《一個女人的悲劇》(1949),以及短篇小說《石青嫂子》等作品,仍大都以國民黨統治區的農村生活為題材,較之30年代和抗戰前期的小說,這時期的作品視野更開闊,反映生活的面更廣,藝術表現手法也有提高。民族解放戰爭背景下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面貌在這些小說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尤其是長篇小說《山野》,圍繞着一個小山村的生活和人物關係,展現了抗戰中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對農村的階級關係有比較深刻的描繪。《石青嫂子》描寫一個勞動婦女倔強的生活意志和艱辛的生活道路,作品人物性格鮮明,語言樸素洗鍊,揭露了國民黨政府在農村的罪惡統治,反映了黎明前的濃重黑暗。

  艾蕪解放前的作品,大都取材於社會下層的生活。這構成了他創作的一個特色。這樣的創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關係。他曾經和被壓迫的勞動人民一道受剝削,遭侮辱,因此對於他們,他不是平平靜靜着手描寫,而是儘量抒發自己的愛和恨,痛苦和悲憤;對抬滑竿的、趕馬的、偷馬賊、私煙販子、城市苦力、窮苦農民、普通兵士和小知識分子等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表示了充分的同情和憤慨。他不僅寫出了生活重壓所帶給他們的精神創傷和生活惡習,還發掘出了他們心靈深處的美好品德:善良、純樸、正義感、同情心和自發的反抗;從而使人們從醜惡的黑暗現實中,看見了光明和希望。

南行記

  《南行記》是艾蕪寫小說第一次編成的集子,全文共25篇,既是他的處女作,又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20世紀初葉,頸上掛着墨水瓶的艾蕪從昆明流浪到騰衝,經過梁河、盈江,沿着大盈江漂流到緬北八莫一帶。在中緬邊境茅草地客店打工掃馬糞時,他偷閒寫了《在茅草地》、《洋官與雞》、《我詛咒你那麼一笑》、《偷馬賊》、《森林中》、《烏鴉之歌》、《私煙販子》等一些東西……於是世界文庫又誕生了一本披露德宏邊地風情的《南行記》。艾蕪與德宏有緣,他是第一位用漢文在德宏寫小說的作家,而德宏也成就了他。他在《我的旅伴》中寫道:"這時正是1927年春末,前夜在騰越城外息店,被窩厚厚的,還感到寒冷,而來到干崖土司管轄的傣族壩子,天氣卻像五六月一般炎熱。頭上的天空,藍閃閃的,面前的原野,迷濛着熱霧。我知道我已經走進熱帶了。從雲南流入緬甸的大盈江,通過原野,有時近在路邊,可以望見浩浩的青碧江流,有時繞到遠處去了,連隱約的江聲,也不大聽得見。原野兩邊,排着雄大的山峰……"在他的筆下,德宏美極了。於是1981年3月底他曾重遊德宏,而且在芒市友誼路邂逅流浪仰光時的摯友安全師……於是又寫了《南行記續篇》,謳歌了德宏的新生。作者在1963年6月寫的後記中說:"南行過的地方,一回憶起來,就歷歷在目,遇見的人和事,還火熱地留在我心裡。""我始終以為南行是我的大學,接受了許多社會教育和人生哲學,我寫《南行記》第一篇的時候,所以標題就是《人生哲學第一課》"。

  《南行記》是艾蕪的處女作,也是他的全部創作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有藝術魅力的作品。同時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具特色的流浪漢小說。郭沫若、茅盾、周揚、胡風、周立波等名家以及各種現代文學史和論著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在現代文學史上,艾蕪最先在《南行記》中以綺麗的西南邊塞風光,濃郁的異域情調,寫出了一幕幕人間悲劇,刻畫了"那些在生活重壓下強烈求生的欲望的朦朧反抗的行動"(見《關於小說題材.與魯迅的通信》)。他在描寫那些底層勞動者、流浪漢、少數民族貧苦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時,盡力去挖掘他們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質、"他們性情中的純金"(艾蕪語)。他所塑造的小黑牛、夜白飛、鬼冬哥及野貓子等人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的形象。他的小說被譯成英、俄、日本、朝鮮、德、法等多種文字,深受國外讀者喜愛。艾蕪研究方興未艾,有關艾蕪生平、創作的傳記、專著、論文已有十餘種、百餘篇問世。根據《南行記》改編的電視劇《邊寨人家的歷史》(艾蕪出現在熒屏上,令人倍增親切與敬慕),榮獲"'93中國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深受國內外觀眾的讚賞。

作品評價

  艾蕪的作品開拓了新文學創作的題材領域,是一位真正作家的思想深層萃取物。我讀過的郭沫若、茅盾、巴金、胡風、周立波等名家對艾蕪作品的評介,多數是忘不掉的。

  1939年春,巴金在上海為遷住桂林的艾蕪編輯了小說集《逃荒》,並且在為該書撰寫的《後記》中說,"在這時候我們需要讀自己人寫的東西,不僅因為那是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寫成的,而且因為那裡面閃耀着我們的靈魂,貫串着我們的愛僧。不管是一鱗一爪,不管是新與舊……"

  郭沫若評介艾蕪的作品:"我讀過艾蕪的《南行記》,這是一部滿有將來的書。我最喜歡《松嶺上》那篇中的一句名言:'同情和助力是應該放在年輕的一代身上的。'這句話深切地打動着我,使我始終不能忘記。"

  艾蕪的作品是有讀者緣的。尤其是好些青年讀者喜歡他的作品。艾蕪呢,也很自然地把同情和助力傾注於他們身上。

人物印象

  艾蕪身材高瘦,臉膛黑褐而清癯,似乎還保留着早年漂泊南亞次大陸灼熱陽光的印記。他待人溫和之極,話語不多偶爾也不失風趣幽默。一天,我按約定去到他家,不巧他的家門緊閉。我試探着敲了敲門,一會兒有腳步聲傳來,是艾蕪微笑着打開了門。我上前握手,他卻避了一下,笑着說:"手是濕的,你先進屋。"這時我才明白他在閉門洗衣。一大盆髒衣服正放在屋子中間。我說:"這些小事,請人幫幫忙吧。"他笑了笑說:"老年人活動活動好,洗衣服、洗菜用不了多少時間,但活動了手,手活動了也練了腦子。"

  一次我剛進門就看見艾蕪的一個手指頭纏滿了紗布,不明究里,王蕾嘉老師告訴說,那是艾蕪切菜誤傷的。她還說,由於他們的兒女多不在身邊,自己身體又有病,艾蕪就把家裡的雜活幾乎全攬了。王蕾嘉老師早年是女詩人,他倆都是從辛勞中走過來的。

  據說1960年前後的災荒年月里,艾蕪家裡搭配的粗糧,也是由他一人包干,三頓吃葫豆、高粱籽和棒子麵,把細糧讓給夫人和孩子們,才度過了缺吃少穿的饑饉歲月。他說:"還算幸運,我常吃粗糧沒生過大病,可吃細糧的王老師反倒身體大不如從前了。"

  艾蕪出差,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對吃住從不提過分要求。他說:"我是四川新繁人,那裡出產泡菜,所以每頓飯,別人安排了泡菜,我就比吃九斗碗大魚大肉還高興。"

  艾蕪寫字檯一邊的牆壁上,留着屋頂漏雨後留下的一大片痕跡。當時這種公房,只要你不提出來,單位就不會派人來維修。有一次我注視那牆,艾蕪很風趣地說:"是幅很美的壁畫,對吧?自然大師的大手筆。國畫技法上有'雨淋牆頭皴'麼?張大千的《峨眉金頂》,說是'拖泥帶水皴',應該與'雨淋牆頭皴'也有些關係吧。"

人物研究

時間 人物研究書目 作者 出版社
1958 《百鍊成鋼》評價 作家出版社編部整理 作家
1981 艾蕪小傳 江少川 長江
1984 艾蕪 人民文學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6 艾蕪研究專集 毛文、黃莉如編 四川文藝
1986.8 艾蕪 毛文、黃莉如編 四川文藝
1987 沙汀艾蕪的小說世界 王曉明 上海文藝
2005.8 艾蕪傳 王毅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0.4 艾蕪畫傳 王毅、王書婷 四川人民出版社

人物紀念

  • 艾蕪故居

  2014年6月19日,艾蕪故居在艾蕪一百一十周年誕辰之際正式免費對外開放,並同時舉行《艾蕪全集》的首發和小規模的研討會。

  艾蕪原名湯道耕,1904年生於中國四川省新繁縣(現成都市新都區)清流鎮翠雲村4社湯家大院。艾蕪生於斯、長於斯,在故鄉接受最早的文學啟蒙,從故鄉開始一路漂泊,在滇緬漂泊六年,寫了為世人所喜愛的《南行記》等近千萬字的文學作品,被譽為「流浪文豪」。為了緬懷和紀念這位受人愛戴的傑出作家,展示他豐碩的文學創作成果,再現艾蕪故居的風貌,在成都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新都區人民政府、清流鎮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艾蕪故居恢復重建籌備委員會2013年7月正式啟動艾蕪故居的恢復重建工程,同時着手艾蕪懷念文集的編輯工作。[2]

  艾蕪故居在原來老屋位置重建,結合艾蕪親人、同村老人的回憶及老照片和艾蕪作品的展示描述,最終形成設計方案,還原了故居原貌及周邊環境的打造、晚清建築曹家水碾的修復和外觀的裝修、烏木泉和湯家泉的打造等內容。艾蕪故居占地面積459.16㎡,建築面積238.15㎡,屬傳統川西建築風格,四合院小青瓦坡屋面,周邊景觀包括了草亭、軒、《蓉城受教》景觀小品、廣場等,並有兩處泉眼——湯家泉和烏木泉。故居內設立了陳列室,按照《童年的故事——耕讀傳家、新舊之間》、《南行記——漂泊尋夢、異鄉革命》、《鍛煉——左聯戰士、流亡路上》、《百鍊成鋼》四個主題介紹了艾蕪一生的足跡。[3]

  • 艾蕪墓

  在艾蕪的故鄉新都區的桂湖公園中的飲馬河畔,距學士堰遺蹟不遠的翠竹叢中,人們修建了艾蕪墓。艾蕪墓由紅砂巨石壘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銅塑像。身後的碑文記載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蕪之墓」四個字,由巴金手書。墓前端有一塊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蕪的一段座右銘:「人應像一條河一樣 ,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樣,歌着,唱着,歡樂着,勇敢地走在這條坎坷不平、充滿荊棘的路上。」下部嵌着一束銅質山茶花。座右銘、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人物編入

《漢英中國文學詞典》 《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 《中國現代文學詞典·小說卷》
《中國當代文化名人小傳》 《二十世紀中華文學辭典》 《中國小說辭典》
《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 《中國近現代人物別名詞典》 《中外文學名著詞典》
《中國當代文學辭典》 《中國文學大辭典·第三卷》 《小說大辭典》
《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語文卷》 《20世紀中國文學圖典》 《左聯詞典》
《文學百科大辭典》 《20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 《中國現代作家評傳·第三卷》
《中國現代文學詞典·第二卷 散文卷》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辭典·上》

以上來源:[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