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萨克·牛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1643年出生 using HotCat
(removed Category:1643年出生 using HotCat
行 54: 行 54:
 
[[Category:天文学家]]
 
[[Category:天文学家]]
 
[[Category:哲学家]]
 
[[Category:哲学家]]
[[Category:1643年出生]]
 

於 2019年11月14日 (四) 12:25 的修訂

艾薩克·牛頓
Sir Isaac Newton.jpg
艾薩克‧牛頓(原圖連結
來自維基共享
原文名 Isaac Newton
出生 (1643-01-04)1643年1月4日
英格蘭林肯郡伍爾索普莊園
逝世 1727年3月31日(1727-03-31)(84歲)
居住地 英國
國籍 英國
母校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知名於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力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 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神學、自然哲學
機構 劍橋大學
博士導師 伊薩克·巴羅

艾薩克‧牛頓英語:Sir Isaac Newton,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31日),英國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牛頓是一名「百科全書式」的全才。1687年,牛頓發表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書中,牛頓闡述了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定律。

簡介

牛頓(1642年~1727年),是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牛頓1642年12月25日(新曆1643年1月4日)生於英國的林肯郡,幼年時代就喜歡製作機械玩具。1661年進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數學,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1667年他進三一學院當研究生,次年獲得碩士學位。1669年牛頓受到數學教授巴羅博士的推薦,繼承他的教授職位。1689年和1701年,牛頓兩次以劍橋大學代表的身份被選入議會。1696年他被聘為造幣廠的監督。1703年起擔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27年3月20日(新曆3月31日)逝世於倫敦。

牛頓在科學上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從天文學來說,他的成就主要有兩方面,即天文光學的研究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

1666年,牛頓重複了用三稜鏡分解日光為七色光的實驗。他正確地解釋說,這是各色光線通過玻璃時折射率不同造成的。但是,他認為各種玻璃的折射本領都是一樣的,因此折射望遠鏡不易製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牛頓便以銅錫合金磨成一面凹面鏡來反射聚光成像,1672年牛頓製成了一種新的反射望遠鏡,一般稱為牛頓望遠鏡。他親手製造的望遠鏡現在仍保存在英國皇家學會作為珍貴的展品。

1666年,牛頓在家鄉躲避瘟疫的時候,曾思考過引力的問題。據牛頓晚年的密友斯多克雷的回憶錄記載,牛頓在1726年4月15日親口告訴他,牛頓曾因見到樹上的蘋果落地而引發深思,引力的概念進入他的腦海。他的結論是,物體都相互吸引,地球上所有物質對蘋果的吸引力的合力是向着地心的,因此蘋果才向着地心落下。進一步,牛頓又把物體相互吸引的問題推廣到宇宙空間。

牛頓的天體理論的局限性在於,他把天體運動歸之於起始推動力,歸之於上帝。

牛頓的許多發現都收在他的不朽傑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該書於1687年問世,一個嶄新的天文學分支--天體力學便由此而誕生了。


少年時代

1642年的聖誕節,牛頓生於英格蘭的一個小村莊伍爾索普莊園裡。牛頓是一個早產兒,剛出生的時候只有三磅重,據傳聞,牛頓剛出生時可以被放進一個一升大的馬克杯里。

牛頓才出生三個月,他父親就去世了。牛頓二歲時,她的母親迫於生計而改嫁,於是把牛頓交給外祖母撫養。

牛頓在18歲時考上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為一名減費生。當時劍橋大學的學生分為三類,貴族學生,普通學生和減費學生。貴族學生的學費很貴,但也享有很多特權;普通學生繳交正常的學費;減費生幾乎不交學費,但他們要給教授和貴族學生當傭人,來維持半工半讀的生活。[2]

參考來源

  1. 院萍,《一本書,讀遍中外名人》:牛頓——科學巨匠
  2. 王爽,科學界的宮斗史: 面對一生宿敵,牛頓如何應對?,201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