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物理學經典著作。伊·牛頓著。1687年7月在英國倫敦出版。第2版、第3版先後於1713年、1725年出版。本書最初是用拉丁文寫成。牛頓逝世後2年由A ·莫特譯成英文付印。此後被譯成法文、德文、俄文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中譯本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1957年再版,鄭太朴譯。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並闡明了天地萬物的運動規律。全書有3個序言、2章和3編,中譯本約36萬字。第1版序言指出,該書 「所研究的主要是關於重、輕流體抵抗力及其他吸引運動的力的狀況,所以我們研究的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物理學的全部任務在於從各種運動現象來研究各種自然之力,並利用這些力去論證其他現象。在定義一章中,作者對物質的量、運動的量、物質固有的力、外加力和向心力等提出了8個定義。對絕對時間和相對時間、絕對空間和相對空間、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作出長篇詮釋。在公理或稱運動定律一章中,牛頓闡述了運動三定律,其後附有6個推論。推論1、2敘述了力的合成與分解以及運動的迭加原理。推論3、4從運動定律導出了動量守恆定律。推論5、6從實質上闡述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第1編論物體的運動,共14章。從極限及積分的概念出發,利用幾何學的多條定理,研究了物體在中心力作用下的運動。開頭的幾章證明了面積速度定理,研究力的中心處在焦點之一位置上的橢圓運動,得到該力應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結論。接下來的幾章研究了在上述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證明了開普勒的第三定律。隨後幾章詳盡討論了兩體運動和三體運動問題。最後一章是光學的力學原理,提出對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的解釋。第2編論物體的運動 (在阻力介質中),共9章。在對阻力和速度關係作出各種假設後,論述了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流體靜力學和流體動力學問題、液體及彈性介質中波的傳播問題以及旋渦運動的規律。第3編論宇宙系統,共5章。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並以此研究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衛星圍繞行星的運動、地面上的落體運動以及拋射體運動,討論了彗星軌道的確定及歲差、潮夕現象的發生。 本書是牛頓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總結了作者一生中許多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這部巨著是科學史上富有創見性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版是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標誌着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近代科學中最早的理論體系的建立。

作者簡介

伊·牛頓(Sir Isacc Newton,1643—1727),近代自然科學家、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1643年1月4日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烏爾斯索普,1665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獲學士學位,1665—1666年因倫敦大疫,返居故里。1667年重返劍橋大學,先後被選為三一學院的仲院侶和正院侶。1669年任盧卡斯講座的教授。1672年被接納為皇家學會會員。1703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長直至逝世。1705年受封為爵士。牛頓的主要貢獻有: 1. 創立經典力學理論體系。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定義了時間、空間、質量和力等基本概念,總結出物體運動的3個基本定律(1687)即慣性定律、運動基本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定律。牛頓根據開普勒定律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經過長期研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1687),它是1個關於物體間由於質量引起的相互吸引的基本定律。牛頓通過形式邏輯和數學分析方法,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1個基本的力學框架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2.提出了光色理論並創立了光的「微粒說」 (1672)。3. 創立了級數近似法、建立了二項式公式 (1665)。創立了正流數法 (微分)及反流數法 (積分) (1665—1666)。牛頓的主要著作尚有《光學》。

工具書

工具書是專供查找知識信息的文獻。它系統匯集某方面的資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編排,以供需要時查考使用。根據工具書的基本性質和使用功能,可以劃分為檢索性工具書[1]和參考性工具書[2]美國工具書專家蓋茨稱其為控制-檢索型工具書和資料型工具書,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還可以根據語種、學科內容、規模大小等標準進行劃分。

視頻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相關視頻

001第一講牛頓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簡介
歷史上的今天7月5日:牛頓正式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參考文獻

  1. 檢索工具書可以用哪些 ,搜狐,2019-12-20
  2. 參考工具書,道客巴巴,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