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斑喙头海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斑喙头海豚,别名黑白驼背豚、熊猫海豚,鲸目海豚科哺乳动物。食性很广,包括磷虾、乌贼和鱼类,但不吃大型食物。分布于南美的大西洋沿岸。喜欢浅海环境,栖息于沿海岸线的港口、海湾及河口区域。能潜水近200米深。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动物纲

目: 鲸目

科: 海豚科

属: 喙头海豚属

种: 花斑喙头海豚

( Lacépède, 1804 )

分布:南美的大西洋沿岸

体长:1.2-1.8米

体重:30-50公斤

食性:肉食:虾、乌贼和鱼类

习性:喜欢寒冷浅水,群居

外形特征

属个体较小的海豚,体长1.2-1.8米,重30-50公斤。喙颇尖,与额部界限不清。身体的花纹极似熊猫,头部黑色,背鳍至尾鳍间黑色,此二黑色区间为白色,除肛门和生殖裂周围黑色外,其余白色,鳍肢后缘以前是黑色,但喉区有卵形白斑,尾鳍和尾柄下面黑色。这种体色可起伪装作用,潜水中的海豚身体象分成两部分,可以迷惑虎鲸或其他敌害,这种体色在从南极漂来的浮冰中间觅食是最为成功的。背鳍基底上,上端带圆形,整个背鳍向后呈伏卧状,位于体中略后。鳍肢近长圆形,尾鳍后缘半月形,中央的缺刻较浅。上、下颌都是左右有齿29~30枚。齿小而尖。

生态习性

喜欢浅海环境,栖息于沿海岸线的港口、海湾及河口,水温通常为1-16摄氏度的寒冷浅水区。大多数目击事件发生在沿海港湾和宽浅大陆架等潮汐变化大的地方,而那些远离海岸,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则少见其踪迹。它们随潮流游向海岸,某些海豚甚至在水流大于15公里/小时的湍急水域活动。像出没麦哲伦海峡的同类一样,它们也常现身于狭窄水道和海藻床附近。通常1-3头为一组,社交时也有超过100头一组,组大小由占据主导地位的雄海豚控制,那些攻击性不太强的雄海豚只好委身相邻群组中。它们有时在领近洋流边界独自觅食,更普遍的是合作围捕。花斑喙头海豚以游泳极速而闻名。游速经常达到11-13公里/小时,它们能驾驭所有类型的波浪,会各式各样的水中腾跃技巧,如垂直起跃,还能背下腹上仰泳,以躯体为纵轴水中旋转等,因此被认作是顽皮的游泳家。

生长繁殖

繁育期在9月和次年2月,在经历至多12个月的妊娠期后,雌海豚选择在冬季分娩。崽海豚初生时,尾先于头,这样脱离母体后即能游泳。崽海豚体长0.5到0.75米,重4.5到7.3公斤,背鳍、尾鳍柔软光滑,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强化变硬。雄性性成熟年龄一般在6-9岁,雌性5-9岁。母海豚哺乳幼崽大约9个月,期间一直关注它们的活动,幼海豚也贴近母海豚,顺着母亲的滑流学习游泳,当另一头雌海豚经过试图领养幼崽时,母海豚的保护会及时赶到。

栖息环境

喜欢浅海环境,栖息于沿海岸线的港口、海湾及河口,水温通常为1~16℃的寒冷浅水区。大多数目击事件发生在沿海港湾和宽浅大陆架等潮汐变化大的地方,而那些远离海岸,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很难寻觅其踪迹。它们随潮流游向海岸,某些个体甚至在水流大于15公里/小时的湍急水域活动。像出没麦哲伦海峡的同类一样,它们也常现身于狭窄水道和海藻床附近。人们认为大多数花斑喙头海豚随季节性远离海岸,与冬季离岸的鱼类没有区别,凯尔盖朗群岛的群体遵循这一规律,6月至12月间极少近岸。在凯尔盖朗群岛,它们通常出现在暗礁边,而那些开阔水域、环岛海岸线以及小岛间的保护区也能觅其踪影。

种群现状

如果不考虑实际影响,花斑喙头海豚可能是喙头海豚属数量最丰富的物种。1988年在麦哲伦海峡北部的航空调查估算,至少有3,221头花斑喙头海豚生活在该地区。麦哲伦海峡东部,1996年贝内加斯根据1989和1990两年初夏记录的种群密度数据估算,该地区种群规模仅为718头,这可能受计算方法和日期因素影响。2000年,列夫库沃特对同一区域1996年夏的数据估算,其种群数量为1,206头。

2008年的调查显示,沿整个南美海岸有约21,000头花斑喙头海豚,其中7,000头在南纬42~48度之间,其余14,000头在火地群岛海域。

地理分布

花斑喙头海豚分布于大西洋西南、印度洋南部、太平洋东南部。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南极洲阿根廷、智利、南非澳大利亚火地岛、南乔治亚岛、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法属凯尔盖朗群岛等。

生存状况

008年的调查显示,沿着整个南美海岸有大约21000头花斑喙头海豚,其中7000头在南纬42-48度之间,其余14000头在火地群岛海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数据缺乏(DD)。

花斑喙头海豚的英文介绍

Commerson's dolphin ( 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 ) is one of four dolphins in the genus Cephalorhynchus. The species has also the common names skunk dolphin, piebald dolphin and panda dolphin. The dolphin is named for Philibert Commerson, who first described them in 1767 after he sighted them in the Strait of Magellan.[1]

参考文献